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傳播法規與倫理

Course Name: Communication Regulations and Ethic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8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由本課程所建構的知識體系,期盼能帶領學生深度覺察傳播文化與產業置於現今局勢的特殊性,藉由法律知識與倫理價值的建構,帶領學生深入爬梳產業管制的價值和未來走向。數位科技的進程帶來傳播媒介的翻新,以及不同類型媒體間的結合,大大影響了視聽受眾接受資訊的模式。本課程所探索關於傳播法律與倫理的知識,將有助於修課同學思索,如何的管制或開放方向,將有助於打造資訊的流通,營造公民理性辯證空間。

由於「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發展影響當代傳播法規與倫理的發展甚鉅,文明與科技的急速演進下,本課程將帶領學生著重於法律專業知識與思辨邏輯的訓練,更藉由司法案件與主管機關行政處分的評析,反思各傳播法規與倫理的核心精神,進一步型塑學生對於當今傳播法規與倫理的學習與研究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除著重於傳播法規與倫理的重要理論與實務問題進行討論,進一步將議題延展至跨領域的小組合作與講座式學習,嘗試將「傳播、法律、市場、管理與科技」等不同向度的知識進行整合。

    除基本的傳播法規與倫理基礎,本課程的各項進度,更企盼能培養學生具有: 1)傳播法規與倫理視野上,跨領域觀察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2)能具備關注大數據、AI、數位串流科技發展的敏銳度,以因應傳播法規與倫理的新議題,3)對於閱聽人權利、文化社會環境乃至於產業創新管理的趨勢進行探究,以對於既有傳播法規與倫理的架構進行反思。最終能立於社會正義的精神,進行各項傳播法規與倫理的議題進行探究與政策的權衡,目的於建構學生未來能具理論底蘊,並能於連結實務產業進行運用。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別

    課程內容與教材

    教學活動與

    課前課後作業

    學生學習

    投入時間

    W1
     

    【學期課程介紹與進度說明】

    1. 文獻搜尋與個案報告技巧

    2. 課程議題介紹

    3. 小組討論與意見激盪:何謂傳播法律與倫理? 定義與範圍?

    教師講授、

    課後練習文獻搜尋

    2hrs

    W2

     

    【傳播法規與倫理案件研究:資料蒐集、演練與分析】

    主題: 媒體的特性與公共利益: 管制下之行政處分與司法判決

    同學需具備期中傳播案件報告檢索能力,並統整檔案進行討論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3

    【傳播法規與倫理體系:基本架構與內涵 & 課堂分組】

    主題: 傳播規範體系與重要概念

    指定閱讀:

    1.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何吉森,第一章 我國傳播法規範體系,威仕曼文化 (2018)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邱啟明,第三章 傳播倫理與媒介第四權,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閱讀:

    1. 尤英夫,大眾傳播法,第一章:傳播法規之範圍,新學林 (2016)

    2. 林子儀,新聞自由與大眾傳播法制—如何建構一個合理的大眾傳播法制,前衛出版社 (2000)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4
     

    【傳播自由與範圍限制:出版與政府管制】

    指定閱讀:

    1. 晶晶書庫案 (釋字617號解釋)

    參考閱讀: 

    1. 謝銘洋,論色情著作在著作權法上之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 (2010)

    2. 林子儀,「新聞自由之意義及其理論基礎」,臺大法學論叢,第22 卷 1 期 (1992)。(收錄於 「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同學實作

    訓練歸納與文獻回顧

    2hrs

    W5

    【新聞報導與名譽誹謗】

    主題: 何謂真實與正確? 傳播法律與道德的真義與界限

    指定閱讀:

    1. 新新聞案 (釋字509號與656號解釋)

    參考閱讀:

    1. 尤英夫,大眾傳播法,第五章:大眾傳播與誹謗罪,新學林 (2016)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何吉森,第五章:傳播誹謗與隱私保護,威仕曼文化 (2018)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6

    【媒體採訪與隱私權】

    主題:新聞製作與新聞倫理

    指定閱讀:

    1. 新聞採訪與隱私權 (釋字689號解釋)

    參考閱讀:

    1. 王郁琦,資訊、電信與法律,第一篇:資訊時代之隱私權,資訊時代隱私權理論基礎初探,元照(2004)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四章:電視新聞報導法規與倫理/莊伯仲,威仕曼文化 (2018)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7

    【媒體近用權:公平原則】

    主題: 頻譜稀缺:公平原則與必載原則

    指定閱讀:

    1. 媒體近用權 (釋字364號解釋)

    參考閱讀:

    1. 彭心儀 主編,簡維克、杜玟玲,媒體近用權,美國資訊通信法案例評析 (2002)

    2. 彭心儀 主編,周慧蓮,必要轉播規定,美國資訊通信法案例評析 (2002)

    3. 尤英夫,大眾傳播法,第四章:大眾傳播與媒體近用,新學林 (2016)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8

     

     

    【通訊傳播委員會與數位內容機關的設置】

    指定閱讀:

    1. 通傳會組織 (釋字613號解釋)

    參考閱讀:

    1. 尤英夫,大眾傳播法,第十五章:通訊傳播基本法,新學林 (2016)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9

    【媒體素養與國家政策

    主題: 傳播市場與民主機制

    指定閱讀:

    1. 黨政軍條款與媒體資金來源 (NCC行政處分研析)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十四章、傳播現象與媒體素養/賴祥蔚,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閱讀:

    1. 彭芸 主編,數位匯流時代:創新、創意、創世紀論文集,劉宜君,大數據與政策創意之研究 (2016)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0

    【電視頻道與多元社會

    主題: 傳統管制模式的演變

    1. 中天電視換照案 (NCC行政處分研析)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十五章、良知與實踐:傳播倫理與法規的重構/蔣安國,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閱讀:

    1. 石世豪,我國傳播法制的轉型與續造,衛星電視頻道「換照」之裁量爭議,元照 (2009)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1

    【網路傳播與著作保護】

    主題:數位技術的挑戰:內容創作與授權

    指定閱讀:

    1. 案例研析 (一): 涼山情歌案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97年易字第285號刑事判決/智慧財產法院97年刑智上易字第27號刑事判決/釋字第656號:道歉啟事)

    2. 案例研析 (二):藍又時歌曲侵權案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0年智訴字第10號刑事判決/智慧財產法院101年度刑智上訴字第88號裁定與聲請釋憲新聞稿)

    3. 非法重製光碟罪案 (釋字第804號)

    參考閱讀:

    1.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六章 網路時代的新聞報導與著作權,威仕曼文化 (2011)

    2. 劉幼琍 主編,大數據與未來傳播,第五章:大數據與被遺忘權,五南出版 (2016)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2

     

    【廣告法規與倫理】

    主題:行銷策略的發展:反思在地化與道德層面

    指定閱讀:

    1. 吳季康 Miss Wu 商標申請案 (品牌與傳播行銷案件研析)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九章 廣告自律/黃振家,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閱讀:

    1. 彭芸 主編,數位匯流時代:創新、創意、創世紀論文集,王小惠、謝新逸,新興串流影音廣告與廣告價值評估因素研究,2016年

    2. 吳秀明,大型通路商的不實廣告責任,競爭法研究,元照出版。

    分組報告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2hrs

    W13

     

    【傳播科技與數位匯流的轉型:媒體創新與競爭市場 (一)】

    指定閱讀:

    1. 錢櫃併購好樂迪案 (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處分研析)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二章 我國有線電視經營之法規與現況分析/許北斗,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閱讀:

    1. 劉幼琍,數位電視與新媒體平台之政策與發展策略,揚智(2014)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4

    【傳播科技與數位匯流的轉型:電信創新與競爭市場 (二)】

    指定閱讀:

    1. 旺中併購中嘉案 (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處分研析)

    參考閱讀:

    1. 莊懿妃、劉崇堅,電信法之結構管制分析 (1999)

    2. 林石根,電信管制與競爭,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電信規範體制之變革,五南 (2004)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5

    【秩序的建立?兒少保護與消費者權益】

    主題:內容審查與價值的建立

    指定閱讀:

    1.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十章、虛偽不實廣告與吹牛廣告/張佩娟,威仕曼文化 (2018)

    2.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七章 情色資訊、兒少保護與表意自由/賴祥蔚,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閱讀:

    1.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八章、廣告代理與公關業之倫理/張美慧,威仕曼文化 (2018)

    2. 黃葳威,數位時代網路治理,第五章:數位時代網路霸凌、第七章:數位時代分級過濾,揚智出版 (2018)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6

     

    【專題演講:串流時代的社群媒體與知識傳遞】

    主題:自媒體與網紅盛行的當代效應

    參考閱讀:

    1. 彭芸 主編,數位匯流時代:創新、創意、創世紀論文集,柯舜智,自媒體時代台灣Youtuber內容產製與閱聽眾接收分析 (2016)

    2. 劉幼琍,OTT TV 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五南(2017)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7

     

     

    【專題演講:全球化下新媒體法規與倫理規範】

    主題:跨國傳播法規交流與蛻變

    參考閱讀:

    1. 鈕則勳、賴祥蔚 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第十三章、兩岸傳播交流法規/蔣安國,威仕曼文化 (2018)

    2. 劉幼琍 主編,大數據與未來傳播,第一章:數位時代的大數據:趨勢、創新與挑戰,五南 (2016)

    3. 彭芸 主編,數位匯流時代:創新、創意、創世紀論文集,賴祥蔚,台灣OTT業者經營策略的檢視與創新 (2016)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8

     

    【期末測驗】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本課程將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前指定閱讀情況、課堂討論與參與。

    具體評量項目與配比為:

    一、出席情況(10%):若有正當理由須請假,請於課前寫e-mail給授課教師告知,若有緊急事務,亦請盡快於有空檔時發信通知。

    二、課程討論表現(20%):課堂上提問與回應、對報告組別的分享與意見。

    三、期中分組口頭報告 (20%): 修課同學將進行一次課堂指定閱讀的簡短報告,本報告目的在於概要導讀案件與文獻,以帶領與激發全班同學進行深度的學習與討論。(具體分組報告編組與議題分配,教師將與修課同學共同討論。務必出席第一堂課分組說明,有特殊原因未能出席請課前與老師聯繫。)

    四、期中分組簡報報告(20%):分組口頭報告後,各組將完成分組口頭報告與主題分析書面簡報,並提出扼要的創新觀察與評論。

    五、期末報告 (3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指定書目:

    1. 請參照《每周課程進度與指定閱讀》所列之文獻

    2. 鈕則勳、賴祥蔚(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威仕曼文化 (2018)

     

    參考書目:

    1. 尤英夫,大眾傳播法,新學林 (2016)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