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專題

Course Name: Seminar 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深入探討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議題,提供學生對於資訊服務機構運作的全面理解。透過每週有關管理個案與評鑑方法的研討,將得以學習到從策略制定、目標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等各類型管理手段,並嘗試將前述管理手段加以融入到資訊機構管理層面。透過理論知識與實務案例搭配,學生將具備圖書館、檔案館、校史館等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基礎知識,以便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應對複雜的管理挑戰,促進機構的長期發展和提升服務品質。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深入瞭解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的理論發展,探究如何將管理手段融入機構服務當中。
    2. 學習制定和實施策略管理、目標管理、全面品質管理等管理技能,以便因應未來工作時掌握具備提升機構效能和服務品質的能力。
    3. 建立經費管理和績效評鑑能力,了解有效的經費管理技巧,以及設定績效評鑑體系,確保資訊服務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4. 掌握行銷管理的基本原則,學習如何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推廣服務,並設法透過創新服務和專案管理的學習,培養在變動環境中面對與克服挑戰的能力。
    5. 透過深入研討不同類型資訊服務機構的管理研討,瞭解與比較各機構管理特點和制度差異,培養學生具備管理與評鑑資訊服務機構服務的專業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別

    單元主題

    1
    219

    課程介紹

    • 介紹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專題的重要性和目標,講解課程內容、學習成效、評量方式以及課堂導讀與期末報告的要求。
    • 簡要介紹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2
    226

    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導論

    • 以資訊機構管理與評鑑理論與學派為起點,建立對資訊服務機構運作的基礎認知。
    • 說明各類型資訊服務機構管理的核心概念,簡介資訊服務機構的發展歷程和現況,比較不同類型機構的管理特性。

    3
    34

    策略管理、目標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

    • 學習制定和實施資訊服務機構的策略管理。
    • 理解目標管理的重要性,並探討其在資訊服務機構管理中的重要性。
    • 深入研究全面品質管理對資訊服務機構品質的效用,並瞭解進行品質評鑑的手段。

    4
    311

    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創新管理

    • 探討組織管理的原則和方法,瞭解領導與組織文化對於促進資訊服務機構效能的影響。
    • 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在資訊服務機構中的角色和實踐,瞭解如何招募、促進與評鑑人力資源的績效。
    • 分析成功的創新資訊服務機構管理個案,並從中獲得管理啟示,研討策畫創新服務的方法和策略。

    5
    318

    行銷管理、顧客管理與閱讀推廣服務

    • 學習如何運用行銷管理概念於資訊服務機構中,分析行銷在提升機構形象和服務可及性中的作用。
    • 以顧客為中心,探討在資訊服務機構中推廣服務的有效策略,討論前述策略於資訊服務機構中的效用性與侷限性。
    • 回顧所學內容與瞭解學習狀況,針對學生問題進行解答。

    6
    325

    館藏管理、經費管理與績效評鑑

    • 瞭解館藏管理與經費管理對於機構目標達成的影響,探究如何在館藏發展與經費控管下取得平衡。
    • 學習如何有效建立績效評鑑體系,以質化、量化等各類型評估方法衡量資訊服務管理機構的效能。

    7
    41

    專題演講

    • 邀請資訊服務機構管理與評鑑領域專家學者,講述當前機構管理議題與未來趨勢。

    8
    48

    資訊服務機構參訪

    • 至資訊服務機構實地參訪,瞭解管理與評鑑手段如何實際運用於特定組織當中。

    9
    415

    專案管理、危機管理與風險管理

    • 分析推動資訊服務機構發展的重大專案,從中獲得管理啟示,探討應對未來機構挑戰的專案管理技巧。
    • 理解資訊服務機構危機管理和風險管理的概念,學習制定應急計劃和危機應對策略,探討風險管理在保障機構穩定運作中的角色。

    10
    422

    館舍管理、空間設計與無障礙設計

    • 研究資訊服務機構的在照明、載重、標示等館舍管理原則與法規依據。
    • 探討空間設計在提升服務效率和使用者體驗中的作用,分析建築和空間配置對機構形象的影響。
    • 說明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綠建築、資訊共享空間等概念對於當代資訊服務機構管理的影響。

    11
    429

    資訊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專業能力與倫理

    • 探討資訊服務機構管理人員所需具備的專業能力,並介紹圖書館服務專業倫理,討論專業倫理在應對實際管理情境時可能遭遇的兩難與解決之道。
    • 說明資訊服務機構常見的使用者類型,探討資訊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在面對不同類型使用者的應對方式。
    • 討論資訊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在面對工作時產生的情緒勞務問題,引介排除情緒勞務與產生正向情緒的可能形式。

    12
    56

    國家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管理研討

    • 說明國家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的管理制度、組織編制與服務特色。
    • 比較國家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在管理手段、服務提供等方面的特色與異同,分析兩種機構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13
    513

    公共圖書館與專門圖書館管理研討

    • 說明公共圖書館與專門圖書館的管理制度、組織編制與服務特色。
    • 比較公共圖書館與專門圖書館在管理手段、服務提供等方面的特色與異同,分析兩種機構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14
    520

    檔案館與校史館管理研討

    • 說明檔案館與校史館的管理制度、組織編制與服務特色。
    • 比較檔案館與校史館在管理手段、服務提供等方面的特色與異同,分析兩種機構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15
    527

    期末報告

    • 展示資訊服務機構管理與評鑑專題上的研究成果。
    • 報告內容應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

    16
    63

    期末報告與課程總結

    • 進行期末報告的總結和課程的總結。
    • 回顧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成果。

    17
    610

    端午節

    18
    617

    自主學習週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平時
    (出席、提問)

    20%

    上課時應積極進行課程討論,衡酌課堂參與投入程度給分

    課堂
    導讀

    30%

    依據所列舉的參考書目,從中選取專書進行課堂導讀

    期末
    報告

    50%

    依據本課程所介紹的數位人文工具,撰寫期末報告並進行簡報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Carlin, J. (2016). Assessing service quality: satisfying the expectations of library customers. 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 55(3), 244-245.
    2. Hernon, P., & Altman, E. (2010). Assessing service quality: Satisfying the expectations of library customers.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3. Le, B. P. (2015). Academic library leadership in the digital age. Library Management, 36(4/5), 300-314.
    4. Matthews, J. R. (2017). The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ibrary services.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5. Moran, B. B., & Morner, C. J. (2017).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management.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6. Nicholson, S. (2004).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holistic measurement and cumulative evaluation of library service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60(2), 164-182.
    7. Nwosu, M. C., Igwe, K. N., & Nnadozie, C. O. (2016). Managing generational diversity in the workplace: Implications for the digital era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Technologie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2), 28-44.
    8. Riggs, D. E. (2013). The crisis and opportunities in library leadership. In Leadership in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s (pp. 5-17). Routledge.
    9. Riggs, D. E. (2013). The crisis and opportunities in library leadership. In Leadership in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s (pp. 5-17). Routledge.
    10. Showers, B. (Ed.). (2015). Library analytics and metrics: Using data to drive decisions and services. Facet Publishing.
    11.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編著. (2021). 21世紀圖書館創新轉型與前瞻趨勢: 15位館長的洞見. 台北:漢珍圖書.
    12. 孔德仁. (2016). 圖書館管理(含概要). 台北:鼎文書局.
    13. 王麗蕉. (2021). 檔案管理總論. 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4. 林盈鈞. (2015). 圖書館創新服務初探. 台北:文津出版.
    15. 柯皓仁. (2023). 公共圖書館可及性指引. 台北:國家圖書館.
    16. 張慧銖. (2019). 圖書資訊服務機構管理. 台北:華藝數位.
    17. 曾淑賢. (2009). 公共圖書館管理. 台北: 五南.
    18. 曾淑賢. (2011). 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及推動策略. 台北:教育部.
    19. 廖又生. (2011). 圖書館管理要義. 台北:新文京開發.
    20. 劉吉軒. (2019). 大學圖書館的創新思維 台北:遠流出版.
    21. 盧荷生. (1994). 圖書館管理. 台北:漢美圖書.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