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成癮減害與戒治專題

Course Name: Harm Red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Addic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帶領同學重新認識成癮行為及其特性,從不同物質或行為成癮的成因,瞭解成癮在人類歷史及各種社會情境脈絡中的多元樣態,以及探討助人者在面對成癮議題時所持的意識型態,當社會工作在陪伴、服務成癮社群及培力倡議時,增進學生在分流分眾處遇時可運用的學理知識與實務介入模式,並習得成癮行為處遇、同儕培力與專業評估成效和相關政策倡議的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學生可瞭解成癮行為可能的成因與動力。

    二、學生可針對成癮者需求瞭解分流分眾處遇哲理、政策批判性思維及專業評估與處遇的專業知能。

    三、學生可以增強與服務對象互助培力的視角與介入知能,並能激發與實踐自助助人的行動文化。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第一週 課程準備及簡介

    第二週 成癮行為導論

    議題:人們為何會上癮?

    微觀層面:從自身的成癮經驗談起,回觀自己或親友面對成癮時的因應行為,重新理解成癮的動力機轉、相關作用及次文化。

    鉅觀層面:人類成癮的歷史觀,從醫學、公衛、矯治、道德、民族/社群次文化、社會經濟等層面探討成癮的特性。

    作業:訪問成癮者或找到成癮者的生命故事,對象可以是他人或自己,瞭解其成癮及復元歷程。

    第三週 綜觀藥癮(毒癮)現況與問題

    從NIDA或台灣衛福部食管署的歷年統計報告,理解台灣在藥物(毒品)濫用的歷史脈絡與發展趨勢,以及探討與藥癮議題相關的社會現象。

    作業:至少找一本與藥物成癮相關的專(論)文,理解該文關心的問題意識。(完成一份A4的報告)

    第四週 成癮治療的政策與法令的變遷

    以藥癮處遇為例,各國在面對藥癮社群的防治有那些異同?在台灣主要依毒品危害防制法為主要防制法源,其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的運作機制,在各專業及防制體系間,各擔負那些功能與角色,以及針對防治醫療前置化議題倡議案例的探討。

    作業:請完成一份針對台灣毒品防治現況簡要的評論,並提出可能的建議(A4格式一頁即可)。

    第五週 探討「物質」及「非物質」成癮特性暨使用管理

    物質存在於社會必然有其一定的功效,但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諸多副作用,此次探討物質成癮的特性。

    對於性需求、賭博等非物質成癮議題的探討。

    作業:針對物質及非物質,選定至少兩種物質進行其成癮的相關因素探討。

    第六至七週 成癮者的復元與培力行動

    探討成癮者復元教練的意涵及運作現況,並探討同儕在跨專業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與合作模式。

    作業:針對復元教練的多重角色,以及不同戒癮場域在同儕培力行動上可能面臨哪些議題。

    第八週 期中報告

    閱讀「挑戰成癮觀點」等專書,並撰寫期中報告:從書中的觀點回觀上半學期的學習心得,字數及型式不限。

    第九週 成癮者的需求評估及分流分眾策略

    助人者的服務是按體制要求或是按服務對象的需求出發,此週則探討成癮者除了被體制要求戒癮外,尚有那些需求。

    作業:針對講座在課堂上的分享,撰寫聆聽後的收穫與心得。

    第十週 多元處遇樣態一:司法暨矯正戒治處遇

    以法制領導成癮戒制,在矯正機關裡如何進行戒癮,在監獄體系裡部門間如何運作,社會工作者在此體系中如何進行戒治任務,另在行政先行的法令變遷中,赴命戒治的制度將日益盛行,社工又如何在此制度中找到自已的專業定位?

    作業:請評析台灣司法體系矯正機關在面對物質成癮戒制的作為,是否真有達到其預期成效。

    第十一週 多元處遇樣態二:減害替代療法到一站式服務,兼談治療性社區

    瞭解治療性社區的歷史,運用在成癮戒治社群的現況,以及探討台灣在建置無毒環境治療性社區運作的SWOT分析。另外,探討台灣在實施替代療法的相關發展歷史,以及當前減害處遇的服務輸送現況。

    作業A:透過網際網路瀏覽國外戒毒網站,理解當地實施戒治的歷史脈絡及發展現況。

    作業B:請簡要選一家治療性社區(晨曦會、主愛、沐恩、利伯他茲或茄荖山莊等)進行其營運模式與成效介紹。

    第十二週 多元處遇樣態三:戒癮團體處遇:AA、NA & DA 兼談 矩陣處遇模式

    瞭解戒癮十二步驟及AA、NA的運作現況,以及台灣興起所謂的藥愛復元團體DA的操作方式及介入成效。

    矩陣模式在台灣的介入現況與介入成效。

    作業:請瞭解台灣減害過程式團體的現況,與醫療機構提倡的MATRIX MODEL及十二步驟差異

    第十三週、與成癮者家庭工作

    成癮者在復元的過程中,家庭支持或其支持網絡一直是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社工與成癮家庭工作,及進行家庭支持方案或成癮家族治療的相關知能及評估工具。

    作業:成癮家庭常出現的動力,以及如何進行成癮家庭的家族治療。

    第十四週 藥癮多元處遇樣態四:探討整合醫療示範中心 暨 社區照顧 

    探討當前整合藥癮醫療與以社區為基礎的處遇在跨專業合作上的現況與成效。

    第十五週 再探成癮處遇現況與未來挑戰

    綜觀全學期探討的重點及論述當前所遇到的挑戰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案例討論:小組報告按學期初分組,提一感興趣的成癮專題,進行需求評估、擬定跨專業的多元處遇策略、資源盤點與連結和可能面臨的挑戰等面向探討的報告。

    第十六週 期末報告

    如十五週陳述。

    第十七至十八週 從理論到實踐:參訪成癮治療實務機構

    各週次會按實際授課進度適度微調,相關調整於首次上課時說明及討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5%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1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參訪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上課參與討論及作業40%

    期中報告30%

    期末報告3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Practicing Harm Reduction Psychotherapy: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Addictions, 2nd Edition(2012). Patt Denning & Jeannie Little. NY: Guilford. 中譯本:減害心理治療。台北:心靈工坊。(指定教科書)

    Drugs in Perspective: Causes, Assessment, Family,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8th Edition(2013). Richard Fields.NY: McGraw-Hill.

    挑戰成癮觀點:減害治療模式(2004)。謝菊英譯(2004),台北:張老師。原著已再版 :Denning P., Little J.,& Glickman A. (2017). Over the Influence: The Harm Reduction Guide for Managing Drugs and Alcohol. 2th.NY:Guilford.

    物質濫用之防制、危害、戒治(2014)。李志恆主編。台北:衛福部食藥署。

    物質濫用社會工作實務手冊(2016)。蔡佩真主編。高雄:巨流。(指定教科書)

    物質濫用的團體治療:改變階段的治療手冊(2009),台北:心理。

    動機式晤談法(1995)。 作者:William R.Miller,Stephen Rollnick,楊筱華譯。台北:心理。

    十二步驟的力量(2019)作者:Friends in Recovery, 丁耕原等譯。台北:心靈工坊。

    根本停不下來(2020)作者:沈家宏。北京:人民郵電出版。

    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2023)。作者:Anna Lembke. 中譯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台北:經濟新潮社。

    放下執著─成癮心理學理論與應用(2013)。黎士鳴主編,新北:麗文文化事業。

    上癮行為導論(1996)。作者:Dennis, L. Thombs, 李素卿譯。台北:五南。

    藥癮者的全人復原(2005)。作者:安辰赫。台北:晨曦會。

    瘋狂成癮者:TED腦科學家的戒癮成功之路(2017)。作者:Marc Lewis, 北京:北京聯合出版。

    成癮障碍的心理治疗:物質濫用、酒精依賴和賭博成的臨床治療指南(2009):作者:Earlywine, M., 張珂娃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

    戒癮:成癮治的案例分析與自助指南(2015)。作者:Woolverton, F.& Shapiro, S. 蘇文亮、管琳譯。北京:電子工業。

    Addic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with Adolescents, Adults, and Families(2005). Carolyn Hilarski. NY: the Waworth Social Work Practice Press.

    The Therapeutic Community: Theory, Model, and Method(2000). George De Leon. NY: Springer.

    上癮的真相:青少年上癮問題及邁向康復之路(2012)。王倩倩。台北:啟示。

    成不成癮,大有問題(2009)。陳喬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我家被酒、毒攻擊─給家屬的工具書(2005)。林為慧。彰化:無花果文教。

    逼上梁山─三位戒酒無名會成員康復歷程分析(2001)。李易蓁。東吳大學社工系碩士論文。

    別被毒品綁架了─揭開毒品真相。徐世傑(2007)。新北:天佑資訊。

    How to tell if your Kids are Using Drugs(1992). 作者:Timothy Dimoff and Steve Carper. 周晏子譯(1994)。告別毒品─嗑藥的孩子沒有明天。北市,新苗。

    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2013)。Kimberly S. Young. 台北:心理出版。

    戒癮:戰勝致命性成癮(2017)。作者:Akikur Mohammad. 王斐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反毒大本營:[https://antidrug.moj.gov.tw/mp-2.html]
    台灣露德協會:[www.lourdes.org.tw]
    朝露農場:[https://www.chaolu.org.tw]
    香港戒毒會:[http://www.sarda.org.hk]
    台灣晨曦會:[https://dawn.eoffering.org.tw]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www.drugabuse.gov]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