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旨要
本課程主要以中國古典文學裡之詩賦書寫為中心,並旁及相關韻文或駢文等等體類之結合與對照,探索其中攸關 「變動」此一基本概念及其涵攝意涵的多元性書寫與多面向質素,至於本課程命題中之變動一詞,於此既涵蓋源自外在的一般所謂世變與事變等學術文化慣用概念外,更進而關注其中運用詩賦書寫的作者,據此所牽動與感發之諸多內在心靈介面的情變波動與創作脈絡,尤其於此所牽動的內外思辨.書寫對話及其情志應變脈動;此外本課程亦特別關注詩賦文學裡相關文本或譜系之間,彼此前後攸關的書寫承傳與其前後變動之書寫現象。植基於上述思考,作為建構本課程的三大主要審視向度,其中主要聚焦詩賦文學裡攸關文本書寫與內外變動二者之間,彼此縱橫交錯與情志經緯的文學網絡,並由此所集中體現於世變.情變.文變三者合一的重要變動意涵,進而藉此展開中國詩賦文學世界另一深待觀看與探索的閱讀風景與研究視域。
能力項目說明
1.藉由詩賦文體的淵源與書寫流變,及其歷史經典的重新審視,探索詩賦在中國文學史上特殊的的價值與貢獻。
2.藉由詩賦與中國文學其他文學體類的合體與跨界,洞鑑詩賦與中國文學的文本互動與流動之內在審美牽動。
3.藉由詩賦文體的審美取向與變動向度,重新詮釋中國文學的文學自覺與嬗變關鍵,從而對詩賦在中國文學史的地位重新評估與商榷。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週 課程導論與研討步驟與方法之說明
第一階段 4-5週 詩賦書寫與世變介面
*經典作家.作品之示範與講解
*相關學術議題之閱讀與討論
*學生專題報告之演練與討論.講評
第二階段 4-5週 詩賦書寫與情變介面
*經典作家.作品之示範與講解
*相關學術議題之閱讀與討論
*學生專題報告之演練與討論.講評
第三階段 4-5週 詩賦書寫與文變介面
*經典作家.作品之示範與講解
*相關學術議題之閱讀與討論
*學生專題報告之演練與討論.講評
期末週 本學期課程與相關研究之討論.回顧與展望
*成績考核方式
專題報告 考核50%
平時學習(平時出缺席.討論)考核50%
課堂提供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