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以中國南宋時代哲學家朱熹(1130-1200)為研究對象,適合有意對儒家哲學、宋明理學或朱熹哲學作高階研習者修讀。朱熹哲學體系龐大,所涉概念和議題亦多,無論在文獻詮釋或理論重構與推演上,均有不少值得探討的課題。課程大體以研討方式(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進行,分為三個階段:朱熹哲學概述、朱熹哲學中各項議題之探討、朱熹哲學的理論開發。閱讀文獻方面,除朱熹哲學及與之相關的古籍外,亦重視新近的或有代表性的中、英文研究成果。
能力項目說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
朱熹哲學概述(一) |
|
教師講授為主 |
2 |
朱熹哲學概述(二) |
|
集體閱讀及討論 |
3 |
朱熹哲學概述(三) |
|
集體閱讀及討論 |
4 |
朱熹哲學概述(四) |
|
集體閱讀及討論 |
5 |
朱熹哲學議題:存有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6 |
朱熹哲學議題:存有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7 |
朱熹哲學議題:心性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8 |
朱熹哲學議題:心性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9 |
朱熹哲學議題:工夫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0 |
朱熹哲學議題:工夫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1 |
朱熹哲學議題:工夫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2 |
朱熹哲學議題:工夫論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3 |
朱熹哲學的理論開發(一)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4 |
朱熹哲學的理論開發(二)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5 |
朱熹哲學的理論開發(三) |
|
學員報告與集體討論 |
16 |
彈性補充教學 |
訪問學者演講 |
出席並盡量參與討論 |
17 |
6月10日端午節 |
|
|
18 |
彈性補充教學 |
自主總整學習 |
自主總整學習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寒泉:http://skqs.lib.ntnu.edu.tw/dra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