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旨在探究教育行政研究重要議題,了解各教育行政重要議題的趨勢與發展,以自主學習歷程,擇定教育行政研究專題,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並探究可行之研究方法,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
能力項目說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課前、課後作業 |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 (含課堂教學時數) |
1
|
課程簡介 |
教學活動:講授、反思、討論 課後作業:蒐集教育行政專題相關議題 |
1+2 |
2
|
教育行政專題概念理解 (知識論壇平臺運用) |
課前作業:閱讀教育行政專題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講授、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3
|
教育行政專題研究趨勢
|
課前作業:閱讀教育行政專題研究趨勢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4
|
探究與擇定教育行政研究專題Ⅰ
|
課前作業:閱讀探究與擇定教育行政研究專題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5
|
探究與擇定教育行政研究專題Ⅱ
|
課前作業:閱讀探究與擇定教育行政研究專題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6
|
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Ⅰ
|
課前作業:閱讀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7
|
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Ⅱ
|
課前作業:閱讀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8
|
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Ⅲ
|
課前作業:閱讀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9
|
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Ⅳ 指定閱讀:
|
課前作業:閱讀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導讀、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0
|
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Ⅰ |
課前作業:蒐集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資料 教學活動:影片、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1
|
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Ⅱ |
課前作業:蒐集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資料 教學活動:影片、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2
|
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Ⅲ |
課前作業:蒐集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資料 教學活動:影片、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3
|
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Ⅰ |
課前作業:準備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資料 教學活動:報告、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4
|
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Ⅱ |
課前作業:準備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資料 教學活動:報告、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5
|
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Ⅲ |
課前作業:準備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資料 教學活動:報告、討論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6
|
課程心得分享 |
課前作業:學習心得轉化 教學活動:學習心得轉化與分享 課後作業:學習心得回饋 |
1+2 |
17
|
自主總整學習Ⅰ 教育行政專題成果總整學習回饋反思自主學習活動 |
課前作業:總整反思教育行政專題成果 教學活動:自主學習活動 課後作業:撰寫學習心得 |
1+2 |
18
|
自主總整學習Ⅱ 教育行政專題成果總整學習回饋反思自主學習活動 |
課前作業:總整反思教育行政專題成果 教學活動:自主學習活動 課後作業:撰寫學習心得 |
1+2 |
學習目標與成效檢核規劃如下: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
評量工具 |
評量指標 |
||||
討論 |
學習心得 |
小組討論 |
專題報告 |
測驗 藍圖 |
評量 尺規 |
|
了解各教育行政重要議題的趨勢與發展 |
※ |
※ |
※ |
|||
擇定教育行政研究專題 |
※ |
※ |
※ |
※ |
※ |
|
收集與彙整相關文獻並進行研析 |
※ |
※ |
※ |
※ |
※ |
※ |
探究教育行政專題可行之研究方法 |
※ |
※ |
※ |
※ |
||
完成教育行政專題成果並發表 |
※ |
※ |
※ |
※ |
一、平時成績(30%)
項目 |
配分 |
學習心得作業 |
30% |
參與小組討論活動 |
30% |
課程參與及出席率 |
40% |
二、平時與期末指定閱讀考試的測驗藍圖(30%)
測驗題目 試題形式 |
理解 |
應用 |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
佔分 |
|
簡答題 |
2題 |
20% |
20% |
40% |
|
申論題 |
2題 |
60% |
60% |
||
合計 |
4題 |
20% |
20% |
60% |
100% |
三、專題製作書面報告評量尺規(Rubrics)範例(40%)
項目 |
題目設定與方案規劃 25% |
文獻與佐證25% |
結果討論20% |
簡報呈現15% |
表現應答15% |
優 A 10~9 |
議題設定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契合 方案具體可行 |
提出具體證明 提出完整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
資料蒐集完整分析精確 討論深入層次分明. |
文字圖表顯示精準明確 大小配置佳 呈現效果佳 |
說明清楚流暢、言簡意賅 時間分配佳 應答順暢 |
佳 B 8~7 |
議題設定有趣 題目與報告內容大致良好 方案規劃得宜 |
提出大致證明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有佐證文獻引用 佐證案例能說明 |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 討論大致都有提到 |
文字圖表顯示正常 大小配置適中 呈現效果尚可 |
說明大致清楚 時間分配恰當 應答適中 |
普通C 6~5 |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題目與報告內容尚可 方案規劃不夠完整 |
提出約略證據 提出大致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尚可 佐證案例能約略說明 |
資料蒐集缺漏 分析稍有錯誤 討論深度不足 |
文字圖表大小顯示效果不佳 呈現效果普通 |
說明稍有不明 時間分配普通 應答不完全 |
待改進D 4~3 |
議題設定無趣 題目與報告內容乏善可陳 方案規劃不可行 |
沒有提出具體證據 無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不夠具體 沒有案例說明 |
資料蒐集缺漏 分析錯誤 幾乎沒有延伸討論 |
文意不明 圖表沒重點 大小配置差 造成反效果 |
說明含糊 廢話一堆 時間分配差 回答沒重點 |
教育行政專題相關文獻、期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