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童年與社會化研究

Course Name: Early Childhood and Socialization Research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童年」(Childhood)生命成長初期,是幼兒教育研究者關注之生命發展時期。童年概念中所蘊含的時間與空間將可容納哲學、歷史、社會、文化、教育及文學等領域對「幼兒教育日常生活世界現象」的論述,在社會變遷的結構下,有關兒童文化論述皆指出童年觀念的本身即是一個社會性與歷史性的建構,而文化的顯現則是該建構得以從中得到發展與維繫的重要競技場之一。探討「童年觀」、「童年圖像」、「童年社會化歷程」與「科技、媒體時代下的童年」等等將可使幼兒教育的觀點從校園教室內溢散開來,從發展的認知世界延展到人格、社會化與戲遊等歷史社會文化議題的研討。

這學期除閱讀幼兒/教師社會化中相關文獻外,亦會依參與同學興趣安排田野參訪計畫。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認識「童年」與「童年社會化圖像」的觀點
    2. 探討童年社會化歷程與孩童遊戲/生活經驗之研究
    3. 研究童年的社會議題(如童年與教養、童年與媒體科技、童年與社教機構等)
    4. 歷從構想到社會實踐的小組領導與合作歷程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2/23

    課程簡介

    介紹與討論課程大綱

    說明修課注意事項

    課前準備修課動機及個人學習目標

     

    3

    2

    3/1、8、15、22

    童年社會化導論

     


     
    童年社會學相關概念

    選讀Handel, Gerald (2006). Childhood socialization;Rich, H. J.2000)。教養的迷思及補充教材

    3

    6

    3

    社會化與個別化

    3

    6

    4

    社會化與自我

    3

    6

    5

    學校、家庭與社會化

    3

    6

    6 3/29 補百年幼教論壇     6

    7

    4/5、12

    童年社會化中同儕關係
    童年同儕關係與社會能力養成

    選讀Kenneth H. Rubin etc. (1998) .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 and Groups;Kernan, M. & Singer, E. (edt.)(2011). Peer Relationship in Early children Education and Care;Saracho, O. N. & Spodek, B. (edt.)(2013).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3

    6

    8

    混齡教學與友誼關係

    3

    6

    9

    4/19  童年遊戲理論導論  

     

     

    10 4/26 補百年幼教論壇     6
    11

    5/3、10

    童年與遊戲

    童年遊戲理論 選讀Saracho, O. N. & Spodek, B. (edt.)(2013).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及補充教材 3 6
    12 遊戲與玩具

    3

    6

     

    13.14.15 5/17-19 田野參訪+百年幼教論壇     9
    16

    6/7

    學習歷程


    個人學習歷程回觀

    完成個人學習誌

    3

    6
    17

    3

    6
    18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5%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討論與學習40%》指定文獻報告 課堂記錄 學習日誌與心得 

    《學期個人專題報告 60%

     

                     其他:

    1. 修課規範:三次以上未進課堂者自動放棄本學期之修課學分
    2. 日常報告無法依進度完成二次以上自動放棄本學期之修課學分
    3. 學期報告過期未繳者自動放棄本學期之修課學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指定閱讀文獻

    Cleverly, J. &Phillips, D. C. (1986/2006)。陳正乾譯。西方社會對兒童期的洞見: 從洛克到史巴克具有影響力的兒童模式。台北: 文景。

    Handel, Gerald (2006). Childhood socialization. New Jersey: Rutgers.

    Saracho, O. N. & Spodek, B. (edt.)(2013).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其他相關文獻隨堂補充)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