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原蘇聯瓦解後,各加盟共和國各自獨立,形成一個極為鬆散的獨立國家國協組織。這些國家與中東歐家一樣,同為由共產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導向的國家,其經濟發展深具特殊性,且這些國家位居中、俄強權間,地緣政、經相當重要,但國人對該區域卻相對陌生。因此,本課程將以國、台語授課和討論,藉由廣泛而深入地探討獨立國協國家經濟發展,促使學生對此區域政、經有所瞭解,以玆作為未來研究之基礎。同時,本課程亦將分析獨協各國經濟發展的策略與方向,探究獨協市場之動態及其投資潛能所在,使學生瞭解當地經貿特點,增加本課程之實用性。在培育相關外交與經貿專才之際,也將促使年輕學子熟悉國際政經的台語用詞,使其可以台語與家中長輩交流討論有關的國際議題,達成延續與傳承台語的使用,以及提升與開拓我國台語族群國際視野之教學目標。
能力項目說明
學生透過本課程之學習,不但將獲取對獨立國協國家經濟發展有所瞭解,亦可學習到如何應用理論和相關文獻來分析經濟體的具體實況,奠定未來研究之基礎。此外,在學習和熟悉國際政經情勢的台語專用術語之說法的同時,亦將對獨協市場之動態及其投資潛能所在,和當地經貿特殊點有所認知,獲取未來參與開拓此區域經濟之實用性專長,以利擴展未來生涯規劃。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各週次之「課程主題與課程內容」如下,每周「學習投入時數」依學生程度差異性約為5~6小時: 1.課程介紹與研究範疇認定 2.經濟發展理論(影帶輔助教學) 3.獨協國家之市場導向經濟轉型 4.俄羅斯經濟轉型、現況與發展策略(影帶輔助教學) 5.白羅斯之經濟發展:與俄羅斯的經濟整合關係 6.烏克蘭之經濟現況與發展前景(影帶輔助教學) 7.摩爾達維亞之經濟發展 8.中亞五國經濟現況與發展政策(影帶輔助教學) 9.高加索三國之經濟發展 10.中東國家經濟特質與沙烏地阿拉伯之經濟發展 11.中美俄競爭與伊朗、敘利亞的經濟發展 12.獨協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政府角色(影帶輔助教學) 13.彈性授課:take-home專題實作練習(請同學擇一個獨協國家自行在家製作其政府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之專題,上傳至WM5供同學閱覽及後續上課討論,目標在於訓練同學自我學習成為其選擇國的該國專家) 14.獨協國家與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經貿組織;資本全球化與國際金融危機;跨國企業等(自主學習:自我補充本周專題的個案國情況於個人專題實作中) 15.地緣經濟與經濟的區域化發展:獨協各國間;歐洲化;獨協與美、俄、中國(亞洲國家) 16.彈性授課:take-home專題實作練習,主題:俄烏衝突後的獨協國家對外政經發展(請同學擇一個獨協國家自行在家製作該國對外政經發展之專題,上傳至WM5供同學閱覽及討論,並作課前預習,自行在家看哈佛大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課程中第三講主題1自由選擇權,並思考課稅重分配與社會公平議題) 17.獨協國家經濟成長發展問題:在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利益及投資優勢;所得分配、社會不均、環保等均衡發展問題 18.期末口頭報告(可將專題實作轉為期末報告) |
期中報告:30 %
期末報告:40 %
平時成績(Q&A;貴人對話;經濟時事分享;專題實作和作業;上課參與情形):30%
一.台語自我學習建議資訊
公視新聞網,台語新聞台,https://news.pts.org.tw/news/taigi,台北。
二.學術專業參考文獻
書目:
1.張清溪、許嘉棟等,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北:雙葉書廊,1991。
2.洪美蘭,經濟整合策略之發展與趨勢:東、西方模式的實證比較對話,台北,2023年。(指定閱讀)
3.洪美蘭,經濟激進轉型策略 - 中東歐之經驗與啟示,台北:翰蘆,2002。(指定閱讀)
4.洪美蘭,經濟均衡發展策略 - 歐洲轉型國家之案例與啟示,台北:翰蘆,2008。(指定閱讀)
5.譚崇台主編,發展經濟學,台北:五南,2004。
6.俄羅斯投資環境簡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編著,臺北:經濟部,2002。
7.俄羅斯發展前景預測:2015年最佳方案,(俄)阿巴金主編;周紹珩等譯,北京:社科文獻出版,2001。
8.李建民,獨聯體國家投資環境研究,北京:社科文獻出版,2013。
9. Central bank reforms in the Baltics, Russi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7.
10. Doing business in Russia and the NIS: opportunities and obstacles: briefing of the Commission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Washington, DC: The Commission, 1994.
11. Timothy Lane, Nina Oding and Paul J. J. Welfens edited, Real and financial Economic Dynamics in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Berlin: Springer, 2003.
12. The World Bank, Making Transition Work for Everyon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Institute, 2000.
13. Alam, Asad, Murthi, Mamta, Yemtsov, Ruslan, Murrugarra, Edmundo, Dudwick, Nora, Hamilton, Ellen and Tiongson, Erwin, Growth, Poverty and Inequality -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05.
14. Michael L. Bressler edit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Russia,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9.
15. World Development 1996: From plan to Market,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6.
16. Ånders Aslund, How Ukraine became a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cy, Washington, D.C.: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
17. Eastern Europe,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London, England: Europa Publications, 2000~2023.(R 330.947005 E13-I指定閱讀)
期刊:
1.海外市場經貿年報 (歐洲篇),台北:外貿協會/經濟部國貿局。
2.國際商情雙周刊,台北市:外貿易發展協會。
3.問題與研究,政大:國關中心。
4.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Country Report, London: EIU.
5.俄羅斯、東歐與中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網路資訊:
1.外貿協會全球資訊網,https://www.taitraesource.com/
2.獨協各國國家政府網站
3. Finance & Development,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fandd
4. Interstate Statistical Committee of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http://www.cisstat.com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