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世界有三大哲學傳統:歐洲或西方哲學、中國或東亞哲學、印度或南亞哲學。印度有歷史悠久、豐富多元的哲學傳統,其思想有其區域的特色與限制,也有足堪貢獻於世界哲學的重要的思想觀念,我們不宜因為印度的現況而予以忽視。學習印度哲學可以擴展我人的哲學視野,一如西方和中國哲學,印度哲學也能提供探尋哲學真理、解決哲學問題的思想資源。印度哲學的思維模式大抵介於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間,熟悉印度哲學應也有助於跨文化哲學研究。
本課程不是印度哲學的哲學史研究課程,而是希望透過印度哲學家J. N. Mohanty的Reason and Tradition in Indian Thought: An Essay on the Nature of Indian Philosophical Thinking一書,以及對印度佛教、印度教正理派、勝論派哲學的比較研究,以深入了解印度哲學的思維特色。課程重點將以印度哲學的形上學與知識論為主。
能力項目說明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
1 |
課程介紹 |
Mohanty (1992) 引論 |
|
||
2 |
印度哲學的傳統與現代 |
Mohanty (1992) 第一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並參與課堂討論 |
||
3 |
意識與知識 |
Mohanty (1992) 第二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並參與課堂討論 |
||
4 |
存有與存有論 |
Mohanty (1992) 第六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並參與課堂討論 |
||
5 |
印度量論議題 |
Mohanty (1992) 第八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並參與課堂討論 |
||
6 |
印度哲學思維的本性 |
Mohanty (1992) 第九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並參與課堂討論 |
||
7 |
放假 |
|
|
||
8 |
共相議題 |
Matilal (1986) 第十二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9 |
共相議題 |
Matilal (1986) 第十二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0 |
法稱論自相與共相 |
《釋量論•現量品》第1-20頌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1 |
法稱論自相與共相 |
《釋量論•現量品》第21-40頌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2 |
法稱論自相與共相 |
《釋量論•現量品》第41-63頌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3 |
知覺與概念 |
Chakrabarti (2020) 第四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4 |
共相:比較哲學進路 |
Chakrabarti (2020) 第二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5 |
共相與知覺 |
Chakrabarti (2020) 第三章 |
先行閱讀指定教材,課堂報告與討論 |
||
16 |
彈性補充教學 |
|
撰寫期末論文 |
||
17 |
期末報告與討論 |
|
報告期末論文初稿並參與討論 |
||
18 |
彈性補充教學 |
|
撰寫期末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