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資訊素養與教學

Course Nam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eaching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介紹國中小學校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之必要性及其發展現況。

2.介紹學校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教育相關資源與工作事項,包括:教育政策與資源投入概況、校內外圖書資源之應用、圖書教師與學校閱讀教學之實施、民間團體的贊助與支持。

3.說明學校閱讀素養教育經營重點,包括:閱讀空間之營造、閱讀社群之經營、志工之招募培訓以及數位閱讀資源之應用。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能促進學生瞭解學校推動學童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實務現況與發展。

    2.能培養學生具備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相關工作知識內涵。

    3.能建立學生擁有規劃與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活動的能力。

     

    學習目標與成效檢核規劃如下: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評量工具

    評量指標

    考試

    平時作業

    專題報告

    議題討論

    分組報告

    實務參訪

    測驗

    藍圖

    評量

    尺規

    促進學生瞭解學校推動學童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實務現況與發展

     

     

     

    培養學生具備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相關工作知識內涵

    建立學生擁有規劃與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活動的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課前、課後作業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

    1

    教學單元:課程介紹、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概述

    教學大綱:介紹閱讀概念與重要性、資訊素養教育理念、推動資訊素養的任務、圖書資訊利用教育的觀點。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資訊素養教育概論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2

    教學單元:資訊需求與閱讀樣貌

    教學大綱:介紹資訊需求、動機與行為、閱讀需求及其調查成果、閱讀行為及其調查分析、熱門閱讀排行榜。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學童資訊需求與閱讀樣貌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3

    教學單元:圖書資訊素養教育

    教學大綱:介紹學校圖書館功能、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學校圖書館發展利用教育之內容與方式。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圖書資訊素養教育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4

    教學單元:閱讀資源與專題書目

    教學大綱:介紹整體出版市場概況、資源選擇與徵集過程、館藏或主題閱讀書單之建立。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閱讀資源與專題書目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5

    教學單元:圖書教師與閱讀推廣

    教學大綱:介紹學校圖書館之任務、圖書教師角色與職責、臺灣圖書教師之制度、圖書教師輔導團成果。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圖書教師與資訊推廣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6

    教學單元:閱讀教育政策

    教學大綱:介紹臺灣閱讀建設發展歷程、國內推動閱讀相關政策、國外(學童)閱讀推動計畫、臺灣推動閱讀之成效。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有關教育政策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7

    教學單元:實務參訪

    教學大綱:學校閱讀經營介紹,藉由實務參訪了解學校閱讀教學現況。

    教學活動:實務參訪、議題討論。

    課後作業:撰寫參訪心得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3+6

    8

    教學單元:閱讀活動設計

    教學大綱:介紹閱讀活動型態、閱讀活動設計、經典之閱讀活動以及案例分析。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有關閱讀活動設計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9

    教學單元:閱讀策略教學

    教學大綱:介紹閱讀教學意涵、閱讀理解策略、閱讀教學實務。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有關閱讀教學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0

    教學單元:實務參訪

    教學大綱:藉由實務參訪了解學校閱讀教學現況。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後作業:參訪心得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3+6

    11

    教學單元:民間閱讀團體

    教學大綱:介紹民間團體閱讀資源、班級共讀書箱經營、民間團體推動閱讀成效。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有關民間資源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2

    教學單元:專題演講

    教學大綱:預計邀請學校圖書教師分享閱讀教學經驗。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後作業:撰寫心得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3+6

    13

    教學單元:閱讀空間與氛圍

    教學大綱:介紹學校閱讀空間規劃原則、空間氛圍營造、空間規劃涵蓋元素解析、別人空間的戲法。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學校閱讀空間之營造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4

    教學單元:閱讀社群之經營

    教學大綱:介紹學校教師閱讀社群、讀書會的經營與帶領、圖書教師與學科協同教學、線上閱讀社群之運用。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學校閱讀社群之經營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5

    教學單元:志工招募與培訓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館志工來源、管理以及志工培訓與激勵。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閱讀志工招募與培訓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6

    教學單元:數位閱讀與雲端書庫

    教學大綱:介紹閱讀文本的改變、閱讀習慣之變遷、開放取用之閱讀資源、數位資源融入閱讀教學。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數位閱讀資源之應用單元測驗5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7

    教學單元:專題研究報告

    教學大綱:資訊素養各學習單元內容重點討論。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準備專題報告。

    課後作業:期末測驗10題。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3+6

    18

    教學單元:專題研究報告與檢討

    教學大綱:閱讀教學與活動各學習單元內容重點討論。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準備專題報告。

    課後作業:課程心得分享。

    授課方式:面授。

    3+6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6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評量配分

    項目

    配分

    12個學習單元課後測驗(60題)

    24%

    期末線上測驗(10題)

    6%

    課程議題討論

    20%

    演講報告(1500字)

    10%

    實務參訪報告(1500字)

    10%

    專題書目書單

    10%

    期末分組報告

    20%

     

    二、平時與期末考試的測驗藍圖(30%)

    測驗題目

    試題形式

    記憶

    理解

    應用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佔分

    選擇題

    70題

    20%

    30%

    20%

    30%

    100%

    合計

    70題

    20%

    30%

    20%

    30%

    100%

     

    三、專題書面報告評量尺規(50%)

    項目

    題目設定與內容架構20%

    文獻與資料豐富度30%

    心得討論20%

    簡報呈現20%

    表現應答10%

    優 A

    10~9

    題目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契合

    內容架構合邏輯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資料蒐集完整

    分析精確

    討論深入

    論點言之成理

    文字圖表顯示精準

    版面設計配置佳

    呈現重點

    說明清楚流暢

    言簡意賅

    時間分配佳

    應答順暢

    佳 B

    8~7

    議題設定有趣

    內容大綱規劃得宜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

    討論有重點

    文字圖表顯示正常

    配置適中

    呈現效果尚可

    說明大致清楚

    時間分配恰當

    應答適中

    普通C

    6~5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內容架構不夠完整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論述

    有佐證文獻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稍有錯誤.討論深度不足

    文字圖表顯示效果差

    版面呆板普通

    說明稍有不明

    時間分配普通

    應答不完全

    待改進D

    4~3

    議題設定無趣內容架構缺乏邏輯

    沒有提出具體數據

    缺乏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較少

    資料蒐集缺漏

    分析錯誤

    沒有延伸討論

    文意不明

    內容沒重點

    版面配置差

    說明含糊無重點

    時間分配差

    回答不精確

    本課程禁止使用生成式AI工具撰寫心得報告,若經比對發現將逕行扣分處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第一單元:資訊素養與閱讀

    1. 孫劍秋、林孟君(民102)。從臺灣中學生PISA閱讀素養的表現談精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64(3),35-51。
    2. 柳雅玫、黃秀霜(民96)。平衡閱讀教學對國小學童英文閱讀能力及閱讀動機之影響。師大學報:教育類,52(1),133-157。
    3. 王梅玲、曾湘怡(民102)。兒童閱讀教學活動成效評估。國家圖書館館刊,102(2),83-110。
    4. 黃彥超(民98)。影響學生學習表現之學校與系統因素探討:以PISA 2006年之結果為例。學校行政,63,115-130。
    5. 柯雲娥(民95)。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56,96-116。
    6. 林菁、郭玫叔(民101)。國小一年級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1),41-74。
    7. 林菁、顏才富、陳宜欣(民94)。資訊素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數位典藏的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1),69-86。

    第二單元:資訊需求與閱讀樣貌

    1. 曾雅方、徐新逸(民91)。國小教育學程資訊教育相關課程設計之需求評估。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9(3),313-327。
    2. 賴苑玲(民96)。從推廣閱讀活動檢視彰化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行爲與圖書館館藏使用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2,1-40。
    3.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民92)。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1),47-72。
    4. 黃文樺、林麗娟(民96)。圖書資訊學習活動於小學主題式探索之推廣。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5(1),7-32。
    5. 徐國朕、黃世雄(民89)。公共圖書館兒童讀者資訊需求與館藏發展配合度與同質性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8(1),78-111。
    6. 林巧敏(民100)。臺灣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興趣與行為之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100年第2期,30-59。

    第三單元:圖書資訊素養教育

    1. 林珊如(民91)。知識管理與教育效能:圖書館應有的認識與角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4),1-11。
    2. 曾品方(民99)。學校圖書館支援閱讀教學之探析—以快樂晨讀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73,60-71。
    3. 胡歐蘭(民96)。臺灣學術圖書館史。圖書與資訊學刊,63,10-35。
    4. 徐新逸(民95)。大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設置線上課程之需求分析。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1),83-99。
    5. 林菁、謝欣穎(民102)。資訊素養與閱讀策略融入國小四年級「我們的水族箱」主題探究:以Big6模式為例。圖書資訊學刊,11(1),95-130。
    6. 林其賢(主編)(民103)。臺北市國民小學「我的圖書館成長日誌」/ 中年級。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7. 江明修、張筑婷(民103)。臺中縣國中圖書館經營現況及國二學生對圖書館的滿意度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5,159-185。

    第四單元:閱讀資源與專題書目

    1. 何薇玲(民100)。電子書產業發展趨勢。研考雙月刊,35(1),13-21。
    2. 林巧敏(民102)。由數位閱讀偏好探討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0(4),25-44。
    3. 葛琦霞(民92)。讓閱讀教育動起來:從提昇閱讀教學的品質談起。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1),1-17。
    4. 林麗娟、李錦姿(民102)。公共圖書館採購中文電子書之分析。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1(1),75-100。
    5. 林巧敏(民100)。臺灣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興趣與行為之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30-59。

    第五單元:圖書教師與閱讀推廣

    1. 呂瑞蓮、林紀慧(民97)。國民小學圖書資訊教師知能指標及現況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3(2),83-110。
    2. 陳海泓(民104)。教師和圖書教師高層次協作教學模式建構及其對五年級學生主題探究報告和月考成績的影響。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2(3),299-336。
    3. 黃上旻、曾榮斌、陳怡芝(民104)。國小圖書教師的角色期待和工作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6,91-111。
    4. 陳海泓(民103)。教師和圖書教師協作量表之編制與協作模式之初探。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1(3),411-444。
    5. 賴苑玲、伍桐慰、沈佩怡、陳曉萍、蔡如惠(民102)。圖書教師與社會領域教師協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4,3-27。

    第六單元:閱讀教育政策

    1. 陳麗君、林麗娟(民101)。公共圖書館嬰幼兒閱讀服務及相關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81,104-116。
    2. 劉華宗、楊清媚(民104)。臺中市圖書資訊中心推動「閱讀起步走.親子悅讀營」之政策行銷與成效探討。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2),35-53。
    3. 黃雯玲、陳麗君(民101)。閱讀扎根 夢想成真:從閱讀植根成果探討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0(2),41-56。

    第七單元:閱讀活動設計

    1. 潘文福、楊惠如(民101)。從學生觀點規劃班級閱讀活動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3,35-62。
    2. 陳昭珍(民92)。公共圖書館與閱讀活動。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4),1-13。
    3. 黃玫溱、林巧敏(民98)。推動閱讀計畫之構想與建議。圖書與資訊學刊,70,48-60。
    4. 田代如(民95)。燃起閱讀的熱情:臺北市立圖書館東園分館閱讀推廣活動經驗分享。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3(3),117-131。
    5. 高台茜、康以諾、陳玉葉(民104)。網路課輔中層次性閱讀教學對偏鄉學童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網路課輔閱讀教學研究,60(4),191-221。

    第八單元:閱讀策略教學

    1. 柳雅梅、黃秀霜(民95)。平衡閱讀教學在國小英語教學之運用。課程與教學季刊,9(3),83-101。
    2. 劉潔玲(民98)。香港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計畫的閱讀表現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85-105。
    3. 羅燕琴(民95)。生本教育閱讀教學成效探究。教育心理學報,38(1),51-66。
    4. 劉沛琳(民97)。概念構圖理解策略在大學英文閱讀學習之成效。課程與教學季刊,11(4),137-162。
    5. 林巧敏(民103年7月)。閱讀策略教學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之影響。第5屆世界華語學校圖書館論壇論文集(頁278-286)。香港:世界華語學校圖書館聯盟。

    第九單元:民間閱讀團體

    1. 賴苑玲(民98)。南投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與對參與「希望閱讀」與「焦點300」閱讀活動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4,1-30。
    2. 呂傑華、陳逸雯(民98)。參與媒體素養研習之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調查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40。

    第十單元:閱讀空間與氛圍

    1. 楊美華(民98)。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理念與建置。圖書與資訊學刊,69,1-17。
    2. 林詣筑、邱銘心(民101)。大學讀者對大學圖書館服務環境氛圍偏好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4),609-636。
    3. 李佩瑾、吳政叡(民101)。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使用情形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大學圖書館,16(1),73-89。
    4. 謝建成、王丹怡(民98)。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用後評估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4(1),69-98。
    5. 呂智惠(民103)。理學院學生對圖書館空間設施需求性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圖書分館空間改造整修工程為例。大學圖書館,18(2),119-140。
    6. 曾品方(民100)。小學圖書館空間改造歷程之探析。圖書與資訊學刊,78,87-99。

    第十一單元:閱讀社群之經營

    1. 陳書梅、程書珍(民102)。公共圖書館發展性兒童書目療法服務需求之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102(2),1-34。
    2. 黃玫溱(民98)。公共圖書館網路閱讀社群經營探討。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7(2),21-31。
    3. 陳書梅(民97)。圖書館與書目療法服務。大學圖書館,12(2),15-41。
    4. 鄭瓊月、黃寶珊(民103)。文學閱讀教學的新策略−線上讀書會之學習成效分析。人文與社會學報,3(3),137-172。
    5. 曾湘雯、楊美華(民97)。臺北市立圖書館成人英語讀書會之研究。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6(1),66-81。
    6. 林美琴(民88)。讀書會的長期發展與永續經營。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4),頁數不詳。

    第十二單元:志工招募與培訓

    1. 彭于萍、莊博涵(民104)。淺談公共圖書館志工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2(3),1-14。
    2. 林敏秀(民102)。非正式人員人力資源管理規劃之研究:以國家圖書館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82,95-115。
    3. 梁鴻栩、吳彩鳳(民102)。淺談公共圖書館青少年暑期志工規劃與執行。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2(3),15-30。
    4. 沈佳敏、林麗娟(民98)。圖書館服務學習動機與觀感。大學圖書館,13(1),139-165。
    5. 李珮漪、林珊如(民100)。臺北市立圖書館老年人參與公共圖書館志願服務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1),3-38。

    第十三單元:數位閱讀與雲端書庫

    1. 陳世娟、邵婉卿(民104)。臺灣成年民眾數位閱讀載具與閱讀行為之現況調查。大學圖書館,19(1),41-69。
    2. 王梅玲(民102)。從電子書數位閱讀探討圖書館推廣策略。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0(4),9-24。
    3. 林珊如(民99)。數位時代的閱讀:青少年網路閱讀的爭議與未來。圖書資訊學刊,8(2),29-53。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