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這門課屬專題討論,以中國古代醫療相關資料為主要探討對象,探討古代中國方術與政治的關係。
本課程透過Moodle平台擷取閱讀資料、上傳作業和線上交流。
四月間,將有比利時新魯汶大學教師協同教學,討論統治者的身體議題。
能力項目說明
1.具備基本歷史知識與理論能力
2.具備文獻解讀與資料分析能力
3.具備溝通、批判與討論能力
4.具備歷史寫作能力
5.具備多元學科資源運用能力
學習目標與成效╱評量工具與指標 |
評量工具 |
評量指標 |
|
|
讀書摘要報告 |
團隊報告 |
評量尺規 |
具備基本歷史知識與理論能力 |
※ |
※ |
※ |
具備文獻解讀與資料分析能力 |
※ |
※ |
※ |
具備溝通、批判與討論能力 |
※ |
※ |
※ |
具備歷史寫作能力 |
※ |
※ |
※ |
具備多元學科資源運用能力 |
※ |
※ |
※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Course Theme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Activity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數 Estimated time devoted to coursework per week |
|
課堂講授 Lecture Hours |
課程前後 Preparation Time |
||||
1 |
課程內容簡介 |
說明課程目標、上課方式、課程要求 |
說明課程目標、上課方式、課程要求 |
3.0 |
4.5 |
2 |
重要出土發現概說 |
閱讀資料: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
瞭解出土方技資料大體情況。 |
3.0 |
4.5 |
3 |
傳世醫療文本概說 |
閱讀資料:《漢書‧藝文志》「數術」、「方技」 |
瞭解古代的認知框架 |
3.0 |
4.5 |
4 |
出土脈書(一) |
閱讀資料:張家山脈書 |
瞭解古代脈書的梗概 |
3.0 |
4.5 |
5 |
出土脈書(二) |
閱讀資料:馬王堆脈書 |
瞭解古代脈書的梗概 |
3.0 |
4.5 |
6 |
出土脈書(三) |
閱讀資料:老官山脈書 |
瞭解古代脈書的梗概 |
3.0 |
4.5 |
7 |
傳世脈書 |
閱讀資料:《靈樞‧經脈》 |
瞭解古代脈書的梗概 |
3.0 |
4.5 |
8 |
出土經方(一) |
閱讀資料:北大秦簡方書、周家臺秦簡方書 |
瞭解古代經方的梗概 |
3.0 |
4.5 |
9 |
出土經方(二) |
閱讀資料:馬王堆、老官山方書 |
瞭解古代經方的梗概 |
3.0 |
4.5 |
10 |
出土經方(三) |
閱讀資料:武威醫簡 |
瞭解古代經方的梗概 |
3.0 |
4.5 |
11 |
出土房中書 |
閱讀資料:馬王堆方書 |
瞭解古代房中書的梗概 |
3.0 |
4.5 |
12 |
出土神僊書(一) |
閱讀資料:張家山引書 |
瞭解古代神僊書的梗概 |
3.0 |
4.5 |
13 |
出土神僊書(二) |
閱讀資料:馬王堆神僊書 |
瞭解古代神僊書的梗概 |
3.0 |
4.5 |
14 |
古代醫療故事(一) |
閱讀資料:《左傳》、《國語》與戰國諸子中的醫療故事 |
瞭解醫療故事的脈絡、要旨與寓意 |
3.0 |
4.5 |
15 |
古代醫療故事(二) |
閱讀資料:《史記‧扁鵲倉公傳》 |
瞭解醫療故事的脈絡、要旨與寓意 |
3.0 |
4.5 |
16 |
古代醫療故事(二) |
閱讀資料:《三國志‧方術傳》 |
瞭解醫療故事的脈絡、要旨與寓意 |
3.0 |
4.5 |
17 |
期末討論(一) |
期末討論(一) |
期末討論(一) |
3.0 |
4.5 |
18 |
期末討論(二) |
期末討論(二) |
期末討論(二) |
3.0 |
4.5 |
一、評量項目與配分
評量項目 |
配分比率 |
課程討論 |
40% |
期中報告 |
30% |
期末報告 |
30% |
出席與參與 |
三次未出席以零分計 |
二、期中、期末報告評量尺規
(一)每位同學學期繳交二篇報告,期中為論文研究回顧,期末為專題論文。
(二)報告應按格式規範書寫,字數以3000±500字為限。每篇報告佔學期總分30%。
(三)期中、期末報告繳交日期分別為:4月15日0時、6月10日0時。
(四)讀書報告不接受紙本,一律以Office Word或Work Page電子檔上傳至數位學習平臺作業區。
等第╱項目 |
閱讀能力25% |
表達能力25% |
書寫格式25% |
反思能力25% |
優A:9-10 |
能詳實閱讀文獻,完整掌文獻要旨 |
文字清楚、簡潔,論述具邏輯性 |
能清楚掌握報告格式 |
能反思文獻的特點與限制 |
佳B:7-8 |
能詳實閱讀文獻 |
文字清楚、簡潔 |
能大體掌握報告格式 |
能反思文獻的特點 |
普通C:5-6 |
充分閱讀文獻 |
文字清楚 |
能部分掌握報告格式 |
能反思文獻的部分特點 |
待改進D:3-4 |
未閱讀文獻 |
文字不清楚 |
無法掌握報告格式 |
未能能反思指定讀物的特點 |
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4)。3.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合編,《武威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4.鄭孝昌、李克光主編,《黃帝內經太素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5.錢超塵、李雲,《黃帝內經太素新注正》(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6.龍伯堅、龍式昭,《黃帝內經集解》(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