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兩岸流行文化研究─中國電影專題

Course Name: Research on Popular Culture of Taiwan and China:Topics on China Cinema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就本課程的角度來說,我們準備從歷史面向試圖理解香港電影的三個問題:一是香港電影工業的變遷過程,在這部分,授課者近年研究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台灣電影,希望能透過與香港的對照,增加思考的可能性,例如1970年代中期粵語電影為何能夠取代國語電影?

  二是香港電影中的身分認同。「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近年來在台灣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我們所需要理解的,又豈只是今日香港所面對的一連串政治現實及其身分認同的變化。香港人身分認同的形塑過程當中,電影與電視劇扮演重要的媒介,港英政府培育香港人為現代公民,但在歷史層面卻相對曖昧,也因此,香港電影與電視劇等於扮演說自己的故事、想像我者的媒介。從1970年代末期的電視劇「獅子山下」、電影新浪潮為開端,而後隨著1980年代中英就香港問題開始展開談判,香港電影也開始出現英雄題材、賭片等類型,也隨電影與現實的變化,香港電影中的身分認同開始成為研究議題。香港電影1990年代攀上高峰,成龍、吳宇森、徐克、陳可辛前去好萊塢,西方觀眾對香港電影開始感興趣,英文世界關於香港電影的討論大量增加。與此同時,香港本地也出現不少圍繞香港身分認同的作品。

  三是近年來低谷中走出的香港電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電影一蹶不振。2003年CEPA實施之後,大量香港電影人北上中國拍片,「合拍片」慢慢取代了香港電影。有的導演開始以中國題材為故事,有的導演試圖帶入香港元素,然而,「港味」消失卻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歷經將近二十年的低潮,近年來,香港電影開始從低谷走出。值得深究的是,其產製模式與過往有何變化?其與中國電影之間的連帶如何?主題又有那些變化?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標透過授課與心得寫作的方式讓學生熟悉香港電影的歷史脈絡,並進而對香港電影具有解讀與分析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2/19

    課程介紹與早期香港電影(一)

     

    課程介紹

    香港早期電影(一)

    ◎ 羅維明,〈香港早期的電影軌跡(1896-1908)〉,收錄於香港市政局編,《早期香港中國影像》。

    ◎ 羅卡,〈香港早期的電影軌跡(1909-1915)〉,收錄於香港市政局編,《早期香港中國影像》。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2

    2/26

    早期香港電影(二)、冷戰與香港電影(一)

    ●早期香港電影(二)

    ◎傅葆石,〈民族主義和殖

    民主義:重寫香港電影史〉,收錄於《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

    ●冷戰與香港電影(一)

    ◎傅葆石,〈尾聲:在香港重塑形象「上海」〉,收錄於《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

    張建德,〈重演上海〉,收錄於《香港電影:額外的維度》。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3

    3/4

    冷戰與香港電影(二) 

     

    ●冷戰與香港電影(二)

    李歐梵,〈雙城記(後記)〉,收錄於《上海摩登》;

    ◎張建德,〈早期粵語片〉,收錄於《香港電影:額外的維度》。

    ◎羅卡,〈邵氏粵語片與同期國語片、好萊塢片比較〉,收錄於傅葆石、劉輝編,《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

    ◎ 傅葆石,〈想像中國:邵氏電影〉,收錄於傅葆石、劉輝編,《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

    ◎ 李培德,〈左右可以逢源:冷戰時期的電影業〉,收錄於黃愛玲、李培德編,《冷戰與香港電影》。

    ◎葉曼丰,〈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收錄於《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4

    3/11

    從新浪潮到97

    ●從新浪潮到97

    ◎ 張健德,〈回顧香港新浪潮〉,收錄於香港臨時市政局編,《香港電新浪潮:二十年後的回顧》。

    ◎ 羅卡,〈在對抗性文化中進行革新〉,收錄於香港臨時市政局編,《香港電新浪潮:二十年後的回顧》。

    ◎ 石琪,〈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成就感與危機感〉,收錄於香港臨時市政局編,《八十年代香港電影》。

    ◎ 蒲鋒,〈無惡不作:香港黑幫片的發展軌跡〉,收錄於蒲鋒編,《江湖日冷》。

    ◎ 何思穎,〈《英雄本色》與《英雄本色》〉,收錄於蒲鋒編,《江湖日冷》。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5

    3/18

     從後97到

    合拍片香港電影的重生?

    ●從後97到合拍片

    ◎彭麗君,<本土與跨本土>收錄於《黃昏未晚:後九七電影》。

    ●香港電影的重生

    ◎<2020香港電影圖景:後二零一九之起始>收錄於《香港電影2020:紀實遺城》。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3小時

    1小時

    6

      3/25

     電影討論

    ●《危樓春曉》(暫定)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12小時

    1小時

    7

      4/1

     電影討論

    ●《梁山泊與祝英台》(暫定)

    教師講授與心得寫作

    12小時

    1小時

    8

      4/8

     電影討論

    ● 《胭脂扣》(暫定)

     

     

     

    9

    4/15

    電影討論

    ● 《甜蜜蜜》(暫定)

    觀影與心得寫作

    1.5小時

    1.5小時

    10

       4/22

     電影討論

    • 《香港製造》(暫定)

    觀影與心得寫作

    1.5小時

    1.5小時

    11

    4/29

     電影討論

    ● 《中國合夥人》(暫定)

    觀影與心得寫作

    1.5小時

    1.5小時

    12

    5/6

     校慶放假

    ● 《憂鬱之島》(暫定)

     

     

     

    13

    5/13

     

    ● 《年少日記》(暫定)

    觀影與心得寫作

    1.5小時

    1.5小時

    14

    5/20

     

    ● 《燈火闌珊》(暫定)

    觀影與上課心得

    1.5小時

    1.5小時

    15

    5/27

     期末報告

    ● 期末報告計畫報告

     

    1小時

    2小時

    16

    6/3

     期末報告

    ● 期末報告計畫報告

     

    1小時

    2小時

    17

    6/10

     期末報告

    ● 期末報告計畫報告  

     

    1小時

    2小時

    18

    6/17

     期末報告

    ● 期末報告計畫報告

     

    1小時

    2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心得寫作與上課討論50%

    2. 期末報告50%

    * 博士班學生須在電影討論選擇一部電影進行10-15分鐘的口頭報告,內容包括文獻檢討與自己觀點的簡述。此外,如果博士生有碩士論文或是撰寫中的論文與香港電影有關者,可於期末報告安排時間分享。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本課程除教師授課外,也有電影討論的部分,外所修課同學可先閱讀LouisGiannettio著,焦雄

         屏等譯的《認識電影》(遠流)或David Bordwell與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的《電影藝術:

         形式與風格》。

    ◎想對香港電影全貌有興趣的同學,可閱讀大衛﹒鮑德威爾,《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增訂

        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2020。

    本課程也希望同學能閱讀香港學者與影評人的研究與影評作品,單篇文章授課時提供,另請

             同學參閱張美君的《幻魅都市》(手民出版,2020)、蒲鋒的《無惡不作:香港黑幫電影的肌理脈

        絡》(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2)等。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