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東亞法域的土地徵收制度雖不盡相同,同樣都有以「開發」作為土地徵收目的時,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問題,而公益問題涉及到制度上如何判斷及如何透過正當法律程序加以確保的問題,更有與其上位計畫關係的問題,另外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的異同也是值得討論的課題。本課程將廣泛討論土地利用計畫與市地重劃及土地徵收之問題,從權利保障角度思辨台灣制度的問題及可能的改善方式。
能力項目說明
認識計畫與徵收法理及制度架構,了解目前台灣的爭議問題,並透過日本法制的考察,以思考整體計畫與徵收法制可能的改善方向。同學將具備下列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教學活動 |
學習投入時數 |
1 |
課程導論 |
了解本學期課程目標、確認修課同學報告主題、各週授課內容與預習教材 |
教師講授、討論 |
1 |
2 |
財產權討論 |
財產權內涵與相關課題討論 |
教師講授、討論 |
4 |
3 |
土地利用計畫制度(一) |
討論日本土地利用計畫制度架構 |
教師講授、討論 |
4 |
4 |
土地利用計畫制度 (二) |
討論日本都市計畫制度架構 | 教師講授、討論 | 4 |
5 |
徵收制度 |
討論日本的徵收適格事業及如何判斷公益 |
教師講授、討論 |
4 |
6 |
計畫與徵收 |
討論日本徵收制度中計畫與徵收的關係 |
教師講授、討論 |
4 |
7 |
都市計畫事業 |
討論日本都市計畫事業制度 |
教師講授、討論 |
4 |
8 |
個案討論 |
個案討論 |
個案討論與法庭觀察 |
4 |
9 |
彈性學習週 |
|||
10 |
報告與討論(一)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1 |
報告與討論(二)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2 |
報告與討論(三)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3 |
報告與討論(四)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4 |
報告與討論(五)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5 |
報告與討論(六)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6 |
報告與討論(七)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7 |
報告與討論(八) |
就計畫或徵收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
報告、討論 |
6 |
18 |
彈性學習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