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日本殖民帝國專題

Course Name: Special Topics on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1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探究日本殖民帝國的形成與殖民統治之關聯,尤其著重在法制層面的帝國日本之殖民地統合與差別上。同時,鼓勵同學從臺灣之「他者」的角度,重新思考日本近代史、甚至是日治時期的臺灣史或同一時期的東亞史。

**以有中級日語閱讀能力及基本日本近代史知識者為佳。

**課程進度及課堂口頭發表的方式,會依同學的日語能力適時調整。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理解日本殖民帝國的形成

    2.理解法制層面的帝國日本之殖民地統合與差別問題

    3.透過課堂的平時的口頭發表及討論,培養統整論點及分析能力。

    4.透過撰寫期末書面報告,訓練論文寫作能力。

     

    期末書面報告之要求:本學期的主題,自由選擇;需遵循論文寫作格式(問題意識、本論、結論、注釋、出處)。

    中日文不拘(中文:至少6000字,日文:至少6500字)。

    旁聽生須得到任課教師的同意,並且必須要預習參與課堂討論,若未能做到此要求,任課老師會適時拒絕旁聽。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2/19)

    課程導論

    上課方式、評分標準,並介紹每週主題及教材介紹

    導論。

    預習:ユルゲン・オースタハメル,《植民地主義とは何か》,12-2933-46

     

    2(2/26)

    殖民主義之理論

    殖民地的分類與殖民地支配型態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マーク・ピーティー,植民地帝国50年の興亡》,15-40頁。

     

    3(3/4)

    帝國主義之理論-1

    帝國主義之相關理論,及日本帝國主義之特色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同上

     

    4(3/11)

    帝國主義之理論-2

    同上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西川長夫,〈日本型国民国家の形成〉,3-42頁。

     

    5(3/18)

    何謂國民國家-1

    近代日本的國民國家形成

    同上。

     

    6(3/25)

    何謂國民國家-1

    近代日本的國民國家形成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上村英明,〈近代国家日本と「北海道」「沖縄」の植民地化〉,94-152(159)頁。

     

    7 (4/1)

    國際秩序轉變與殖民化(論)-1

    近代日本與北海道及沖繩之殖民化

     

    8(4/8)

    國際秩序轉變與殖民化(論)-2

    同上

    文本分析並討論。

    準備個人的期末書面報告的口頭發表。

     

    9(4/15)

    期末書面報告的期中口頭發表

    期末書面報告的期中口頭發表。

    預習:上村英明,〈近代国家日本と「北海道」「沖縄」の植民地化〉,94-152(159)頁。

     

    10(4/22)

    國際秩序轉變與殖民化(論)-3

    近代日本與北海道及沖繩之殖民化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マーク・ピーティー,植民地帝国50年の興亡》,83-119頁。

     

    11(4/29)

    日本殖民帝國的發展-1

    戰前臺灣、朝鮮、樺太、南洋之近代日本的統治過程

    同上。

     

    12(5/6)

    日本殖民帝國的發展-2

    戰前臺灣、朝鮮、樺太、南洋之近代日本的統治過程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山室信一,〈国民帝国日本における異法域の統合と格差〉,63-80頁。

     

    13(5/13)

    日本殖民帝國的法制統合與差別-1

    日本殖民帝國的異法域構造

    文本分析並討論。

    預習:同上。

     

    14(5/20)

    學校運動會停課

    學校運動會停課

    預習:同上。

     

    15(5/27)

    日本殖民帝國的法制統合與差別-2

    日本殖民帝國的異法域構造

    文本分析並討論。

    準備期末書面報告

     

    16(6/3)

    期末書面報告-1

    期末書面報告個別檢討

    同左。

     

    17(6/10)

    端午節放假

    端午節放假

    預習:同上。

     

    18(6/17)

    期末書面報告-2

    期末書面報告個別檢討

    同左。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5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平時成績:出席率+課堂平時口頭發表+發言及討論 30 

    期末書面報告的大綱口頭發表(5分鐘發表,5分鐘討論) 30

    期末書面報告 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指定書目】

    ・ユルゲン・オースタハメル著,石井良譯,《植民地主義とは何か》,東京:論創社,2005年(初版2003年)。

    ・西川長夫,〈日本型国民国家の形成〉,西川長夫・松宮秀志編,《幕末・明治期の国民国家形成と文化変容》,東京:新曜社,1995年。

    マーク・ピーティー著,淺野豐美譯,《植民地帝国50年の興亡》,東京:讀賣新聞社,1996年。

    ・上村英明,〈近代国家日本と「北海道」「沖縄」の植民地化アジアにおける「先住民族」形成の一事例〉,同氏著《先住民族の「近代史」民地主義を超えるために》,東京:平凡社,2001年。

    ・山室信一,〈国民帝国日本における異法域の統合と格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人文学報》101卷,20015月。

     

    【參考書目】

    ・レーニン著,角田安正譯,《帝国主義論》,東京:光文社(光文社古典新訳文庫),2006年(初出:1916年)。

    ・春山明哲,〈近代日本の植民地政策と原敬〉,同氏著《近代日本と台湾―霧社事件・植民地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藤原書店,2008年(初出:春山明哲・若林正丈《日本植民地主義の政治的展開(1895-1934年)その統治体制と台湾の民族運動》,東京:アジア政經學會,1980年)。

    ・大江志乃夫等編,《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全8卷,東京:岩波書店,1992-1993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賈士蘅譯,《帝國的年代:1875-1914》,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

    太壽堂鼎,《領土帰属の国際法》,東京:東信堂、1998年。

    ・鈴木正幸,〈第六章 植民地領有と憲法・国体》,同氏著《国民国家と天皇制》,東京:校倉書房,2000年。

    ・山室信一,〈「国民帝国」論の射程〉,山本有造編《帝国の研究原理・類型・関係》,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3年。

    ・木畑洋一,《二〇世紀の歴史》,東京:岩波書店,2014年。

    ・塩出浩之,《越境者の政治史アジア太平洋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移民と植民》,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5年。

    ・三谷太一郎,〈第三章 日本はなぜ、いかにして植民地帝国となったのか〉,同氏著《日本の近代とは何であったか問題史的考察》,東京:岩波書店,2017年。

    ・楊素霞,《帝国日本の属領統治をめぐる実態と論理北海道と植民地台湾・樺太との行財政的関係を軸として(1895-1914)》,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年。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