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教室3/6起改到大勇樓210101)
本課程旨在介紹社會學研究藝術的理論觀點和方法,以及藝術社會學的演進與跨領域路徑。第一單元首先將回溯藝術社會學的源起與開展:包括藝術史學、圖像學的文化與社會學轉向,並以Erwin Panofsky, Arnold Hauser的學思演進為例說明,繼而探討歐美與臺灣社會學如何從自身學門衍生出藝術研究分支。本單元以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考察藝術社會學的發展,包括基本觀點的採取、理論與研究方法的運用,以及關鍵議題的建立。第二單元著重探討藝術場域,以Pierre Bourdieu的相關理論為主,說明藝術場域的形態、場域自主化及其歷史發生過程,同時比較其他藝術界理論的異同。第三單元以藝術家作為研究對象,瞭解Norbert Elias, Pierre-Michel Menger與Tia DeNora等社會學者對於音樂家的關注,學習如何應用社會學的思維,考察 「天才」 養成的個人因素與社會條件之相互作用。課程除了教師的講演之外,各週也將設立相關課題與同學進行互動討論,並能融會當代社會相應現象的觀察與反思。
能力項目說明
1.瞭解藝術社會學基本原理和相關理論、研究方法論。
2.掌握社會學與其他學科藝術研究路徑的不同及其跨域屬性。
3.對藝術史與當代藝術培養社會科學觀察的視野。
4.學習藝術史與美學觀點與社會學之間的對話。
5.藉由藝術考察,反思社會學領域自身的限制與拓展潛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主題內容與指定閱讀 (暫訂版,以開學後的版本為準) |
第一單元:藝術社會學的起源與發展 |
|
一 02/21 |
課程簡介與導論 |
二 02/28 |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放假 |
三 03/06 |
【藝術社會學發展簡介】
|
四 03/13 |
【藝術史研究的文化轉向】or【當代藝術家林其蔚工作坊】
|
五 03/20
|
【Arnold Hauser: 從藝術社會史到藝術社會學】
|
六 03/27
|
|
七 04/03 |
民族掃墓節放假 |
八 04/10 |
|
九 04/17 |
期中考 |
十 04/24 |
藝術電影欣賞或專題演講 (影評加分作業: deadline: 2024/05/01 PM 23:59) |
第二單元:藝術場域的社會學研究 |
|
十一 05/01
|
【Pierre Bourdieu:場域的動力】
|
十二 05/08 |
【藝術場域的三態】
|
十三 05/15 |
【藝術場域自主化的歷史發生】
|
第三單元: 社會學眼中的天才與藝術家 |
|
十四 05/22 |
【Norbert Elias的Mozart研究】
|
十五 05/29 |
【Pierre-Michel Menger的Beethoven研究】
|
十六 06/05 |
期末考 |
十七 06/12 |
自主學習週 :參觀藝術展演及預備評論書寫 |
十八06/19 |
自主學習週:上傳藝術評論加分作業 (deadline: 2024/06/19 PM 23:59) |
課程強調基礎文本的深耕。學生有義務出席每週課程,掌握指定教材,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延伸閱讀文獻則提供知識上的拓深。評分標準為:
(一)申論題考試:期中考(40%)與期末考(40%)將針對每週第一篇基本文獻與課堂講授內容,進行申論題筆試。
(二)出席率與課堂表現(20%):每週上課都將點名。無故缺課者,每次扣3分。教師按照每個人課堂上的互動與平時表現,予以加減該項成績。
(三)加分作業: 1.藝術電影欣賞影評: 期中考隔週將播放藝術電影,撰寫影評心得一千五百字以上,隔週繳交。依照內容品質,最多可以加總分兩分。2.藝術評論書寫:請選擇任一當期藝術展覽、表演或當代藝術現象予以分析,撰寫評論至少一千五百字,內容應具藝術社會學的思維。請利用期末自主學習的兩週完成參訪、撰寫,最晚於第十八週上傳教學平台當週欄位。書寫卓越者,總分最多可加兩分。
參考書目:
(霍華德‧貝克爾著,盧文超譯,2014,《藝術界》。南京:譯林出版社。)
請參見Moodle 教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