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俄羅斯與發展中的歐亞全球性

Course Name: Russia and the Evolving Eurasian Globalit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闡釋俄羅斯文明在俄國歷史演進中的發展及其在當代政治、國際關係、文化潮流及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在以人類文明的原始概念作為理論與方法的前提下,本課程內容將聚焦討論超文明(Meta-civilization)體系及其在國際舞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課程主題將進行俄羅斯、西方與中國文明系統統一性的比較研究,並著重於觀察世界主要文明之間不斷交互影響的情況與可能性。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藉由課程參與,學生將會對於俄國、中國與西方文明有整體性的認識,並透過文明在政治、社會、文化以及對於未來歷史發展的重要性,來分辨及評估不同文明的具體特點。上述的能力培養,對學生未來在實際應用上有相當大的助益。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授課大綱:
    第一週:俄國與中國的對抗:理論介紹
    第二週:文明與超文明(Meta-civilization)系統
    第三週:中國與西方超文明模式的抗衡
    第四週:俄國、中國與歐亞:比較研究Ⅰ
    第五週:俄國、中國與歐亞:比較研究Ⅱ
    第六週:俄國與中國的中心、邊陲與邊境
    第七週:文明的邊界與協同效應:台灣的重要性
    第八週:中國夢以及尋找俄國夢
    第九週:歐亞文明的類型學
    第十週:歐亞地區的傳統、現代化以及後現代化
    第十一週:當代中國的歐亞策略
    第十二週: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
    第十三週:中俄兩國在中亞
    第十四週:新「天下」(All-under-Heaven)以及「亞洲作為方法」(Asia as Method)
    第十五週:歐亞超文明的未來
    第十六週到十八週:學生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參與、討論及報告:40%;

    專題報告20%;

    學期報告研究性論文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