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旨在透過簡介戲劇的結構、台灣有的戲劇形式以及相關排練過程,引發學生觀察、調查身邊或喜好的戲劇形式乃至表達方式。除了引發對於戲劇的興趣以及研究的熱情,更希望學生從自身出發,透過戲劇製作的知識和進程來理解自己、增進和他人的溝通交流。
能力項目說明
學習目標如下列幾點所示,會於課堂互動中基於課程特質調整上課內容:
學習成效將分成兩個部分: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本課程準備事項:
1.活著。可以有調整和覺察學習的需要,課表可以因此調整。
2.自己的筆記(藉由戲劇這個媒介,我自己是我自己的主人,生活中創造的雙贏)
3.看戲筆記一篇(所見、所思、所感,只有一篇請務必全力以赴)
4.準備好身心、文本來學習,工作自己。
上課承諾:
1.我選擇來學習,我會針對課堂需求盡力達到最好的學習,絕不干擾其他人學習和成長。
2.為了達到最好的學習,我不會無故遲到、中途離席、早退、曠課或以任何方式降低我的學習品質。
3.我能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的速度和過程,我能尊重、試著體貼和理解其他同學並主動創造雙贏的機會。
4.當我無法做到上述三點時,老師或同學可以提醒我,我願意使自己和團體更好。老師可以請我離開課堂,我不用非學習(包含作業、課堂表現、演出等內容)的方式來企圖改變老師分數的決定。
5. 根據前三點(尤其是1.3點),我願意遵守保密原則,以增進彼此間的信任與學習。我在課堂之外只分享我所學習到的,我了解這只是我看到的一部份課堂面貌,我不加以渲染、誇大,尤其不涉及其他人的隱私。如有觸犯,我願意負起全責。這樣保密是為了讓夥伴在課堂上開放自己,尤其是我自己。
6.依據本堂課創造雙贏以及開放自己與夥伴的目標,我提供「具有建設性的發言與行動」,意指盡可能地不採用情緒性的語言或方式,我會根據事實來提供機會讓自己與他人成長。
7.我能誠實、坦率面對我的學習成效,並了解這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部份。
評分方式:
課堂參與50%(含出席率10%)
期中呈現20%
期末研討會或演出呈現20% 看戲報告10%
參考書目與影像:
沈敏惠著。《演出製作新鮮人手冊》,台北:表演藝術聯盟,2016(2013初版)。
林鶴宜著。《台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北:臺大,2015。
容淑華著。《空間的表演》,台北:黑眼睛,2010。
吉塔.威廉斯著,金振寧譯。《如何書寫當代藝術》,台北:典藏,2017。
約翰·柏格著,吳莉君譯。 《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2010。
亞里斯多德著,劉效鵬譯。《詩學》,台北:五南,2008。
羅勃·愛德蒙·瓊斯著,王世信譯。《戲劇性的想像力》,台北:大雁,2009。
Robert Brustein著,劉森堯譯。《寫給青年演員們》,台北:紅螞議,2009。
影像: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文化容顏》。20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表演藝術在台灣》。2002
公視。林靖傑。《台灣小劇場》。1998
網站連結: the Introduction of Greek Trage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r6mP-zxUc Antigone the Greek chor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LkooLxsO4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Greek chor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Xi8LfKv-0 song of goat thea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5O7ZAgUrq4&t=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