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專題

Course Name: Seminar on Social Policy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社會政策與立法之基本概念、意識形態、價值觀與政策制訂原則,第二部分則就我國各領域當前重要社會立法與政策,探討其內容、議題、執行及國際發展趨勢,期待透過此課程之修習,使學生就社會政策之基本原則及重大議題有所理解,具備分析與研究之能力,並進而發展特定社會政策與立法議題之興趣及研究方向。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認識社會政策與立法之重要概念與政策制訂原則。

    2. 了解台灣社會政策與立法之內容、議題與相關問題以及國際相關政策制度及發展趨勢。

    3. 具備社會政策分析與研究之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1

    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

    1. 課程安排介紹

    2. 導讀及報告分組

    3. 問題與討論

    3

    3

    2

    社會政策與立法基本概念與價值觀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1章。
    2. Dean, H. (2012) Social Policy (Polity Short Introductions) (2n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Chapter 1 and 4.
    3. Lister, R. (2010) Understanding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Social Policy.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Chapter 8.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3

     

    構思口頭報告主題

    1. 學生閱讀文獻

    2. 與老師討论

    0

    6

    4

    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 (一)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4章。
    2. 李易駿等譯 (2006)《解讀社會政策》。台北:群學。第2篇:主要觀點。
    3. 李明政 (1998)《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
    4. 劉莘譯 (2003) 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台北:聯經。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5

    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 (二)

    1. Lister, R. (2010) Understanding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Social Policy. Bristol: Policy Press. Chapters 1-4.
    2. O’Brien, M., and Penna, S. (1998) Theorising Welfare: Enlightenment and Modern Society. London: Sage.
    3. Pierson, C. (2006)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3r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pter 2 and 3.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6

    福利國家與社會政策 (一)福利國家體制

    1. 古允文譯 (1999) 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台北:巨流。第1-3章。

    2.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2章。

    3. 林萬億 (2022)《社會福利(二版)》。台北:五南。第2章。

    4. Arts, W. and Gelissen, J. (2010) Models of the Welfare State. In Castles, F. et al. (eds) (2010)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Welfare 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69-583.

    5. Ku, Y-W. (1997) Constructing a Social Theory of Welfar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暨大學報,1(1),pp. 237-263。

    6. Pierson, C. (2006)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3r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pters 4-6.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7

    福利國家與社會政策 (二)福利國家發展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12章。
    2. 劉育庭等譯 (2011) 新風險,新福利:歐洲福利國家的轉變。台北:巨流。第1章。
    3. Esping-Andersen, G. (1999)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Mishra, R. (1999) Global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hapter 1.
    5. Pierson, C. (2006)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3r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pter 7.
    6. Taylor-Gooby, P. (ed.) (2004) New Risks, New Welfa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1.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8

    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 (一)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5章。
    2. 傅從喜、林志鴻、張秋蘭、藍科正 (2008) 德國、日本、美國及韓國社會年金保險制度面臨問題及改革方向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3. 鄭清霞、孫迺翊、王靜怡、洪明皇 (2014) 老年貧窮與適足保障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

    4. OECD (2015) Pensions at a Glance 2015: OECD and G20 indicators. Paris: OECD Publishing. Chapter 1 and 5.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9

    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 (二)

    1. 林萬億 (2013) 〈我國年金制度改革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44期,頁50-72。

    2. 傅從喜 (2012)〈我國老人經濟安全保障體系之檢視與未來展望〉,論文發表於「台灣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的政策研究」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10

    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 (三)

    1. 林宏陽 (2012) 〈由歐盟國家近年來之年金制度修正方向思考臺灣退休給付制度之改革〉。社區發展季刊,144期,頁237-262。

    2. 劉侑學、呂建德 (2013) 〈歐洲國家年金改革的經驗與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44期,頁227-236。

    3. 郝充仁、周林毅 (2010) 瑞典實施 NDC 年金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11

    貧窮與社會救助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6章。

    1. 林萬億 (2012) 《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台北:五南。第5章。
    2. 李美珍、李璧如 (2015) 我國社會救助之推動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 151,頁4-27。
    3. 李秀如 (2014) 助人者?或法規的執行者?--論社會救助資格認定下依法行政與行政裁量的衝突。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7(2),pp.49-83。133,pp.174-186。
    4. Alcock, P. (2006) Understanding Povert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esp. chapters 5, 6 and 8.
    5. Sherraden, Michael (1991). Assets and the Poor: a 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NY: M. E. Sharpe.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12

    勞動政策與立法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第7章。
    2. 林萬億 (2012) 《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台北:五南。第13章。
    3. 古允文、林宏揚、蔡培元 (2015) 建構我國低薪工作者社會安全網絡機制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4. Bonoli, G. (2012)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and Social Investment: A Changing Relationship. In: Morel, N., Palier, B. and Palme, J. (eds) (2012) Towards a Social Investment Welfare State? Ideas, Policies and Challenges.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5. Grimshaw, D. (20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Low-wage Work and Low-wage Workers? Analysing the Definitions, Pattern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6. Lodomel, I. and Trickey, H. (eds) (2001) An Offer You Can’t Refuse: Workfar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Chapter 1, 9, 10.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13

    家庭與兒童照顧政策 (一)

    1. 傅立葉 (2010)〈從性別觀點看台灣的國家福利體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0,頁207-36。

    2. Leitner, S. (2003) Varieties of Familialism: The Caring Function of the Famil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uropean Societies, 5(4), pp. 353-375.

    3. Lewis, J. (2009) Work-Family Balance, Gender and Polic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hapter 3, pp.71-118

    4. Morgan, K. J. (2012) Promoting Social Investment through Work-family Policies: Which Nations Do it and Why? In: Morel, N., Palier, B. and Palme, J. (eds) (2012) Towards a Social Investment Welfare State? Ideas, Policies and Challenges.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4. 學生報告

    3

    6

    14

    家庭與兒童照顧政策 (二)

    1. 王舒芸 (2012) 〈台灣托育公共化之研究〉。王舒芸、王榮璋、白裕彬、江尚書、呂建德、李健鴻、花敬群、彭揚凱 (著) 《台灣智庫十週年紀念專輯(3)邁向社會投資型國家─就業與社會安全重大議題研究論文集》。台北:台灣智庫。

    2. 劉毓秀 (2016) 〈他山之石到台灣──普及照顧及民主決策的台灣實踐〉。劉毓秀主編《北歐經驗,臺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台北:女書文化。

    3. An, M.Y. & Peng, I. (2016) Diverging Paths? A Comparative Look at Childcare Policie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50(5), pp. 540-558.

    4. OECD (2009) Doing Better for Children. Paris: OECD. esp. Ch 7.

    5. Thévenon, O. (2011) Family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7(1), pp. 57-87.

    1. 學生文章導讀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講授

    3

    6

    15

    學生課堂口頭報告 (一)

    學生課堂口頭報告

    1. 學生報告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評論

    3

    6

    16

    學生課堂口頭報告 (二)

    學生課堂口頭報告

    1. 學生報告
    2. 問題討論
    3. 老師評論

    3

    6

    17

    撰寫期末書面報告

    根據課堂建議撰寫與修改期末書面報告

    1. 撰寫報告

    0

    6

    18

    繳交期末報告

    繳交與討論期末報告

    1. 繳交書面報告

    2. 問題討論

    3

    6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30%

    其他: Others: 文章導讀與報告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文章導讀 (25%)

    2. 課堂討論參與 (25%)

    3. 課堂口頭報告 (25%)

    4. 期末書面專題報告 (25%)

    5. 本課程不得繳交使用生成式AI所產出的作業、報告或心得。若經查核發現,該作業、報告或心得將不予計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中文:

    1. 李易駿 (2013) 《社會政策原理》。台北:五南。

    2. 林萬億 (2022)《社會福利(二版)》。台北:五南。

    3. 林萬億 (2012)《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二版)》。台北:五南。

    4. 周怡君 (2019)《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新論(三版)》。台北:洪葉文化。

    5. 黃源協、蕭文高 (2021)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四版)》。台北:雙葉書廊。

    6. 李易駿等譯 (2006)《解讀社會政策》。台北:群學。(英文1的中文翻譯)

    7. 黃志忠、曾蕙瑜譯 (2012) 《社會福利政策》。台北:雙葉書廊。(英文4的中文翻譯)

     

    英文部分:

    1. Alcock, P., Erskine, A. and May, M. (2012)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 (4th Edition). Oxford: Wiley-Blackwell.

    2. Béland, D. (2010) What is Social Policy?  Cambridge: Polity.

    3. Dean, H. (2012) Social Policy (Polity Short Introductions) (2n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4. Gilbert, N. & Terrell, P. (2012) 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8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5. Hill (2006) Social Policy in the Modern World: A Comparative Text. Oxford: Wiley-Blackwell.

    6. Lister, R. (2010) Understanding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Social Policy.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7. Pierson, C. (2006)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3r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8. Spicker, P. (2008) Social Policy: Themes and Approaches.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