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的內容包含兩大部分。首先在第一個部分,課程將介紹什麼是一個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對國際關係進行科學的研究。接著在第二個部分,課程將介紹國際關係研究中最重要的幾種看待世界的「觀點」(perspective),[1] 每一種不同的觀點之中都有許多重要的「國際政治理論」與「外交政策理論」以供我們解釋和預測國際關係的可能發展。[2] 特別是,現實主義觀點中的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威懾嚇阻(deterrence)、霸權穩定(hegemonic stability)和權力轉移(power transition)等等理論,以及自由主義觀點中的民主因素(democracy)、互賴因素(interdependence)和制度因素(international regime)等等理論,這些主流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在解釋亞洲經驗和中共外交佈局上的不足之處,更是我們後續研究的起點。
國際關係的研究最重要想要探討的問題(作為依變數),就是各國之間的「戰爭與和平、衝突與合作」在什麼情況之下可能會發生,而最主要的解釋因素(作為自變數),就是各種與各國的能力(capabilities)與意圖(intentions)相關的因素,在當代國際關係研究的幾大理論家族之中,各種「現實主義」和「霸權理論」主要處理的是能力(當然也有意圖的部分),各種「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主要處理的是意圖(當然也有能力的部分),而「新自由制度主義」則主要研究對於兩者都會產生影響的國際機制(international regimes)。對上述幾大理論家族的探討,將構成我們課程的主要內容。
[1] 受限於課程的時間,本課程僅介紹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最主流的幾種理論觀點,其他如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或是其他非西方主流學派的觀點,以及以各種各樣的國際關係現象(如衝突、合作、貿易、國際干預、經濟威壓、人權、政體生存等等)作為依變數的許多理論,在本課程中皆無提及,同學們應注意到國際關係理論所包含的內容要比本課程所介紹的要來得多元且寬廣。
[2] 國際關係理論主要包含了「國際政治理論」和「外交政策理論」這兩種不同的內容,「國際政治理論」解釋的是由眾多國家彼此之間的互動所共同構成的國際現象,而「外交政策理論」解釋的是每一個個別的國家如何作出回應各種內部與外部環境變動的外交政策產出。
能力項目說明
這一門課是屬於博士班等級的課程,而我們對於博士生的期望,就是希望大家在修習完這門課以後,能夠使用「理論」來描述、解釋和預測國際關係的相關議題,因此,本課程希望訓練同學們能夠使用各種「國際關係理論」來找出當代國際政治的重要問題、使用理論來分析這些問題,並且使用理論來解答這些問題,或者是更進一步提出自己的分析來補充既有理論的不足之處,培養同學們對國際政治現象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對話的專業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請參考syllabus。
請參考syllabus。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