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土地經濟學以經濟理論分析為基礎,探討土地問題產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與衝擊,進而試圖研究其解決途徑及方向。故本課程教學理念,冀藉由經濟分析探討各項土地問題,包括地利的本質(地租)、地利的評估(地價)、地利的歸屬(地權)、地利的規劃(地用)、地利的分配(地稅)、地利的發揮(開發)、及土地政策等。期藉由本課程之講授,讓學生能夠應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瞭解人類生活之各項土地問題。惟因原碩班格於學分、授課時數所限,將於前幾週講授基本原理,後幾週討論文獻。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具體教學目標為: 瞭解一般財貨與土地財貨在經濟學上的區別特性。
本課程預期達成學習成效為: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
評量工具 |
評量指標 |
|||||
考試 |
心得 報告 |
專題 製作 |
前後測 |
其他 |
測驗 藍圖 |
評量 尺規 |
|
具備規劃學習地圖與生涯發展 路徑的能力 |
|
※ |
※ |
|
|
|
|
具備有效運用大學各項學習資 源 |
|
※ |
|
|
|
|
|
具備深度閱讀的能力 |
※ |
※ |
|
|
|
※ |
|
具備探索、熟悉新型態的數位 學習模式 |
|
※ |
|
|
|
|
|
養成自主與終身學習的態度與 策略 |
|
※ |
|
|
|
※ |
※ |
具備團隊合作與專題製作能力 |
|
|
※ |
|
|
|
※ |
項目 |
題目設定與執行方案之規劃 30% |
文獻與數據佐證30% |
結果討論 20% |
簡報呈現 20% |
優 A 10~9 |
議題設定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契合 行動方案具體可行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
資料蒐集完整.分析精確.討論深入層次分明. |
文字圖表顯示精準明確 大小配置佳 呈現效果佳 |
佳 B 8~7 |
議題設定有趣 行動方案規劃得宜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討論大致都有提到 |
文字圖表顯示正常.大小配置適中.呈現效果尚可 |
普通C 6~5 |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行動方案規劃不夠完整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稍有錯誤.討論深度不足 |
文字圖表大小顯示效果差.呈現效果普通 |
待改進D 4~3 |
議題設定無趣行動方案規劃不可行 |
沒有提出具體數據 相關支持論述 有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沒有案例說明得宜 |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錯誤.幾乎沒有延伸討論 |
文意不明 圖表沒重點大小配置差 造成反效果 |
參考書目:
殷章甫,2008,土地經濟學,五南出版社。(*主要參考書)
https://www.ruragri-era.net/results-c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