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道家道教經典研讀

Course Name: A Study of Daoist Scriptur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 認識中國道家與道教的源流與經典傳統。
  2. 探討道家與道教在經典和概念上的差異。
  3. 研析道經與道教經典的內涵 ,並從原文抽繹出可資探討的議題。
  4. 精讀文本,並從中發展出相關詮釋論點或理論。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進行宗教研究,「讀經」是最重要的基礎功夫,本課程擬以精讀文本的方式帶領同學進入道家與道教的世界。課程中將挑選重要文本,由教師與修課同學共同進行注釋和翻譯,在課程中探討相關詮釋是否適切,並由此延伸出可資研究的議題或詮釋。道家與道教的經典牽涉甚多,就時代來說,可以中唐為分野,區分中古和近世;中古時期包括了老莊經典傳統、六朝天師道、靈寶經、上清經、三皇文等;近世則包括了丹道傳統、淨明道、新興道法儀式、鸞書等,內容可在第一次上課時依同學需求進行調整。整體來說,本課程將透過文本細讀、輔以相關研究來研析這些經典的觀念和主題。希望同學對相關概念更有清楚的掌握,進而加深相關作品的理解與詮釋,豐富對中國宗教文化的認識。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第一次(2月21日)課程說明及介紹;資料庫介紹

    第二次(2月28日)228和平紀念日

    第三次(3月06日)道家與道教概念

    第四次(3月13日)老子經典傳統:老子與老子河上公注

    第五次(3月20日)老子經典傳統:老子想爾注

    第六次(3月27日)老子經典傳統:老子變化經

    第七次(4月03日)校際活動周

    第八次(4月10日)天師道傳統:大道家令戒、正一法文教誡科經

    第九次(4月17日)天師道傳統:陸先生道門科略

    第十次(4月24日)天師道傳統:黃赤之道與房中術

    第十一次(5月01日)靈寶經傳統:靈寶五篇真文

    第十二次(5月08日)靈寶經傳統: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第十三次(5月15日)期末報告大綱發表(一)

    第十四次(5月22日)靈寶經傳統:太極左仙公請問經

    第十五次(5月29日)上清經傳統:真誥

    第十六次(6月05日)上清經傳統:大洞真經

    第十七次(6月12日)期末報告大綱發表(二)

    第十八次(6月19日)彈性安排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每週由一名同學負責閱讀教材及文獻導讀。
    2. 論文摘要:請挑選三篇課程教材,撰述1,000-1,500字左右的摘要,內容包括該篇論文的問題意識,作者觀點、論證過程、引述的材料等。
    3. 期末報告:請挑選課程相關主題,撰寫15,000以上學術論文一篇(含註釋)。請於課堂報告時提出2,000字以上的大綱。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