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由政治大學文學院國際漢學碩博士專班、政治大學中文系、中央大學中文系聯合開設,課程主軸為「唐宋文學」,邀集四位國際知名學者講授,預計帶來新銳的學術議題、恢弘的國際視野,並創造相互激盪討論的火花。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邀集跨國教研單位的專家學者,通過唐宋文學探討,提供一個跨域的交流平台,期能促成本校、他校學生間的學術交流,共同拓展國際視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1講 3月4日(週一)13:00-16:00
講師:東英壽(日本九州大學大學院比較社會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題:歐陽修書簡96篇之發現──與日本國寶天理本《歐陽文忠公集》的關聯性
提要:本講次將討論在2011年如何發現之前完全不為人知的96封歐陽修書信,以及這些書信與天理大學收藏的日本國寶《歐陽文忠公集》之間的關係。
上課方式:政大實體、中大移地政大
第2講 3月7日(週四)13:00-16:00
講師:東英壽(日本九州大學大學院比較社會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題:亞洲的書籍交流史──宋版《歐陽文忠公集》的傳播以及江戶時期歐陽脩作品接受與評論
提要:本講次將闡明南宋周必大編纂的《歐陽文忠公集》是如何傳入日本的,並以歐陽修日本刻本的出版為重點,討論江戶時代對歐陽修的接受情況。
上課方式:政大遠距、中大實體
第3講 3月20日(週三)9:00-12:00
講師:艾朗諾Ronald Egan(美國史丹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教授)
主題:漫談宋詞的幾個特點與研究方向
提要:本講次探討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何地位?有哪些特徵與貢獻?其在文學界的地位如何?這與它的顯著特徵有什麼關係?本講次並將舉出李清照的案例,探討當一個女性詞人參與這種文體寫作時會發生什麼現象。
上課方式:政大實體、中大遠距
第4講 3月27日(週三)9:00-12:00
講師:商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中國文學教授、杜氏中國文化講座教授)
主題:形式與意義:談唐宋古文的閱讀
提要:本講次將以中唐和北宋時期的幾個文本為例,從寫作和修辭的角度來看古文復興為漢字書寫帶來了哪些新的特質,尤其是在駢文的時代之後,如何為作者打開了一個新的表達空間。
上課方式:遠距
第5講 4月25日(週四)13:00-16:00
講師:愛甲弘志(日本京都女子大學名譽教授)
主題:中晚唐文學
提要:本講次將討論日本人研究中國文學的意義、中晚唐時期的掌權者的文學、中晚唐時期的詩人意識、中晚唐時期的詩歌的特徵等議題。
上課方式:政大實體、中大遠距
第6講 4月29日(週一)13:00-16:00
講師:愛甲弘志(日本京都女子大學名譽教授)
主題:日本漢詩
提要:本講次將討論中國古典詩與日本漢詩、日本詩僧月性等議題。
上課方式:中大實體、政大移地中大
政治大學、中央大學是「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的姊妹校,為期強化雙向交流之效益,本課程將安排兩校師生互訪進行「移地教學」。本課程為密集授課,且以實體授課為原則(旁聽生人數由兩校自行決定),為配合講師來自世界各地,授課時段不盡然固定。各講次授課語言皆為中文。
教室:百年樓330306。
遠距指講師以遠距視訊形式授課,學生仍須到教室上課。第6講移地中央大學上課,本校安排車輛,請自行預留交通時間。
各講次書目,單篇部分悉已掃描為PDF並發布於Moodle,以供預習。專書部分因版權限制不便掃描傳播,請自行查閱。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