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學習輔導

Course Name: Learning Guidance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課程簡介與學生背景:適合大學部學生能積極參與課程,以學習輔導為內容進行學習,設計、實施與評鑑學習輔導的教學活動。本課程主要課程管理系統為Google drive和Facebook groups,並且會融入科技支持教與學,故學生課堂內外時,需備有相關上網工作之工具。

     

上課原則:因第一周即上課且分組,第一周未出席者,不予加簽且不要參加此課程(除非重大外力不可抗之原因)。能長期參與課程,因為本課程有一項長期的團體作業,若中途退出,將影響團隊成果與氛圍。尊重、認真、負責、誠實、不投機取巧。對於同學好的表現,給予真誠的鼓勵與讚美。保護好自己(尊重他人)不想公開的隱私。教師同時是教學研究者與受教學者(教學相長),遵守教學研究倫理。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評量方式  
    課程目標: 教學實驗論文 報告 課堂參與反思
    1.知道與瞭解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   * *
    2.分析與應用學習輔導之研究、個案及效果。 * * *
    3.創造、實施、評鑑、反思學習輔導的教學。 * * *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預訂教學內容和進度:

              評量方式(分數)  

    時間投入(小時)

     
    週次 日期 預定活動 上課教學方法 課前準備 課後活動 教學實驗論文 口頭報告/小考 課程參與(反思作業) 課內 課外
    1 219 課程簡介與導論c1基本原理 課綱討論;分組; 講述討論(每組出題互答);反思活動(3-10min)   複習     3 3 4.5
    2 226(加退選最後一日) c6診斷c7多元評量 師講述、帶活動、討論、反思 每位同學看教材、師ppt講解 複習、寫實驗教學     3 3 4.5
    3 304 c9學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 師講述、帶活動、討論、反思 同上 同上     3 3 4.5
    4 311 c2學習動機輔導 第1節:師講述、討論;第2節:小組報告個案或資源(必含1論文範例並評論);第3節組班創作活動(設計一堂/單元教學);反思 閱讀教材、組準備報告 複習、寫實驗教學   5 3 3 4.5
    5 318 (彈性課程) 自選相關活動或學習           3   7.5
    6 325 c3學習策略輔導 同上,第2組 同上 同上   * 3 3 4.5
    7 401 c4學習計畫時間管理 同上,第3組 同上 同上   * 3 3 4.5
    8 408 c8差異化教學、學科學習輔導 同上,第4組 同上 同上   * 3 3 4.5
    9 415 c5升學輔導、c10成人學習輔導 同上,第5組 同上 同上   * 3 3 4.5
    10 422(期中考、申請停修開始日) 期中考、期中教學研究論文(題目、簡介至方法)各組每人必寫半頁以上、口頭發表(教學者(研究者)與受教者(參與者)溝通) 小考(10-15min)、組發表、各組&師回饋 設計教學、寫教學研究論文、準備發表 (各組分享期中論文) 修改教學研究論文 6 5 3 3 4.5
    11 429(申請停修截止日) 教學實驗1(以c2為內容) 第1組教學、各組參與、生師回饋 準備實驗教學 寫實驗教學、課程週記 12   3 3 4.5
    12 506 教學實驗2(以c3為內容) 第2組,同上 同上 同上 *   3 3 4.5
    13 513 教學實驗3(以c4為內容) 第3組,同上 同上 同上 *   3 3 4.5
    14 520 教學實驗4(以c8為內容) 第4組,同上 同上 同上 *   3 3 4.5
    15 527 教學實驗5(以c5、c10為內容) 第5組,同上 同上 同上 *   3 3 4.5
    16 603 專題製作1:期末教學研究論文初稿完成-發表、自他評 各組每人必寫半頁以上、口頭發表、自他評 準備發表 寫實驗教學 10 5 3 3 4.5
    17 610 (端午節)                  
    18 617(final exam-彈性課程) 專題製作3:期末教學研究論文(全文)、課程週記-線上完成 各組每人均要改寫部分(盡可能,代表深思後增進) 修改並完成教學研究論文   6   3 3 7.5
            評量合計 100 34 15 51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5%

    講述 Lecture

    25%

    討論 Discussion

    2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評量方式:教學論文研究、教學、課程週記、出席參與。詳見評量方式表與以下說明:    
    1、作業形態:期中之前,介紹指定學習內容或個案,也可採實作。essay論文-->盡可能內容或教學法有些創新。  
    2、課堂參與反思是指:出席課堂並投入學習活動,例如參與全班或小組討論、填寫問卷、在班或組社團po文或回文、課程反思活動。

    3、教學研究論文的寫作方式:描述分工細節於研究方法;期中、期末每人必寫半頁以上於各組論文的google doc上。

                 

    4、本課程有條件開放使用生成式AI工具:在師生溝通互動教學下,進行輔助創作活動;若使用,說明:使用GAI方式與內容等。

                 

    5、評量規準(activity.pu.edu.tw/download.php?filename=2886...pdf...Rubrics簡介與範例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2015)。學習輔導(第二版)。台北:心理。(主要章節參考)
    李咏吟(編)(2001)學習輔導。台北:心理。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