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屬於案例研究之實務課程;特別著重於我國法院勞動判決的分析與評釋。課程內容以個別勞動關係,尤其是勞基法之相關案例研究為主,其他勞動關係爭議案例為輔。課程之進行,包括閱讀我國法院實際的勞資爭議案例,思考當事人(勞資)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如何救濟被侵害的權利,以及法院作出判斷結果的基準。
亦即,從形式的勞動法規範進入「活生生的法」;法律應如何運用,效果如何,乃至「法」對於勞動社會的意義與功能。從法的感覺(或感情)出發,認識法的科學性,建立勞動領域的法學知識。不限科系,歡迎對於勞動法或勞動問題有興趣的同學選修。
主要教授的課程與研讀的主要案例內容如下:
一、勞動、勞動者,與勞動的法之關聯: 勞動司法實務(判決)研究的意義與勞動法學的發展
二、法院案例解析與評釋之方法與架構:如何找判決、如何看判決
三、勞基法之重大爭議問題: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
(一)勞動契約之當事人(二)勞動契約之締結:就勞請求權、最低服務年限約款、競業禁止約款、勞動契約之性質(三)勞動關係的形成:試用期間、派遣勞動關係、部分工時勞動
(四)勞動條件的決定與變更: 工作規則(五)工資:經常性給與、延長工時工資、責任制工資
(六)工時:待命時間、休息、例假、法定休假日、加班、特別休假、請假(七)雇主考核權行使與人事調動(八)企業秩序與懲戒(九)雇主安衛責任與職災補償、賠償 (十)勞動關係的終了(十一)兩性工作平等與母性保護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在於幫助學生如何了解勞動基準法之重要規範與判決法理,特別是我國法院有關勞基法(包括勞動契約等)之判決實務現況,並藉此提高學生對於我國法院重要判決之閱讀與評釋能力,以及對於相關個別勞動關係上之爭議解決之法律專業能力。
具體而言,包括探討以下之勞動法之基礎概念與相關問題:
一、相關勞動基準規範與行政管制,以及勞動人權保障之核心課題;
二、現行勞動法令之下的各種僱用關係及其於司法實務上所衍生之相關爭議問題;
三、尤其以勞基法上之勞動契約相關規範,包括勞動契約的締結、成立與勞動契約之終止;以及,
四、勞動條件和各種非典型之雇用關系,例如派遣、部分工時勞動等所發生之爭議問題。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
1 |
|
|
說明課程進行方式及分組 |
||
2 |
休:國定假日 |
|
|
||
3 |
勞動、勞動者,與勞動的法之關聯 |
勞動法的法社會學方法、意義與概念 |
講述與討論 |
||
4 |
判決評釋範例與架構 |
勞基法有關實務判決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5 |
勞動契約之重大爭議問題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6 |
勞動契約當事人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7 |
停:校際活動周 |
|
|
||
8 |
勞動契約之締結:就勞請求權、最低服務年限約款、競業禁止約款、勞動契約之性質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9 |
勞動關係的形成:試用期間、派遣勞動關係、部分工時勞動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0 |
勞動條件的決定與變更: 工作規則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1 |
工資:經常性給與、延長工時工資、責任制工資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2 |
工時:待命時間、休息、例假、法定休假日、加班、特別休假、請假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3 |
雇主考核權行使與人事調動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4 |
企業秩序與懲戒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5 |
雇主安衛責任與職災補償、賠償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6 |
勞動關係的終了 |
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之整理與檢討資料 |
講述與討論 |
||
17 |
自主總整學習 |
|
|
||
18 |
完成指定課後作業或作品 |
|
|
一、案例報告之評述內容--60%
二、課堂之參與分析與討論---30%
三、其他-----10%
司法院判決書查詢
勞動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