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跨媒體識讀

Course Name: Cross Media Literac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6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跨媒體識讀」課程,將以社會文化、媒體科技與閱聽人為軸心,分別由數位時代媒體近用、數位時代媒體敘事、數位時代社群行動、數位時代社群媒體、AI與創新議題、數位足跡面面觀、迷因梗圖與使用者、色情網站與使用者、數位時代網路治理等議題,與同學一起由認識、關心、及媒體科技在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省思。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跨媒體識讀」課程,將以社會文化、媒體科技與閱聽人為軸心,分別由數位時代媒體近用、數位時代媒體敘事、數位時代社群行動、數位時代社群媒體、AI與創新議題、數位足跡面面觀、迷因梗圖與使用者、色情網站與使用者、數位時代網路治理等議題,與同學一起由認識、關心、及媒體科技在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省思。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2/19

    課程介紹及分組

    介紹教材

    2/26

    數位時代媒體近用

     

    黃葳威(2024)。「臺灣國高中校園霸凌判例探討」,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2540,新北市:揚智

    陳雅惠(2018年)。「懶人包超文本敘事設計分析: 順序與結構元素的討論」,《中華傳播學刊》,第34期,頁81117

    3/4

    資訊社會媒體敘事

     

    張淑慧(2018年)。「影音媒體兒少健康權,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4150,新北市:揚智

    楊可凡(2024) 。「兒少健康傳播案例分析」,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103122,新北市:揚智

    3/11演講:用圖像說故事

    專題實作練習

    3/18

    數位時代社群媒體

     

    陳雅惠(2018年)。「懶人包超文本敘事設計分析: 順序與結構元素的討論」,《中華傳播學刊》,第34期,頁81117

    3/26

    數位時代社群行動  

    個人作業一

     

    楊海蘭(2024) 。「媽媽,我上新聞了!─媒體的難題,新聞報導可以刊登兒少的照片嗎?」,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135142,新北市:揚智

    賴月蜜(2024) 。「新聞媒體與社會工作:我見我思經驗談」,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5166,新北市:揚智

    4/1

    AI與創新議題

     

    實地見習

    4/8演講:跨媒體策展實踐

    案例分析

    4/15期中take-home作業

    期中take-home作業

    4/22

    數位時代親密關係

     

    王己由(2024) 。「兒少新聞處理原則」,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143150,新北市:揚智

    張立(2024) 。「兒少處理原則」,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123134,新北市:揚智

    4/29

    色情網站與使用者

    王淑芬(2024) 。「少女議題報導案例解析」,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6778,新北市:揚智

    詹怡宜(2024) 。「衛星公會媒體自律案例分享:持續前行的媒體自律之路」,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7992,新北市:揚智

    5/6

    校外教學

    AIGC論壇

    5/13期末企劃討論

    分組期末提案討論

    5/20校慶

     

    5/27

    數位時代網路治理

     

    高政義(2024) 。「The Mosaic is the Massage」,黃葳威主編,《兒少權益與傳播倫理》,頁93102,新北市:揚智

    盧建誌(2023)。「假訊息管制與言論自由的平衡:美國網路中介責任的邊界探察與反思」,《中華傳播學刊》,第43期,頁153195

    6/3期末分組報告

    分組期末實踐

    6/10

    端午節

     

    6/17

    期末考周

    分組期末實踐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15%

    討論 Discussion

    1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5%

    其他: Others: 校外參訪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期初成績25%    個人圖文作品

    期中成績25%    個人訪談作業

    期末成績30%    分組企劃作品

    作業及課堂參與20%   分組隨堂案例討論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在每周進度內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