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中共外交政策與兩岸關係研究

Course Name: Seminar on Communist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2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ㄧ直是牽動區域穩定、國際政治脈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不同階段其對台政策則有不同變化。在這當中意識形態、政治、經濟都是影響非常重大的因素,因此需要透過比較分析,並對照該時期的對台政策來了解這些因素如何牽動兩岸關係。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透過了解中共政治、經濟的不同階段發展而剖析其對台政策的內涵與戰略方向,希望透過對於其對台政策全面的認識更了解兩岸關係中互動的性質與發展。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第一章 構成中共外交的基本要素

    第一節 傳統大中國主義的延續

    第二節 國內革命經驗的運用

    第三節 共產意識型態的指導

    第四節 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第二章 中共外交政策的主要理論與主張

    第一節 一邊倒與和平共處五原則

    第二節 中間地帶與革命造反外交

    第三節 三個世界理論與反霸外交

    第四節 獨立自主與全方位外交

    第五節 大國外交與新國際秩序

    第六節 和平崛起理論與睦鄰外交

     

    第三章 後冷戰國際體系的特徵

    第一節 和平與發展是國際關係的主軸

    第二節 單極強權主宰與多極化格局相互牽制

    第三節 區域經濟整合與經濟全球化的互動

    第四節 文化族群衝突取代意識型態的對抗

    第五節 中國勢力的崛起成為國際關係的新變數

     

    第四章 後冷戰中國的大國外交戰略

    第一節 中國大國外交政策的背景與內涵

    第二節 中國的全球與區域戰略目標

    第三節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與意義

    第四節 亞洲主體主義的外交策略

    第五節 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五章 中共的國家統一理論

    第一節 社會主義統一理論

    第二節 民族主義統一理論

    第三節 國家安全統一理論

    第四節 制度競爭統一理論

     

    第六章 一個中國的內涵與爭議

    第一節 一個中國的內涵與演變

    第二節 九二共識的分歧與共識

    第三節 一個中國與兩岸關係

     

    第七章 中共對台政策

    第一節 鄧小平時期的對台政策

    第二節 江澤民時期的對台政策

    第三節 胡錦濤時期的對台政策

    第四節 習近平時期的對台政策

     

    第八章 兩岸關係的性質與發展

    第一節 兩岸關係的特色

    第二節 兩岸關係的發展

    第三節 大陸政策與對台政策的互動

     

    ※彈性補充週次為暫定,老師上課時會另行公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5%

    講述 Lecture

    35%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出席30%

    課堂表現10%

    期末報告6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戰略對話:戴秉國回憶錄》戴秉國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David Harvey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