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檔案數位記憶專題

Course Name: Special Project on Digital Memory of Archiv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人類每天發生的事件,以及過去透過文字記錄的歷史檔案,被數位化的技術更即時且完整的保存,而檔案數位化後的便利檢索、閱讀與傳播,以及數位化後的大數據文本脈絡分析,讓人類的記憶研究帶來了知識微縮及數位探索思維上的革命性影響。本課程將從個體記憶、社會記憶、集體記憶,以及文化記憶等人類不同面向的「記憶」角度,探討記憶工程對於人類社會、文化及思想演變與創新上的意義與影響,進而探討圖書館與文化保存機構如何將這些人類產生之有形及無形記憶資產進行數位化典藏、保存與應用,培養檔案數位記憶領域之高階實務、應用與研究人才。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記憶(memory)被視為是社會現象的嚴謹研究,最早開始於192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Maurice Halbwach的研究。記憶的形式可以被具體區分為個體記憶、社會記憶、集體記憶,以及文化記憶,其中書寫文化一派主張透過文字和文本的方式探索記憶研究;而記憶文化為研究主題的一派,則主張透過個人記憶之口頭傳承來探索記憶研究。史學家通常都認為真實事件的同時期檔案證據,要比個人不可靠的記憶來的更為真實可信,然而透過個人記憶之口述歷史則比文字表述更具溫度,並且更易於讓人產生共鳴,都具有探索人類歷史記憶的價值。具體來說,歷史事件、歷史檔案、歷史記憶之間存在著相當複雜且密切的關聯,均是探索人類記憶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培養兼具理論與實務之檔案數位記憶高階實務與研究人才,因此除了理論上的探討外,本課程亦將透過專題實作方式,培養學生檔案數位記憶之專案規劃、設計與實作能力。本課程規劃之內容列舉如下:

    (一) 檔案數位記憶理論與方法

    (二) 從社會記憶理論談檔案徵集、編排、保存與加值應用

    (三) 檔案數位記憶之資料徵集

    (四) 檔案於歷史記憶應用

    (五) 檔案於文化記憶應用

    (六) 鏈結資料於檔案關聯應用

    (七) 知識圖譜與資訊視覺化於檔案展示應用

    (八) 人工智慧於檔案數位記憶應用

    (九) 檔案數位記憶實例與研究

    (十) 檔案數位記憶策展

    (十一) 檔案數位記憶於數位人文研究

    (十二) 檔案數位記憶於數位人文教育應用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學習投入時數

    授課方式

    1

    破冰活動、課程簡介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3

    課堂授課

    2

    單元一:檔案數位記憶理論與方法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3

    單元二:從社會記憶理論談檔案徵集、編排、保存與加值應用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4

    單元三:檔案數位記憶之資料徵集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5

    單元四:Omeka S檔案數位典藏與策展系統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6

    單元五:檔案於歷史記憶應用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7

    單元六:檔案於文化記憶應用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8

    專題演講一: 檔案於歷史記憶研究

    數位平台演講投影片

    網路視訊演講;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9

    單元七:鏈結資料於檔案關聯應用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0

    單元八:知識圖譜與資訊視覺化於檔案展示應用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1

    單元九:人工智慧於檔案數位記憶應用

    數位平台演講投影片

    網路視訊演講;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2

    單元十:檔案數位記憶實例與研究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3

    單元十一:檔案數位記憶敘事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4

    單元十二:檔案數位記憶策展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5

    專題演講二: 紀錄片與口述歷史於數位策展應用

    數位平台演講投影片

    網路視訊演講;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6

    單元十三:檔案數位記憶於數位人文研究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課堂授課

    17

    單元十四:檔案數位記憶於數位人文教育應用

    數位平台延伸閱讀教材

    課堂投影片教學;課程中討論;課後數位學習平台錄音複習與線上討論

    4

    線上學習

    18

    期末報告

    期末檔案數位記憶專題成果報告

    3

    線上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出席率及上課狀況 (包含課程討論及遠距系統參與): 10%
    2.平時作業: 30%
    3.論文報告:20 %
    4.期末檔案數位記憶專題成果報告: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無指定/參考書目,由教師設計及提供教材放置於數位學習平台上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http://moodle-demo.dlll.nccu.edu.tw/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