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這門課是道德心理學的進階課,採取研討課(seminar)形式,以教師引導、學生報告、和全班討論為主要進行方式。
道德心理學是哲學的一門分科,跨領域討論與倫理學、後設倫理學、心理學、與心靈哲學相關的議題。倫理學所處理的重要的問題是:我應該如何生活、如何行動?後設倫理學處理的重要問題是:這些規範性判斷本質是什麼?根源為何?如何證成?心靈哲學與心理學所探討的是關於人類的「心靈」——也就是人類思考與感受的能力與機制——功能為何、如何運作。從此可以看出,道德心理學所處理的問題即是探究人類思考與感受的能力與機制,以協助回答規範倫理與後設倫理問題。作為哲學的一門分科,道德心理學的重點在於回答哲學問題、提出理性論述,經驗研究則會扮演輔助角色,以促成我們知識的融貫與反思均衡。
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情感的表現與影響,即使在今日自由民主社會的公民生活中,情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門課的一個重點即會放在與政治或公共生活相關的情感與美德。我們將討論包括以下的議題:情感是什麼?情感是天生的還是建構的?情感能被教導嗎?情感和道德、美德、以及共同體的建立有什麼關係?政治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情感與美德?有愛國心是好事嗎?同情、憤怒、寬恕、傲慢又跟我們對正義的追求有何關係?在這門課我們將閱讀、聆聽哲學家根據不同思想傳統所提出的看法。我們的討論將著重哲學概念與論述的釐清,但是也會偶爾接觸相關的腦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經驗研究。
**本課程期中也將搭配國際漢學課程「技藝與美德」並參與其中三次演講,因此五月會有相應課程調整。如果同學有興趣兩門課都修,完成課程要求後兩門課都可以拿到學分。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透過教師上課的帶領,文本的精讀、提問練習、課堂討論、論文寫作,與小型論文研討會等實作協助同學熟悉當代倫理學與道德心理學中重要議題討論的相關概念與理論,並發展提問、批判性思考與寫作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課程安排(暫定)
週 |
課程進度 |
回家閱讀與工作 |
課前閱讀:KK ch1, NPE ch1, 並請在wm5學習平台課程討論板,以「回覆」貼文方式,完成以下工作:
|
||
1 2/21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RgqJVALMQ
|
2 2/28 |
和平紀念日不上課
|
|
3 3/6
|
KK ch2, ch9
|
|
4 3/13
|
KK ch4 pity |
|
5 3/20
|
NPE ch9 compassion, disgust
|
|
6 3/27
|
NPE ch10 fear, envy, shame
|
|
7 4/3
|
校際活動週停課
|
|
8 4/10
|
David Wong on compassion |
|
9 4/17
|
N憤怒 ch2 |
|
10 4/24
|
N傲慢ch2 |
|
11 5/1
|
AL on Love
題目確定與討論
|
|
12 5/8
|
課程調整,將於第一次上課說明(配合國際漢學課程「技藝與美德」:劉滄龍談莊子政治美德) |
|
13 5/15
|
課程調整,將於第一次上課說明(配合國際漢學課程「技藝與美德」:Ondrej Beran: Imagination談想像力) |
|
14 5/22
|
課程調整,將於第一次上課說明(配合國際漢學課程「技藝與美德」:Stalnaker Virtue as Skilled Mastery in Early Confucianism) |
完成論文初稿 |
15 5/29
|
同儕評論會議 |
|
16 6/5
|
Youngsun Back演講(韓國哲學:Yi Ik on compassion) |
準備期末發表 |
17 6/12
|
小型研討會 |
|
18 6/19
|
報告繳交 |
|
注意:除非因特殊事由事先向老師取得許可,未準時完成的工作一律不予計分。
為了幫助同學達到課程目標,本課程有以下評分項目:
I. 課前提問單 (佔總成績20%)
為了協助同學們培養討論議題的能力,學期第二週起每次上課前須完成「課前提問單」。同學們將針對當週指定閱讀文獻提出兩個或更多問題,並稍作解釋或討論。(注意:這份提問單並不是簽到單,你所問的問題必須是謹慎思考後的產物,而你的提問單必須展現出這份用心:提問不得是「未經思考的問題」,而應是具有發展性、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並於當週上課前一天(星期二)中午前上傳WM5學習平台。
II. 課堂參與:帶領並參與討論 (佔總成績30%)
為了協助同學們 培養閱讀文獻、形成並發表自己看法、與人溝通理性討論議題 等能力,學期第三週起每位同學將輪流在上課時負責簡要介紹當週閱讀,提出五個由閱讀內容發展出的問題,並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當週不需負責發表的同學則必須參與討論,貢獻看法。
III. 論文寫作與報告 (佔總成績50%)
論文寫作與討論是另一個練習哲學思考和表達的重要方法。這門課把論文寫作與報告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計分。(這表示你如果沒有完成每一階段的要求而只在學期末交出報告,你最多只會得到一半的分數。請見以下所列各階段所佔報告總分比重。) 每個階段文稿須使用word完成。除了第三階段須在課堂中繳交,其餘文稿請附加在電子郵件中寄給我。在課堂中會進一步討論每一階段文稿的寫作方法與其所應採取的格式。以下是對各個階段的簡述(各個階段所列出時間現為暫定):
(1) 題目的選定 (10%)
建議在學期進行中同學們即可留意你可能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議題。你最遲應該在第十一週(5/1)並選定你期末報告的題目。
(3) 初稿撰寫與提出同儕建議 (20%)
在得到針對你的主旨與綱要提出的建議後,便可以開始撰寫初稿。你的初稿必須在5/29撰寫完成並繳交。我們屆時將會舉行同儕評論會議,在其中你和另一位修課同學閱讀彼此的初稿並提出批評和建議。藉由換作評論者角度來思考寫作並接受其他人的批評建議 – 這個過程對你自己和另一位同學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4) 在小型研討會發表論文(20%)
在得到同儕的評論和建議後,你將有兩~三個禮拜的時間修改你的論文並準備在小型研討會發表。發表須使用ppt或是handout,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在研討會中你的論文會得到更多的建議,有助你寫出一篇令你滿意的論文。小型研討會將在6/12舉辦。
(5) 定稿及潤飾 (50%)
修改並完成你的論文。論文須於6/19當天繳交到系辦。
每週教師會指定下次上課我們會討論的文獻。指定閱讀會在課前上傳至教學平台。課前閱讀與課後複習是本課程的基本要求。上課前請大家務必把所指定的文獻讀完並撰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