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當代新疆局勢與社會文化專題

Course Name: Semina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and Socio-Cultural Issues in the Contemporary Xinjiang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

  • 本課程為專門以人文社會科學視野關注當前新疆局勢的課程。新疆是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最不穩定的少數民族地區,其背景因素十分複雜。自2009年七五事件後,中共治疆政策更加強其管控力度。隨著2016年原西藏自治區書記陳全國轉任新疆區委書記,以及中共十九大後加強對內集權、強化意識形態,以及二十大後因應國內外挑戰激化的前題下,北京更將此一日趨嚴厲的控管措施,提升為全面維穩的最高訴求。同時繼續將打擊「三股勢力」,即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與國際恐怖主義列為為重點,對當地以維吾爾族為主要對象的少數民族,推動更為嚴峻的強制性「中國化」政策。其影響所及,也使得新疆的民族關係更為緊張,並帶動中國大陸社會輿情中加大對「新疆人」以及「伊斯蘭仇恐情結」(Islamophobia)的負面情緒。而這些政策形式上雖達到維穩目標,但其後續必然衍生出「債留子孫式的結果與影響。

 

  • 自2018年初開始,隨著美國推動對中共貿易戰等制裁措施,國際間已開始多方面關注中共在新疆推動的強制性政策,美國甚至已醞釀展開相關的反制策略,這對中共自九一一事件以來與西方建立的反恐同盟,及其「一帶一路的擴張政策效應自然會產生一定的變數。而新疆問題的持續惡化,勢必將會影響東亞局勢的常態發展。因此,本課程想從中國少數民族政策、現代國族主義、中亞地緣政治、東突厥斯坦分離運動(東突)、社會維穩措施、維漢民族關係、西北伊斯蘭教與穆斯林社會衝擊以及人權議題等多個方面,來探討當前新疆最新情勢發展及其影響,以展現台灣學界應有的觀點與關懷意義。

 

  • 本課程參考閱讀資料,除國內與中國大陸學界論述外,亦加強對於近年來西方學界對於新疆問題研究的最新資料,以及陸續曝光的內部檔案文件與調查報告等,讓修課同學掌握當代英語論述中有關新疆議題的各種觀點,並理解其與中共相關論述之間的差異性。本課程亦注重修課同學對於媒體和網路上報導、討論新疆議題的分析力度,從而認識到輿情對於理解新疆問題激化的各類影響。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與前述課程內容相同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課程大綱與進度討論

     

    1週︰課程介紹、理解當代新疆問題的重要性及其研究取向

           

    • 當前「中國盛世觀」與世界秩序中新疆問題激化的基本原因

    (第2至第4週)

     一、當前中共國族主義論述的本質︰強國夢、東升西降,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

         體意識

     二、民族區域自治的虛與實︰1949年以來中共治疆政策的回顧與評估

     三、新疆在中國穆斯林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的「常態」與「失序」

     

    貳、昨世與今生︰檢視新疆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第5至第7週)

     一、泛突厥主義與上世紀前期東突運動的淵源及其影響

     二、改革開放以來蘇聯解體等國際情勢對當代東突運動的激化效應

     三、從上合組織、美中反恐、一帶一路到中美對立︰國際地緣政治中的東突處

         境

     

    參、變相的「兩世吉慶」︰伊斯蘭宗教極端主義的本質及其在中國的

        激化效應(第8至第10週)

     一、當代伊斯蘭宗教極端主義對於中國穆斯林社會的衝擊與影響

     二、中共打擊新疆伊斯蘭宗教極端主義的措施與成效評估

     三、「新疆效應」引發當代中國「新疆人」以及「伊斯蘭仇恐情結」(Islamophobia)

         等負面情緒的觀察

     

    肆、中共全面高度維穩下新疆社會發展趨勢(第11至第14週)

     一、從「鳳凰網」與「反恐紀錄片」來看新疆提升維穩措施的理由及其侷限性

     二、從逆向歧視到民族關係的脆化︰新疆漢人社會的愛恨情仇

     三、「全面漢化」導向下的節與結︰消亡中的少數民族文化延續機制與話語權

     四、高科技維穩措施的寒蟬效應?︰再教育營與全面數據庫資料等機制的反思

     

    伍、國際關注、中美角力下的新疆局勢(第14至第16週)

     一、當前國際政治中新疆與西藏問題的比較觀察

     二、遲來的人權牌︰當前西方政府、學界與媒體重新正視新疆問題的成效評估

     三、如何看待種族滅絕論(genocide)與平庸的邪惡(evil of banality)

     

    17週︰期末討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6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教師總結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本課程評分標準為:平時成績45(含出缺勤、課堂參與討論、課堂報告)、書面報告55﹪。自第二週上課起,均會安排同學依課程進度依序進行資料閱讀的口頭報告和討論。

     

    1. 本課程期末須繳交3000字以上書面報告一份,題目需先與授課教師討論。繳交期限為113619日。書面報告需符合正式期刊論文格式 (含正文、註釋或參考書目),且不得以其他課程報告或個人曾發表過之文章充當期末報告。

     

    1. 為掌握國內外新疆問題輿情內容,修課同學每週需繳交一篇5001000字媒體與網路有關新疆新聞或討論的分析心得。

     

    1. 所有修課同學的討論分析心得與作業,都會在課程的WM5平台上公布,讓大家觀摩學習,使之成為關注新疆議題的另一資料庫.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如顯示格式跳行變動,請參看本大綱附件整個大綱的PDF檔

    考文獻:

     

    一、中文

     

    王力雄,《我的西域,你的東土》,台北︰大塊文化,2007。

     

    王  柯,《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1930年代至1940年代》,香港︰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2013。

     

    王  柯,《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家》,台北︰政大出版社,2013。

     

    王飛凌,《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台北︰八旗文化,

    2018。

     

    伊利夏提,《中國殖民統治下的東突厥斯坦》,台北︰前衛出版社,2021。

     

        吳啟訥,〈新疆:民族認同、國際競爭與中國革命,1944–1962〉,國立臺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7月。

     

           吳啟訥,〈新疆現代史研究述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7

           期,20103月,頁149–184

     

    馬大正、許建英,《「東突厥斯坦國」迷夢的幻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

    版社,2006。

     

    馬  戎,《族群、民族與國家建構︰當代中國民族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

    化出版社,2012。

     

    陳延琪、潘志平主編,《泛突厥主義文化透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金宜久主編,《當代宗教與極端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拉菲羅.龐圖奇(Raffaello Pantucci)、亞力山卓司.皮德森(Alexandros

         Petersen)著,高紫文譯,《中國斯坦︰不經意創造的中亞帝國》,台北︰

         麥田出版,2023。

     

    蔡佳禾,《當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

     

    蔡東杰,《中華帝國︰傳統天下觀與當代世界秩序》,台北︰暖暖書屋,2019。

     

    高占福、敏俊卿,《伊斯蘭教與堅持中國化方向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

    社,2019。

     

    霍爾.唐日塔格,《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的真實世界》,台北︰前衛出版社,

    2016。

     

    馮大真主編,《《維吾爾人》等三本書問題討論會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

        人民出版社,1992。

     

    塔依爾.哈穆特.伊茲格爾(Tahil Hamut Izgil)著,韓絜光譯,《等待在夜

        裡被捕︰維吾爾詩人的中國種族滅絕回憶》,台北︰衛城出版,2023。

     

    康四維,《東突厥斯坦問題與中共對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論文,2015

     

    趙錫麟、張中復主編,《主命的傳承與延續︰回教在台灣的發揚和展望》,台

    北︰政大出版社,2019。

     

                 厲聲主編,《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劉曉原,《邊疆中國︰二十世紀周邊暨民族關係史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社,2016

     

        戴倫.拜勒(Darren Byler)著,閻紀宇譯,《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

            流放地》,台北︰春山出版,2023

     

        戴倫.拜勒(Darren Byler)著,鄭煥昇譯,《黑甲山的微光︰中國恐怖資本

            主義統治下的新疆,從科技監控、流放青年與釘子戶一窺維吾爾族的苦

            難與其反抗》,台北︰臉譜出版,2023

     

    (日)熊倉潤著,鍾寧譯,《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台北︰八旗文化,

        2023。

     

    二、英文

     

                 Abdulhakim Idris, Menace: China’s Colonization of the Islamic World and

                Uyghur Genocide. Washingyon DC: Center for Uyghur Studies, 2020

     

    Arienne M. Dwyer, The Xinjiang Conflict: Uyghur Identity, Language Policy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Washington DC: East-West Center, 2005.

     

    Bassam Tibi, The Challenge of Fundamentalism: Political Islam and the New World Disor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Ben Hillman & Gray Tuttle ed., Ethnic Conflict and Protest in Tibet and Xinjiang: Unrest in China’s We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Blaine Kaltman, Islam, Racism, Crime, and the Uyghur in China.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7.

     

                   Chang Chung-fu, “Is China Islamophobic?-A Survey 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Haiyun Ma, Chai Shaojin and Ngeow Chow

                   Bing ed. Zhenghe Forum Connecting 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 Kuala

                   Lumpur: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laya, 2016, pp.97-110

     

    David Brophy, Uyghur Nat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on the Russia-China Fronti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David Stroup, Pure and True: The Everyday Politics of Ethnicity for China’s Hui Muslim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22.

     

    Eric Schluessel, Land of Strangers: The Civilizing Projects in Qing Central A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0.

                    *許臨君著,苑默文譯,《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台北︰

                                    黑體文化,2023。

     

    Gardner Bovingdon, Autonomy in Xinjiang: Han Nationalist Imperatives and Uyghur Discontent. Washington D.C.: East-West Center, 2004.

     

    Gardner Bovingdon, The Uyghurs: Stranger in Their Own L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Gary Legenhausan ed., Jihad and Shahadat: Struggle and Martyrdom in Islam

                    Houston: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 1986.

     

    James A. Millward: Violent Separatism in Xinjiang: A Critical Assessment. Washington D.C.: East-West Center, 2004.

     

                    James A. Millward,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John L. Esposito, The Islamic Threat: Myth or Re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Justin J. Rudelson, Oasis Identity: Uy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Justin M. Jacob, Xinjiang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6.

     

    Mamtimin Ala, Worse than Death: Reflections on the Uyghur Genocide. Lanham: Hamilton Books, 2021.

     

    Matthew S. Erie, China and Islam: The Prophet, the Party, and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Mansoor Moaddel, Islamic Modernism, Nationalism, and Fundamentali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Nick Holdstock, China’s Forgotten People: Xinjiang, Terror and the Chinese State. London: I. B. Tauris, 2015.

      

    Rian Thum, The Sacred Routes of Uyghur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Roel Meijer, Global Salafism: Islam’s New Religious Mov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S. Frede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 Land. Armonk: M.E. Sharpe, 2004.

     

        Tom Cliff, Oil and Water: Being Han in Xinjia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

     

     

     

    調查報告、檔案、與紀錄片

     

        *《吐魯番文件》2019 by New York Times

     

        *《墨玉文件》2020 by Deutsche Welle

     

        *《新疆公安文件(疏附文件)》2022 by BBC

     

    *Nathan Ruther, Cultural Erasure: Tracing the Destruction of Uyghur and Islamic

    Spaces in Xinjiang. Canberra: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brief report,

    2020.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Office of High Commissioner, “OHCHR Assessment

    of human rights concerns in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1 August 2022

     

    *Adrian Zenz ed., “The Xinjiang Papers: An Introduction” (and relevant apers),., 2021-2022

     

     *香港鳳凰網2018年4月推出《新疆去極端化調查》系列節目︰〈獨家專訪

    新疆政法委書記〉、〈新疆五縣書記談基層去極端化〉、〈南疆兩位鄉鎮幹部

    眼中的去極端化〉、〈本土學者談外界對新疆的誤讀〉等六集內容。

     

        *歷年中共新疆反恐紀錄片︰

       《憤怒的葉河》別名:新疆反恐紀實(全四集),出品年代:2004年

        連結:https://list.youku.com/albumlist/show/id_16445842.html?

     

       《中國新疆 反恐前沿》,出品年代:2019年

        連結:https://youtu.be/X-3uOVUBLn0?si=yJMBwRjiZPTL_AZC

     

        《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出品年代:2019年

         連結:https://youtu.be/rSSeaUAd3oc?si=6zKJKeoGLUIUSjNh

     

        《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出品年代:2020年

         連結:https://youtu.be/3Wf0MO6GnZ4?si=6cc5BZnz9vsjlPh9

     

        《暗流湧動——中國新疆反恐挑戰》,出品年代:2021年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Tn1XkcDxE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