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電視文化研究

Course Name: Television Cultures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探討電視以及影視串流平台形成的文化現象。從早期電視作為「現代」之科技象徵到「後電視」的科技匯流與擴散,做跨媒體、跨文本的整理閱讀。結合通俗文化的內容與理論,練習從生產體系、文本、閱聽人參與做整體的分析與評論。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討論新聞、綜藝、或戲劇等類型的生產與消費趨勢,包括各種觀看終端(電視或電腦螢幕、筆電、平板、手機)的觀察與分析。內容分兩部分:一,與影視觀看相關之理論與研究主題之討論,先概括介紹制度/產業/閱聽人,並討論從單一電視到多螢幕觀看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政治的各種形貌;二,類型個案討論:7個個案研究,以電視文化的各種消費與爭議現象為主。學期中安排一次演講以及一次分析討論。

    本課程閱讀量頗大,切勿以為與影視娛樂相關就掉以輕心。請務必確認課程大綱進度,同學需在課前確實閱讀,否則無法跟上進度。

    個案共6週,分小組報告。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課程進度:

     

    1

    2/20

    簡介

    講授

    2

    2/27

    【觀念簡介】視覺導向的社會:擴散的媒體、參與的觀眾

    BL類型劇的普及到《魷魚遊戲》 (spreadable media, participatory audience)

    Henry Jenkins, Sam Ford, Joshua Green (2013). 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 緒論

    講授、討論

    3

    3/5

    【制度】考古式回顧:電視與日常生活

    柯裕棻(2021)。〈合宜的笑聲:美國家庭情境喜劇《我愛露西》在臺灣〉,《文化研究》第33期,頁285-323

    魏玓(2019)。〈「萬惡」電視何以誕生?臺灣有線電視生成階段(19801993)的重新檢視〉,《新聞學研究》第 139期,頁1 – 40

    魏玓(2022)。〈重訪豬哥亮歌廳秀:1980年代台灣電視娛樂文化的再檢視〉,《中華傳播學刊》第41期。

    講授、討論

    4

    3/12

    【分析與討論】課上小組:《電視周刊》

    討論

    5

    3/19

    【產業】收視率迷思與電視新聞之沒落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北:聯經出版。234

    講授、討論

    6

    3/26

    【產業】新局勢:國家補助、國際平台

    蔡蕙如、林玉鵬(2021)。〈後疫情時代下「脆危的」影視勞動-臺灣影視文化產業紓困政策再思考〉,《新聞學研究》第148期,頁1-46

    蔡蕙如(2020)。〈串流媒體時代下的閱聽人商品觀點再檢視:以傳播政治經濟學觀點分析Netflix追劇勞動〉,《中華傳播學刊》第37期,頁83-112

    講授、討論

    7

    4/2

    【閱聽人】線上、現在、媒介化

    Tse, Yu-Kei. (2016) Television’s changing role in social togetherness in the personalized online consumption of foreign TV. New Media & Society. Sept.2016, Vol. 18 Issue 8, p1547-1562.

    Nick Couldry (2014)〈新媒體與媒介化中心〉,《傳播與社會學刊》第27期,頁1-21

    講授、討論

    8

    4/9

    【經典個案】最浪漫(遙遠)的距離是階級?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出版。123

    程紹淳(2010)。〈後冷戰時期文化的彈性積累:從台灣通俗文化工作者瓊瑤的創作軌跡談起〉,《新聞學研究》第105期,頁45-84

    講授、小組報告、討論

    9

    4/16

    期中考週

     

    10

    4/23

    【經典個案】華流、偶像劇:南方的陽光男孩

    名切千繪(2014)。《日本女性觀眾與台灣偶像劇:閱聽人研究初探》。 台北: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

    賴以瑄(2018)。〈蔡岳勳後儒家影視劇的東亞國際化與市場競爭〉,《新聞學研究》第135期,頁49-92

    講授、小組報告、討論

    11

    4/30

    【個案】韓劇的情感場所:我愛、我來、我消費

    Oh, Youjeong. (2018) Pop City Korean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Selling of Pla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2: Spectacular Places: Drama-Filming Sites

    講授、小組報告、討論

    12

    5/7

    【個案】新自由主義的真實與夢想:綜藝、選秀節目I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第94期,頁1-60

    簡妙如(2015),〈甘願勞動:歌唱選秀節目的遊戲、順從與業餘者明星夢〉,《傳播研究與實踐》,第五卷第一期,頁1-31

    講授、小組報告、討論

    13

    5/14

    【個案】新自由主義的真實與夢想:綜藝、選秀節目II

    白玫佳黛(2021),〈媽媽愛你:中國親媽粉、偶像產業、性別和親密烏托邦〉,《傳播與社會學刊》,第57期,頁127-158

    鐘方琦(2021),〈Pick Me Up!指夢為馬:後女性主義時代中國養成系女團真人秀之女性性別氣質、賦權進程及新自由主義再現〉,《新聞學研究》第146期,頁145-191

    講授、小組報告、討論

    14

    5/21

    校慶

     

    15

    5/28

    【個案】新自由主義的勞動:字幕組到底為什麼?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第101期,頁177-214

    蕭季樺(2017)。〈「盜版者就是盜火者」:字幕組網路社群之禮物文化〉,《考古人類學刊》「網路人類學專題」,第86期,頁111-138

    林玉鵬(2020)。〈中國冷門電影字幕組的非正式流通〉,《中華傳播學刊》37期,頁49-81

    講授、小組報告、討論

    16

    6/4

    討論,主題待商榷

     

    17

    6/11

    活動或演講

     

    18

    6/18

    期末作業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作業要求與評分方式:

    作業為自選節目個案評論。期末交,須附完整的相關資訊、節目內容結構、相關社會論述。自己的分析觀點。內文以五千字為度。佔90%

    課堂報告、討論表現10%

     

    不接受採訪稿;不接受公關式的新聞稿;不接受例外的取巧的作品;不接受個人情緒抒發的作品;不接受與本課程範疇無關的作品;不接受其他課程改寫的作業。課堂議題討論表現優異者另加分。

    點名五次未到者,作業網路下載、成段抄襲、拼貼資料者,零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