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統計套裝程式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

Course Nam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Programs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透過解說、舉例、運算及實際上機操作之學習方式,使學生更能掌握基本統計,應用高等統計;課程主要介紹進階統計學的理論、方法與應用,課程目的為提供學生對進階統計理論及統計方法應用有初步認識;課程主要範圍為統計概論、變異數分析、線性迴歸模型、階層線性模式等做扼要介紹,並藉由統計軟體做實務問題的演練。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課程目標:

    1. 能結合統計理論與應用,並配合統計套裝軟體之實務教學,訓練獨立思考、自我學習及資料分析之能力,並著重統計方法創新之研究及統計理論推導之訓練。
    2. 能認識統計套裝軟體在教育研究問題解決歷程(如研究)的功能及應用。
    3. 能具備教育統計學概念且運用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教育問題的探究及數據資料的分析。
    4. 能根據統計資料配合操作已有之統計套裝軟體,對資料進行整理、陳列、分析、解釋及推論,以培養統計分析技巧及正確地解釋分析結果的能力。
    5. 能培養具有獨立應用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資料分析之能力,並且具有閱讀統計報表之專業知識。

    二、學習成效:

    1. 能瞭解統計學之理論與特殊教育研究之應用。
    2. 能熟悉統計套裝軟體 SPSS 的操作技巧與程式撰寫。
    3. 能正確解讀統計軟體之分析結果,增進對特殊教育研究資料的分析與解釋的能力
    4. 能正確運用統計工具搜集、整理、分析資料,並進而實際應用於特殊教育研究與實務工作中,進行最佳決策。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課程介紹

    授課內容與方式介紹

    統計相關程式介紹

    3小時

    3小時

    2

    統計學的基礎概念

    統計學的基礎數理與測量概念

    1. 統計學上常用的數學符號
    2. 總和的概念
    3. 測量的尺度
    4. 測量尺度在行為科學上的應用連續變數與間斷變數

    3小時

    6小時

    3

    描述統計

    次數分配與描述統計

    1. 分組分數(Grouping Scores)
    2. 百分位數、百分等級
    3. 次數分配圖示法、探索性的資料分析

    3小時

    6小時

    4

    相關與回歸分析

    相關與回歸分析

    1. 預測與不完全關係
    2. 建構最小平方迴歸線:YX的迴歸
    3. 預測誤差的測量:估計標準誤(The 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
    4. 使用線性迴歸預測時的考量

    3小時

    6小時

    5

    推論統計

    推論統計導論

    1. 隨機抽樣(Random Sampling)
    2. 機率(Probability)

    3小時

    6小時

    6

    假設考驗

    假設考驗

    1. 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錯誤
    2. 顯著水準(α)和決策過程
    3. 評估分配的兩端
    4. 單尾和雙尾的機率評估顯著性對重要性

    3小時

    6小時

    7

    問卷調查性研究

    抽樣與問卷調查研究

    抽樣分配常態離差(z)檢定

    3小時

    6小時

    8

    平均數差異及t檢定

    平均數差異及t檢定

    1. zt檢定的比較
    2. t的抽樣分配
    3. tz分配的比較
    4. 開始說話之實驗的修訂
    5. 根據原始分數計算tobt
    6. t檢定適用的情境
    7. 母群體平均數的信賴區間
    8. 皮爾森r的顯著性考驗

    3小時

    6小時

    9

    期中評量

    期中報告

    第一至八週課程相關內容

    3小時

    6小時

    10

    迴歸分析

    迴歸分析

    1. 線性關係
    2. 預測誤差
    3. 線性迴歸線
    4. 多元迴歸

    3小時

    6小時

    11

    類別資料及卡方檢定

    類別資料及卡方檢定

    1. 次數資料的分析
    2. 無母數檢定的使用

    3小時

    6小時

    12

    變異(共變)數分析

    變異(共變)數分析

    1.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3小時

    6小時

    13

    高等統計

    高等統計與電腦統計軟體

    階層線性模式(HLM)的評估

    1. 模式配適的比較:巢套與非巢套的適配指標
    2. 解釋變異量的計算:虛假決定係數的介紹與示範

    3小時

    6小時

    14

    高等統計

    高等統計與電腦統計軟體

    階層線性模式(HLM)的診斷與估計:

    1. 多元共線性問題的診斷
    2. 強韌標準誤的估計
    3. 第一層殘差變異數的異質性估計
    4. 第一層迴歸係數的貝氏估計

    3小時

    6小時

    15

    高等統計

    高等統計與電腦統計軟體

    階層線性模式(HLM)的評估

    1. 模式配適的比較:巢套與非巢套的適配指標
    2. 解釋變異量的計算:虛假決定係數的介紹與示範

    3小時

    6小時

    16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教育資料庫與統計分析專題製作-1

    3小時

    6小時

    17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教育資料庫與統計分析專題製作-2

    3小時

    6小時

    18

    期末評量

    期末報告

    本學期課程內容

    3小時

    6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學期成績評分配置:

    作業內容

    佔分比例

    上課出席及參與討論

    20%

    分組口頭報告

    20%

    分組書面報告

    30%

    期末報告

    30%

     

    二、課堂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評量尺規(Rubrics)範例:

    項目

    題目設定與內容組織 25%

    參考文獻25%

    書面報告內容20%

    簡報呈現15%

    表現應答15%

    優 A

    10~9

    議題設定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有極佳連結

    報告內容邏輯清楚嚴謹

    提出具體證明

    提出完整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資料蒐集完整分析精確

    討論深入層次分明

    文字圖表精準明確

    大小配置佳

    呈現效果佳

    說明清楚流暢、言簡意賅

    時間分配佳

    應答順暢

    佳 B

    8~7

    議題設定有趣

    題目與報告內容有良好連結

    報告內容邏輯大致清楚

    提出大致證明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有佐證文獻引用

    佐證案例能說明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

    討論大致都有提到

    文字圖表普通

    大小配置適中

    呈現效果尚可

    說明大致清楚

    時間分配恰當

    應答適中

    普通C

    6~5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題目與報告內容連結鬆散

    報告內容邏輯普通,稍有矛盾或錯誤情形

    提出約略證據

    提出大致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尚可

    佐證案例能約略說明

    資料蒐集缺漏

    分析稍有錯誤

    討論深度不足

    文字圖表稍有缺漏

    大小配置尚待調整

    呈現效果不佳

    說明稍有不清楚

    時間分配普通

    應答不完全

    待改進D

    4~3

    議題設定無趣

    題目與報告內容連結性弱

    報告內容邏輯鬆散甚至有錯亂情形

    沒有提出具體證據

    無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不夠具體

    沒有案例說明

    資料蒐集缺漏

    分析錯誤

    幾乎沒有延伸討論

    文意不明

    圖表沒重點

    大小配置差

    呈現效果極差

    說明含糊、無法理解

    時間分配差

    答非所問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朱經明(2010)。教育統計學。台北:五南。

    余民寧(201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修訂三版)。台北:三民。

    潘中道、郭俊賢譯(2013) 。行為科學統計學 中文第三版 2013。台北:雙葉。

    陳正昌(2013)。SPSS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王文中、錢才瑋(2012)。EXCEL於資料分析與統計學上的應用(第六版)(CD)。台北:博碩。

    Anderson T. W. & Finn J. D.(1996).The new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