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伯納德·威廉斯 (1929—2003) 是英國道德哲學家,被《泰晤士報》稱為「他那個時代中最傑出、最重要的英國道德哲學家」。他的著作包括《個人問題》(Problems of the Self,1973年)、《道德運氣》(Moral Luck,1981年)、《倫理學和哲學的邊界》(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1985年)、《真理與真誠》(Truth And Truthfulness: An Essay In Genealogy,2002年)等,曾為瑪塔納絲寶(Nussbaum) 所推崇。本學期欲研讀他在1993年的著作:《羞恥與必然性》(Shame and Necessity)。該書在目前哲學界討論羞恥的議題方面被廣泛參考。威廉斯在此書主要引用希臘悲劇的詩人,連接到相關的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討論人行為的能動性 (agency) 與責任、多來自外在的羞恥是否與自律的罪責意識相衝突、來自個人家庭背景的身份必然性與自然性之衝突或協調、以及超自然的命運必然性與人的自由的關係。我們從西方哲學的這些議題出發來研讀討論,也將適時關聯到中國哲學相關的文獻來討論。
能力項目說明
練習深度之閱讀與掌握問題的能力,關注與西方近代道德哲學不同面向的研究,蒐尋與當代西方及中國傳統的倫理討論相近的西方古典文獻,對於目前學界與社會蔚為風氣的「羞恥」議題討論,從深度的哲學與悲劇文學層面來探究。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
上課出席與參與情形20%,期中報告20%,期末報告40%
Williams, Bernard. Shame and Necessity. Berkeley/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伯納德·威廉斯著(吳天岳譯):《羞恥與必然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汪文聖:《讓出空間與敬畏作為公共領域的價值基礎》,北市:時報出版社,:2022年。
汪文聖:〈從良知概念來看海德格的倫理學〉,《中山人文學報》,第55卷,2023年7月,頁71-86。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