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講述德意志地區的歷史,時間涵蓋範圍從西元一世紀至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為止。
註:德國史(二)課程預計於113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
能力項目說明
對德國歷史有基本的認識。
了解德國歷史中的重要階段,以及「日耳曼/德意志」、「宗教改革」、「專制主義」、「民族主義」等名詞的含義。
從德意志的建國歷史,反思當時知識分子對於「自由」、「民族」與「國家」等概念的態度與主張。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
導論 2/21 |
說明本學期課程的內容與要求、德意志地區的地理環境、德意志歷史的各個階段 |
教師講授 |
2 |
二二八紀念日2/28 |
--- |
(停課一週) |
3 |
羅馬與日耳曼3/6 |
羅馬帝國時期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地區、條頓堡森林戰役、羅馬人眼中的日耳曼人、羅馬對日耳曼人的影響 |
教師講授 |
4 |
法蘭克王國3/13 |
基督教的興起、民族大遷徙、羅馬帝國的滅亡、梅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德意志」概念的產生 |
教師講授 |
5 |
神聖羅馬帝國3/20 |
薩克遜王朝、法蘭柯尼亞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中世紀晚期的神聖羅馬帝國 |
教師講授 |
6 |
中世紀中歐的社會經濟與文化 3/27 |
封建制度、社會等級制度、騎士、修道院、城市、中世紀人民的心態 |
教師講授 |
7 |
校際活動週 4/3 |
--- |
(停課一週) |
8 |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4/10 |
早期資本主義、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馬克西米連一世的帝國改革政策、宗教改革的先驅、宗教改革前夕的德意志地區、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開始、宗教改革的影響、信仰表白化 |
教師講授 |
9 |
三十年戰爭4/17 |
奧格斯堡和約、三十年戰爭的爆發與經過、西發利亞和約 |
教師講授 |
10 |
專制主義的時代 4/24 |
專制主義、法國的典範、神聖羅馬帝國的問題與領土國家的形成 |
教師講授 |
11 |
普魯士的崛起/啟蒙運動的時代 5/1 |
霍亨索倫家族、布蘭登堡·普魯士的形成、腓特烈大帝、啟蒙運動、開明專制 |
教師講授 |
12 |
德意志文化國家/法國大革命 5/8 |
德意志文化國家、威瑪古典、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地區的影響 |
教師講授 |
13 |
拿破崙與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興起 5/15 |
拿破崙的崛起、神聖羅馬帝國的瓦解、普魯士改革、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興起、解放戰爭 |
教師講授 |
14 |
維也納會議與復辟的時代5/22 |
鞍部時代(Sattelzeit)、維也納會議、德意志邦聯、民族主義的活動 |
教師講授 |
15 |
1848年的革命 5/29 |
1848年革命的爆發、法蘭克福國民會議、議會之外的革命活動、國家邊界與民族問題、憲法與帝國、1848年革命的失敗 |
教師講授 |
16 |
德意志邁向統一之路 6/5 |
1848年革命失敗之後的發展、反革命的年代、關稅同盟與民族主義的再次覺醒、俾斯麥與德國統一 |
教師講授 |
17 |
期末考試 6/12 |
期末考試 |
期末考試 |
18 |
彈性補充教學週:影片欣賞 6/19 |
Die Deutschen (ZDF) |
影片欣賞與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