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紀實採寫

Course Name: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傳播學院訓練學生資訊處理的能力,在傳播學院,資訊處理的標的,大致上可以區分為事實資訊、勸服資訊,以及娛樂資訊。其中事實資訊是所有資訊處理的基礎。

     未來的資訊工作者,都需要具備和人工智慧共同演化的能力。但並非所有資訊都可以由資訊系統生成。無論是傳播工作者,或者是媒體公民雖然都必須和AI 共同協作,以及發展和精進AI 所無法取代的能力。但另一方面,最原始的事實資訊,還是必須由傳播工作者手把手完成。換句話說,有鑑於此,本課程旨在培養傳播學院大一二不分系同學發展和精進訊息蒐集、規劃和呈現事實資訊的基本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學生將學習以下知識與能力:(1)判斷事實資訊是否具有特定價值;(2)查核事實資訊以確認事實是否存在;以及(4)呈現事實資訊,讓目標閱聽人能夠理解

    課程設計理念如下:(1)師徒制(apprenticeship),同學和老師透過共學建構知識;(2)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知識不能光說不練,必須透過實作而建構;(3)實務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資訊蒐集分析工作者必須透過行動實踐,和情境互動,方能建構知識。

    具體教學策略包括:(1)邀請業師分享實戰經驗;(2)設立工作坊進行相關軟體教學,(3)以「從做中學」為核心,要求同學思考和寫作。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PART I     紀實報導入門

    02/20  相見歡:課程介紹,

    • 課堂活動: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意見/評論?
    • 分組討論:傳播行業如何使用事實?

    02/27     紀實報導元素(一):選題/價值、機構特徵、閱聽人、文本類型

    • 閱讀教材: Tuchman (2008, Chpt. 1-3) ;
    • 分組報告:特定行業如何蒐集和呈現事實?
    • 課堂活動:心智圖(Mindmap);閱聽人分析(Audience Profiling)

    03/05  紀實報導元素(二):議題設定、產製流程、工作情境、組織常規、消息來源

    • 閱讀教材:Tuchman (2008, Chpt. 4-5)
    • 課堂活動:分組個案報告;撰寫採訪計畫

    PART II紀實報導活動:善用科技和人脈

    03/12     拜訪人物:訪問與觀察

    • 閱讀教材:加藤秀俊 第4-6章;周慶祥等(2009)第3章
    • 課堂活動:分組個案報告(紀實報導者如何提問和觀察?)

    03/19     拜訪文獻做報導

    • 閱讀教材:加藤秀俊 第4-6章;陳柔縉(2016)導讀和第一章
    • 課堂活動:使用政府資訊做報導;分組個案(紀實報導者如何使用資料?)

    03/26   紀實報導和資訊科技:SEO和數位媒體寫作

    •              閱讀教材:李柏黎、嚴可婷/譯(2018)第 4章;宋瑛堂譯(2013)
    •              課堂活動:SEO練習;分組個案(紀實報導者如何資訊科技如何協力?);

    04/02     線索都在關係中?社會資本和紀實報導

    •              閱讀教材:羅玉潔、張錦華(2006
    •              課堂活動:人脈規劃與分析;分組個案(紀實報導者如何運用人脈?)

    04/09     模擬記者會:校友○○○

    •       繳交作業一:新聞現場採訪稿件

    PART II  事實查核:確認訊息真偽

    04/16     事實查核工作坊之一:黃維玲/Google事實查核講師

    •              閱讀教材:蘇蘅等(2021)第1-4章
    •            課堂活動:事實查核練習,同學應攜帶筆電來課

    04/23     事實查核工作坊之二:黃維玲/Google事實查核講師

    •              課堂活動:事實查核練習,同學應攜帶筆電來課

    04/30     移地教學:參訪【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 繳交作業二:查核報導作業

    PART III   把事實訊息轉變成報導文字和影像

    05/07     紀實採寫的應用:電視新聞、公關行銷和公務機構危機處理

    •              課堂活動:個案分析

    05/14     移地教學:參訪【鏡電視】新聞部

    05/21  校慶(停課一次)

    • 繳交作業三:校慶報導

    PART IV     期末作業

    05/28     期末提案:請運用閱聽人分析、心智圖、

    06/04     作品初稿:師生對話

    06/11     期末作品和自評表繳交:暑假快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實作、移地教學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課堂表現:指標包括:出席頻率;遲到早退,以及課堂參與(10%)
    2. 分組作業:個案導引(20%)
    3. 個人作業:採訪文稿(45%)
    4. 期末作業:期末提案及完稿作品(25%)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閱讀教材/參考書目(傳圖指定參考書上架)

    1. 加藤秀俊(1986):〈什麼是採訪?〉,《讓資訊活起來》,臺北市:錦繡出版社。(主要閱讀:第1, 4章)
    2. 李柏黎、嚴可婷/譯(2018)。資訊視覺化設計的潮流 : 資訊與圖解的近代史》,永原康史原著,臺北市:雄獅美術出版公司。
    3. 宋瑛堂譯(2013):《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Eli Parise原著,臺北市:左岸文化。
    4. 周慶祥、方怡文(2008)。《新聞採訪寫作》,臺北市:風雲論壇。895.8664.2008(傳圖)
    5. 洪慧芳/譯(2017)。《報導的技藝:華爾街日報首席主筆教你寫出優質報導》,William E. Blundell 原著,臺北市:城邦文化出版。895.4 8575(傳圖)
    6. 陳柔縉(2016):《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臺北市:麥田出版。
    7. 麻爭旗等譯(2008)。做新聞,Gaye Tuchman原著北京市:華夏出版社。
    8. 謝汝萱/譯(2020)。《說故事的技藝:普立茲獎評審親傳的寫作課》,Jack Hart原著,新北市:新樂園出版;遠足文化發行。895.4 855(傳圖)
    9.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8)。〈探討記者查證、訪問、與寫作的知識基礎:專家能力的特質〉。
    10.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2006)。〈數位時代的技藝: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刊》,10:233-241。
    11. 羅玉潔、張錦華(2006)。〈人脈與新聞採集:從社會資本與組織衝突觀點檢視記者如何建立與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195-231
    12. 蘇蘅、陳百齡、王淑美、鄭宇君、劉蕙苓(2021)。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臺北市:三民書局。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