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1. 本課程根據大學前三年所累積的語法學與語言學(詞法、句法、詞彙、修辭等)之相關知識,建立學生俄漢互譯的概念與技巧(本學期以漢譯俄為重點);
2. 課程進行以實務為主,理論為輔,期使學生能將翻譯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
3. 由於上學期的俄漢翻譯中,已從詞彙、詞法、修辭等角度介紹翻譯技巧,本學期的漢俄翻譯將從句法學角度(漢語特色句型、句子成分)進行討論與分析。
能力項目說明
1. 建立學生漢譯俄的能力;
2. 刺激學生更進一步思索與理解俄語與漢語的語法及語言特質;
3. 有助於學生提升俄語與漢語基本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1周 俄語詩歌的翻譯
第2周 漢語兼語式的翻譯
第3周 漢語使成式的翻譯
第4周 漢語連動式的翻譯
第5周 漢語被動式的翻譯
第6周 漢語條件句的翻譯
第7周 漢語包孕句的翻譯
第8周 漢語緊縮句的翻譯
第9周 期中測驗
第10周 漢語存在句的翻譯
第11周 漢語主語的翻譯
第12周 漢語繫詞「是」作為謂語的翻譯
第13周 漢語時間狀語的翻譯
第14周 漢語地點狀語的翻譯
第15周 漢語方式方法狀語的翻譯
第16周 漢語定語的翻譯
第17周 漢譯俄中句子成分的轉換
第18周 期末測驗
作業:30%,課堂表現:20%,出席率:20%,考試:30%。
宋雲森,《俄漢暨漢俄翻譯教程》。台北:政治大學外語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