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雖然有關企業組織的研究在其他國家已經有了非常蓬勃的發展,然而有關台灣企業組織的研究文獻仍然在起步與累積的階段中。本課程在介紹並整理關於台灣企業組織的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文獻現況,以讓有心從事此台灣企業組織與比較研究的學生,能夠對於文獻與本地台灣企業相關的研究問題有一基本的入門。文獻的介紹特別著重在社會學者、人類學、企業史、政治學、經濟學者以及管理學者有關台灣企業與企業組織相關的文獻,並夾以西方與東亞各國相關的比較研究。在課程內容設計上,本課程主要環繞三大面向:結構、權力與策略,並同時探討政治經濟、法制、市場發展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如何影響這三大側面。在組織結構上,本課程探討台灣企業組織結構的特色,以及與西方、其他東亞國家企業的差異,以及造成差異背後的社會文化與制度因素。特別是家族企業的形成根源以及華人家族文化、台灣特殊的政經發展背景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在權力議題,主要探討企業控制;將探討的問題如:誰控制台灣企業,與如何控制?家族企業控制的手段為何?等等。在策略上則探討集團企業,企業外移擴張、學習等發展的手段等。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著重的是對既有文獻的思考、討論與批判式的閱讀。換句話說,學生不止需要理解指定的文獻內容,更需要培養出評價並批評所閱讀的文獻的貢獻、突破以及不足之處。在課程結束之際,學生還需要思考不同文獻論旨之間的關連。課堂的參與跟討論是本課程的核心。每堂課將會有導讀的學生帶頭討論當週指定的文章,每位導讀的學生必須提供二至三頁的論文摘要,並對該論文提出評價與批評、提出可供課堂討論的問題。而學期末將會有一個研究計畫報告書的學期作業。作業的範圍必須與台灣企業組織相關之議題。期中時學生將提出研究問題,期末最後一堂課學生將作課堂報告。最後期末報告在學期結束兩週內繳交。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週 課程簡介(學習投入時數:3.5小時)
第二週 企業組織社會學研究的回顧(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三週 經濟發展與大型企業的興起:美國經驗(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四週 東亞經濟與企業組織(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五週:發展國家與台灣企業(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六週:國家資本主義與市場權力結構(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七週:華人家族企業(1)(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八週:華人家族企業(2)(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九週:小型製造業的生產組織(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週:合股制(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一週:大型企業網絡(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二週:集團企業(1)(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三週:集團企業(2)(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四週:集團企業(3)(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五週:科技,學習與創新(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六週:全球商品鏈下的台灣企業(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七週:全球化脈絡中的華人企業(學習投入時數:6小時)
第十八週:期末計畫報告(學習投入時數:4.5小時)
課堂報告、摘要寫作、討論與參與35%。
期末報告65%。
待課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