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教育設施規劃研究

Course Name: Seminar in Planning of School Faciliti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透過理論剖析、實際案例的探討及參訪,幫助學生了解教育設施規劃的原則與方式、實務運作的流程、應注意的事項、革新問題與發展趨勢等。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課程目標:

    (一)介紹教育設施規劃的原則和方法,以培養塑造理想學校環境之知能

    (二)研究教育設施規劃對教學活動和學生行為的影響,以了解潛移默化的境教功能

    (三)探討教育設施規劃的革新問題與發展趨向,以作為研究改善校園環境之依據

    (四)透過教育設施規劃理論和實際的運用,以提升學校教育環境品質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課前、課後作業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

    1

    1. 課程簡介
    2. 教育設施規劃基本理念 
    3. 《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1Ch2 

    (1)預習《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1Ch2 

    2+2

    2

    1. 教育設施規劃基本理念
    2. 《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1Ch2 

    (1)預習《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Ch1

    (2)查找國內外空間領導範例

    2+2

    3

    1. 空間領導
    2. 《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Ch1
    1. 預習《校園規劃新論》Ch1
    2. 查找國內外課程教學與教育空間範例

    2+2

    4

    1. 課程教學與教育空間規劃
    2. 《校園規劃新論》Ch1
    1. 預習《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Ch4

    (2)查找國內外新世代學習空間範例

    2+2

    5

    1. 新世代學習空間規劃
    2. 《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Ch4
    1. 預習《校園規劃新論》Ch
    2. 了解臺北市優質校園評選指標向度及獲奨案例

    2+2

    6

    1. 優質校園營造
    2. 《校園規劃新論》Ch2
    1. 預習《校園規劃新論》Ch2
    2. 查找國內外優質校園營造範例

    2+2

    7

    1. 優質學校環境的規劃
    2. 《校園規劃新論》Ch2
    1. 預習《校園規劃新論》Ch3
    2. 查找學校建築或設施創意設計範例

    2+2

    8

    1. 境教與校園創意設計
    2. 《校園規劃新論》Ch3
    1. 預習《校園規劃新論》Ch4
    2. 查找中小學/幼兒園校園中的文化藝術環境或設施範例

    2+2

    9

    1. 校園(幼兒園)建築美學
    2. 《校園規劃新論》Ch4
    1. 預習《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9
    2. 了解國內外學校綠建築案例與綠建築指標

    2+2

    10

    1. 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設計
    2. 《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9

    (1)預習《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9

    (2)探究國內外學校綠建築趨勢

    2+2

    11

    1. 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設計
    1. 《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9
    1. 預習《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Ch 9
    2. 查找國內外智慧校園規劃與建置實例

    2+2

    12

    1. AI智慧校園規劃
    2. 《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Ch9
    1. 預習《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9
    2. 了解現行無障礙設施法規規定
    3. 查找學校無障礙設施範例

    2+2

    13

    1. 無障礙校園環境的規劃
    2. 《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9
    1. 預習《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Ch3-8
    2. 了解新設學校/校舍/幼兒園之規劃報告書、設計圖說

    2+2

    14

    1. 學校建築規劃實務
    2. 新設學校規劃圖說評析
    1. 預先了解參訪學校資料

    2+2

    15

    1. 實地參觀學校教育設施
    1. 準備期末專題報告主題

    2+2

    16

    1. 教育設施專題報告研討
    1. 準備期末專題報告主題

    8+2

    17

    完成指定課後作業

    完成期末專題報告

    3

    18

    自主整學習

    教育設施規劃研究總整學習回饋反思自主學習活動

    3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形成性評量:出席勤惰10%

                    參與問答和討論15%

                    拍攝學校(拍6校)、專書閱讀報告、英譯專題報告或學校設施規劃評介(四擇一)25%

    (二)總結性評量:研究書面報告5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湯志民(2022)。教育設施規劃新視界。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湯志民(2022)。學校建築規劃: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湯志民(2014)。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湯志民(2022)。2030臺灣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展望。教育研究,333,73-89。

    湯志民(2022)。AI智慧校園之建構。師友,635,34-40。

    湯志民、袁亭雅、劉耘汝(2021)。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設施品質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44(1),35-67。

    湯志民(2021)。後疫情時代校園安全與環境規劃策略。教育研究,323,4-21。

    湯志民(2021)。優質校園營造:策略與推展。教育研究,332,38-52。

    湯志民(2020年12月19日)。AI智慧校園的規劃與建置。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建設AI智慧學校(頁3-4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20)。主動學習空間的理念與規劃。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培育未來公民育―有力學習與創新教育(第73-105頁)。臺北市:學富文化公司。

    湯志民、呂思杰和楊茵茵 (2020)。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設施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敎育與心理研究,43(3),1-28。(TSSCI)

    湯志民(2020)。新世代學習空間:理念與規劃。學校行政雙月刊128,1-18。

    湯志民(2019年12月21日)。面向未來的學習空間―新世代學習空間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生學習(頁1-55)。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9)。教育設施影響教育公平。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的展望人才培育與永續發展(第171-201頁)。臺北市:學富文化公司。

    湯志民(2019)。智慧校園(Smart Campus)的理念與推展。學校行政雙月刊121,125-140。

    湯志民(2019)。綠建築理念與永續校園之發展。敎育研究300,47-63。

    湯志民(2018)。臺灣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發展與革新。教育研究集刊,64(4),37-76。(TSSCI)

    湯志民(2018)。智慧校園(Smart Campus)的行政管理與運作。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邁向教育4.0:智慧學校的想像與建構(第173-201頁)。臺北市:學富文化公司。

    湯志民(2018年12月15日)。學校建築之最―中小學特色學校建築。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特色發展(頁3-59)。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7)。學校建築的新航向-校長空間領導的新思維。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第115-144頁)。臺北市:學富文化。

    湯志民(2017年12月16日)。課程新發展與教育空間規劃。載於中華民國學校  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課程發展(頁1-82)。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7)。教育空間新思維。學校行政雙月刊112,175-186。

    湯志民、陳詩媛和簡宜珍(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敎育與心理研究,39(1),1-28。(TSSCI)

    湯志民(2016年12月19日)。標準之外:學校設施與規劃的新思考。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頁46-133)。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5)。後教改臺灣校園建築的革新與議題。載於湯志民(主編),後教改的教育革新與發展(頁125-163)。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湯志民(2015年12月19日)。教育設施4.0:智慧校園。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2015學校建築研究:學校建築的創新與精進(頁97-13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5)。教育設施4.0:智慧校園。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2015學校建築研究:學校建築的創新與精進(頁97-13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4)。後現代校園建築。載於湯志民(主編),後現代教育與發展(頁193-217)。臺北市:高等教育。

    湯志民(2012)。臺北市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35(1),1-28。(TSSCI)

    湯志民(2011)。臺灣學校建築的百年蛻變。教師天地,173,56-64。

    湯志民(2011)。學校建築與規劃:未來10年的新脈絡與新策略。敎育行政研究1(1),155-186。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敎育研究209,68-84。

    湯志民(2010)。2010年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及其意涵。載於吳金盛等編著,優質典範學校―情境與資源篇(頁220-233)。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志民(2009)。空間領導的策略與方式。載於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編印,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頁75-90)。臺北縣:作者。

    湯志民(2009)。校園閒置空間:原因、概況與再利用。教師天地,158,14-33。

    湯志民(2009)。校園活化:閒置空間再利用。敎育研究,184,5-19。

    湯志民(2009)。教育領導與學校環境。敎育研究,181,16-28。

    湯志民(2007)。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的指標及其意涵。載於吳清基(主編),優質領航-校園營造篇(頁6-2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志民(2007)。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載於秦夢群(主編),學校行政(頁203-250)。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6)。臺灣的學校建築(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4)。幼兒學習環境設計(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2)。學校遊戲場。臺北市:五南。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http://www3.nccu.edu.tw/~tangcm/html/2_writings.html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