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德語系國家現代社會與文化變遷

Course Nam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Modern German-Speaking Countri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6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任一語言內在的意義與邏輯,即為其歷史與文化核心之底蘊。學習者若欲以德語思維學習德語,或想了解更多德語系國家的過去與現在,此堂課將提供對德語區及其人和社會藝文的多面向介紹,亦能拓展國際視野和培養對多元文化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包容意識。

為同時以區域性與跨國界視角瞭解德語區DACHL (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時間縱向的主題涵蓋有德語區版圖、語言、藝文等的變遷發展與影響,時間橫向的主題包含有政經、教育與生活等等。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期盼學生從歷時與共時的視角認識德語系國家,培養橫跨時空維度的思考方式,藉由跨文化學習促進積極思考社會多元化現象,避免偏見與刻板印象等衝突情況。

    課程安排,先由導師給予德語區歷史和文化的背景知識,後由學生口頭簡報的方式進行,依選擇的主題報導政經、社會、與生活與人文方面的狀況與趨勢,報告結束後將由導師補充資訊並進行課堂討論,期末繳交書面簡報。報告和討論的方式得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記憶理解、分析應用以及獨立思考,學習自我思辨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課堂報告的呈現,著重內容與圖表統計的結合,得以事前與教師討論,透過文獻閱讀和統計數據與多媒體資料的調查,學習學術研究技巧基礎,並拓展在跨學科領域的分析與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2/21

    導言

    介紹課程與主題

    導論、分配口頭報告題目

    2

    2

    2

    2/28

    和平紀念日

    放假

    準備相關主題之報告內容

    0

    2

    3

    3/6

    宗教改革的影響、

    歷史政權變遷與國家統一

    宗教及其改革影響下的政社變化、

    及其之後的日耳曼民族經歷的政權變遷與民族意識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4

    3/13

    語言統一與民族精神、

    狂飆運動後的戲劇

    於語區與方言之上的統一精神和進程 

    文學思潮的轉變與理性的文字力量對時代需求的呼應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5

    3/20

    啟蒙運動後的藝術、

    頹廢藝術與政治

    科學與工業發展對浪漫主義後藝術發展的影響、

    戰爭與政治因素下的藝術政策及其影響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6

    3/27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德語系國家的國際關係

    德語系國家於戰時與前後的態度和國際政策的轉變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7

    4/3

    校際活動週

    停課

    準備相關主題之報告內容

    0

    2

    8

    4/10

    彈性補充教學週

    自主總整學習

    自主總整學習

    0

    2

    9

    4/17

    二戰後的人文重建

    戰後文藝思潮與建築精神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0

    4/24

    二戰後的經濟與

    民生重建

    戰後的經濟重整、汽車工業與社會福利政策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1

    5/1

    戰後原罪與

    轉型正義

    戰爭歷史的面對與教育、於國內外政策之影響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2

    5/8

    收容難民後的今日

    難民政策及其影響與成效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3

    5/15

    難民政策與新右翼

    Pegida、各國極右黨派之活動發展及其影響力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4

    5/22

    大缺工潮下移民政策與右翼之對壘

    缺工現象、外移人口的角色、對右派政黨的影響?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5

    5/29

    電動車與再生能源和科技

    電動車相關政策與能源政策、以及與國際時事變遷之關聯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6

    6/5

    於文學藝術和政治領域上的女權發展

    女性於文藝以及政治職場上權力與社會地位發展的轉變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7

    6/12

    人文主義與教育、多軌教育、學術研究單位

    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於教育體制的體現、認識Bauhaus理論與實踐並進的雙軌制度、學術研究機構與理念

    同學報告、導師補充、課堂討論

    2

    2

    18

    6/19

    彈性補充教學週

    自主總整學習

    自主總整學習

    0

    2

     

    其他主題建議

    • 19世紀末維也納的猶太移民潮、反猶與其現代主義文化的形成、

    銀行秘密與其顧客 Bankgeheimnis/ banking secrecy (以金融業致富以及國際對其之態度與對待)

    生活與藝文活動和場所 (藝文活動融於生活的文化發展、音樂廳和展覽館與民眾的生活)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口頭報告40% 書面報告40% 課堂討論10% 出席10%

     

    • 口頭報告:應至少閱讀和整理3篇以上相關文書或報導刊物的內容,其中至少須有1 篇為中文之外的外文資料;並提出質疑或問題於報告結束後作課堂討論。

    評量標準有 題目的規劃、多元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文獻與圖表數據的內容 、口頭簡報呈現的形式。

    • 書面報告:除了整理口頭報告時的內容,須適度綜合整理導師的補充和課堂討論的成果,文末除了個人心得之外亦可提出質疑論點以及建議。

    評量標準有 大綱的規劃、文獻與圖表數據的內容 、結論的整合度與前瞻性、書面報告呈現的格式。

    • 課堂討論:缺席不僅在課堂討論時間無法給予報告同學相對的意見回饋,亦影響自身在每堂課堂討論環節的評分。
    • 出席:公假須課前提出由單位簽好之公假單、病假需醫院開立證明。曠缺每次上課佔總分 3 分。缺課自第4堂起視為棄修 (時間不合) ,學期總成績以不及格計。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 Jendis, Mareike [u. a.] (Hg.): Länderkunde: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und Schweiz (mit Liechtenstein) im Querschnitt. Berlin: Inform-Verl. 2005.
    • Hermand, Jost: Deutsche Kulturgeschichte des 20. Jahrhunderts. 2006.
    • 余匡復:德國文學史。臺北市 : 志一出版社,1996。
    • 賴麗琇:讚歎,德意志。臺北市:五南圖書,2016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報告參考連結:
    - Landeskund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änder – DACHL Landeskunde (https://deutschlernerblog.de/landeskunde-der-deutschsprachigen-laender-dachl-landeskunde/)
    - Tatsachen über Deutschland (https://www.tatsachen-ueber-deutschland.de/de) 
    - Topics in European Council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de/topics/)
    - State of the Union 2022 (https://state-of-the-union.ec.europa.eu/state-union-2022_de)
    
    統計相關連結:
    - Eurostat: Ihr Schlüssel zur europäischen Statistik (https://ec.europa.eu/eurostat/de/home)
    - Bundesländer, Deutschland und Welt (https://www.deutschlandinzahlen.de/statistik-links)
    - Statistische Ämter des Bundes und der Länder (https://www.statistikportal.de/de#daten-und-fakten)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