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將依時代順序,從培里的黑船敲開了日美關係的起點,到現在的安倍政權為止,以專題的方式在課堂上討論美日關係的發展歷程。討論層面涉及安全關係、政治折衝、經濟摩擦,及日美兩國對彼此認知。此外本課程將著重在戰後日美關係相關史料的運用與詮釋。
上課重視雙向討論,PPT授課為輔。課堂中將適度挑選與主題相關的影片,播放5分鐘左右,旨在以畫面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歷史畫面及社會情況。
能力項目說明
由於對美關係對於日本外交而言是最重要的一環,以至於日本國內常批判日本外交持續「對美依從」。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特別探討美日關係。目標有二:在學術訓練上,希望能為本校有志從事日本政治及外交研究的學生,培養美日關係研究的基礎。在人才培育上,藉由課堂發表及撰寫報告,培養學生統整知識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為撰寫學術論文作準備。另外,本課程將聚焦在分析官方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學生們學習如何搜尋、運用及分析第一手資料。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每週課程】
第1週 課堂簡介
第3週之後的課程資料摘要認領、第7週之後的史料專題認領。
第2週 外交史研究緒論
何謂歷史? 外交史研究的特色及途徑? 如何運用第一手資料進行外交研究?
參考資料:Edward. H. Carr著,江政寬譯,《何謂歷史 (第2版)》,五南出版社,2013。
第3週 黑船來了 及 幕末日美相互認知
美國為了通商打破了日本幕府的鎖國政策,當時幕府的態度如何?日美第一次相遇的相互認知為何?
五百旗頭真、Ch1(參考吉見、序章及Ch1)
第4週 明治期(1868~1912):日本與美國的崛起
日本如何在短短數十年間從封建制度國家到與列強並駕齊驅?在其中美國所扮演的角色?日俄戰爭後日本國際聲譽大幅提升,同一時期,美國也因美西戰爭躍上國際舞台。兩國的逐漸崛起,如何影響其雙邊關係?
五百旗頭真、Ch2, 3
第5週 美國的排斥日本移民問題及華盛頓體制
日俄戰爭之後,美國西岸產生排斥日本移民的問題,這個爭議如何影響美日關係?另外,一次大戰後美國主導了一系列限制海軍軍備的國際會議,日本如何應對美國試圖建構的一戰後國際體系?
五百旗頭真、Ch4
第6週 1930s~1945:走向太平洋戰爭
為何日本捨棄二○年代的幣原外交路線,走向擴張? 為何最終走向美日大戰?
簡述二戰局勢及二戰時美日相互認知。
五百旗頭真、Ch5, 6
史料分析示範
第7週 1945~1947:GHQ佔領期前期
美國佔領初期想打造日本為非軍事化中立國,從教育、經濟、政治各方面著手改造日本。許多當時的改革仍然影響著後來的日本社會。
五百旗頭真、Ch7(參考吉見、Ch2)
(多數史料及資料來自田中明彥データベース「世界と日本」https://worldjpn.net/)
第8週 1947~1952:GHQ佔領期後期
冷戰肇始,導致美國佔領後期政策大幅轉向。GHQ在日本開始打擊左派、取消公職追放,使得保守主義者再次回歸政治舞台。
五百旗頭真、Ch7(參考吉見、Ch2)
第9週 1952~60s:反美風潮與安保鬥爭
雖然鳩山政權一度試圖修正吉田茂政權過度親美的路線,但岸信介政權又重回重視與美合作的路線。1960年經歷了安保鬥爭,甘迺迪期開始修正對日政策。日本走向經濟起飛、東京奧運的年代。
五百旗頭真、Ch8(參考吉見、Ch3)
第10週 研究專題發表
第11週(5/12) 1970s:「Nixon Shock」與沖繩歸還
60年代末期,佐藤首相上台以後最大的悲願就是要求美國歸還沖繩領土。然而,沖繩人到底怎麼想? 有自己獨有的文化、語言、歷史的沖繩人在政治上認同日本嗎?是否也曾有獨立聲浪?另外,尼克森在70年代初期就大幅修改外交戰略及國際金融政策(被稱為Nixon Shock);1973年又爆發了石油危機,使得日本不得不修正其中東政策。在充滿危機的70年代,美日是否仍持有信賴感?
五百旗頭真、Ch9(參考吉見、Ch4 & 終章)
第12週 1980s:Ron (雷根)-Yasu (中曾根) 友誼與美日經濟摩擦
中曾根打著「戰後政治總決算」口號,在國際舞台上塑造日本的經濟及政治大國形象,與雷根的友誼更傳為佳話。早在70年代美日之間就因為紡織產品偶有摩擦,80年代雙方的經濟摩擦達到最高點。經濟摩擦如何影響美日關係?
五百旗頭真、Ch10
第13週 1990s:從同盟漂流到1996年美日同盟再定義
冷戰結束了美日安保為何還要存續?因為中國、北韓的威脅?還是美國日本國內的需要?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防衛角色加重?
添谷芳秀、Ch7。
第14週 2000s:小泉及安倍期的普通國家路線及美日同盟強化
小泉表達作為同盟日本會支持美國的反恐主義,在日本國內通過了「反恐特措法」及其相關法律。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日本國內又通過了「伊拉克特措法」。日本是否在藉機增加防衛力及海外派兵的機會? 美國立場又是如何?
添谷芳秀、Ch8。
第15週 民主黨執政時期 (2009~2012)
與自民黨不同,民主黨想走出「對美依從」的政策框架。鳩山上任之後,「普天間基地」「東亞共同體」議題上美日意見分歧。日本真的能不靠美國走出自己的路嗎?
添谷芳秀、Ch8。
第16週 回歸的安倍內閣~至今 (2012~)
安倍上任後,走回自民黨的與美協調路線,「解禁集體自衛權」「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則」這些政策受到美國的歡迎。美日關係到底會走向何方?
添谷芳秀、Ch9。
官方資料:「インド太平洋」構想
相關論文:(二擇一)大庭三枝「日本の「インド太平洋」構想」『国際安全保障』46巻3号(2018-2019): 12-32;小谷哲男「第4章アメリカの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さらなる日米協力の余地」『インド太平洋地域の海洋安全保障と『法の支配』の実体化にむけて:国際公共財の維持強化に向けた日本外交の新たな取り組み』2021年。
【評量方式】
期末報告:50%。
課堂發表及討論:50%
I. 期末研究報告:50%
報告請印出於最後一週課堂交,另外請寄Word電子檔。
II. 課堂參與:50%
1. 課堂資料的摘要發表:摘要五百旗頭真及添谷芳秀兩書的章節(詳見每週進度),每位任選兩次。時間約15分鐘。
2. 史料專題發表:第7週之後進入戰後時期,每週會付上該時代的一份史料或資料,以及一篇與該史料相關的論文,(1) 請摘要及分析此史料或資料,(2) 討論該論文與該史料的關係,例如:該論文如何運用及如何詮釋該史料。每位任選一次。時間約15分鐘。亦可選擇該時代的其他資料或文章(例如:該史料的中文版或英文版、中文文章等),請先告知教師及同學。具體分析方法將在第6週以實例實作進行說明。
3. 自己的研究:第9週。
4. 平常出席及發言:課程學習強調交流討論,建議可以在看文章的同時就思考一下想問的問題。
【參考書目&指定閱讀】
主要教科書:
其他文章見各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