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隨著《CSI犯罪現場》的走紅,鑑識科學也開始引起大家的注目,尤其看過「名偵探柯南」對於柯南的推理探案能力,必定羨慕不已,類似的「偵探」影集中,不難發現劇中主角善用科學證據,從犯罪現場,發現微物跡證、協助推理破案的迷人情節,澎湃的內心除崇拜外,也幻想變為劇中的主角從事推理探案。本課程將帶領柯南偵探迷圓夢,窺探真實柯南的偵探世界,瞭解CSI鑑識科技的奧秘,彌補偵探魂內心的缺憾,滿足對偵探的憧憬和幻想!
能力項目說明
礙於國內鑑識人才緊縮,缺乏推廣鑑識教育的現況,大多數的柯南偵探迷無法圓夢,更無法窺探真實的偵探世界和CSI鑑識科技的奧秘。為滿足眾多大學生內心的好奇,開闊跨領域的學習機會,培育未來的科學偵探,本課程希望傳承與分享近二十多年擔任刑警和教學所累積的寶貴經驗,講授實務案例與時事新聞,引發同學對「科學偵探」的認識和興趣;藉由新聞與社交媒體報導的新型犯罪手法與詐騙模式,認識典型的被害模式,討論常見的犯罪模式,可防範學生因涉世未深、無知或好奇,被捲入可避免的危機。另從實務案例,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犯罪現場,觀察蛛絲馬跡,學習聆聽證物和屍體的另一種聲音,讓證據說話。探討物證科學和科技偵查的理論與實務。因為課程內容特殊,著重「鑑識科學、犯罪預防、偵查科技、冤獄平反」的主題,修課人數有限,內容也有血腥的犯罪現場照片,請學生做好心理準備,自行斟酌考量,準備踏入犯罪現場,探索真實的柯南偵探世界。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1 |
課程說明 |
探索柯南的偵探世界 鑑識科學 科技偵查 預防犯罪 平冤昭雪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1 |
A.查詢中樂透的機率與近五年刑案發生數?感想? B.修課動機+期許、簡歷+畢業前九大夢想 C.推理探案 |
2H |
4H |
2 |
震撼教育:推理探案~探討命案偵查 |
真實案例說明 CSI犯罪現場調查 血跡型態學 屍體變化與死亡時間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2 |
A如何拍攝現場鏡面上的血跡或筆跡? B最好看的偵探電影(集)感?簡介與說明原因? C.推理探案 |
2H |
4H |
3 |
安全一瞬間~命案現場疑雲 |
命案現場疑雲 誰是真兇 車牌印痕 幽靈駕駛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2 |
A無人車的肇事案例、原因與刑責? B課程logo設計+理念說明或本logo 修改建議和說明! |
2H |
4H |
4 |
金手指與黃金30秒逃生術 |
保險詐欺 水中逃生 0與1理論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3 |
A「真實現場」推理?自他殺? B推薦最實用的防身術或逃生術? |
2H |
4H |
5 |
實務分享 |
專家邀請演講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3 |
A撰寫演講心得 |
2H |
4H |
6 |
鑑識實作 |
鞋印跡證與比對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4 |
A鞋印採集 B蒐集鞋印比對案例
|
2H |
4H |
7 |
鑑識實作 |
指紋採集與比對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4 |
A指紋鑑定的法律問題與相關的新科技,如何運用? B查詢耳紋、唇紋案例及運用 |
2H |
4H |
8 |
分組報告 |
預防犯罪或人身安全議題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5 |
互評分數與撰寫心得 |
2H |
4H |
9 |
跟隨福爾摩斯的腳步-認識鑑識科學 |
鑑識科學好好玩 鑑識的歷史與領域 鑑識的學習歷程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6 |
A蒐集李昌鈺博士相關報導與著名案例? B推薦最好玩的鑑識網站?原因?AAFS、IAI |
2H |
4H |
10 |
重返犯罪現場~讓物證說話 |
世紀大審判 現場處理與採證 證物監管鏈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6 |
A蒐集證物缺失的相關案例或影片,討論錯誤原因和改善之道? B推薦著名懸案紀錄?疑點? |
2H |
4H |
11 |
正義的時光機—犯罪現場重建 |
平冤案例介紹 冤獄平反關鍵 ~重建現場 鑑識技術原理運用 指定閱讀: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7 |
A從傷口(骨痕)推斷犯罪工具的方式、案例? B重建、還原犯罪現場的影片? C「焦屍命案」現場推論? |
2H |
4H |
12 |
真實的偵探世界~/找不到屍體的命案 |
找不到屍體的命案 微物跡證的案例 路卡交換原理 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7 |
A查詢利用微物或鞋印偵破的案例和偵破關鍵? B查詢國內外找不到屍體的命案與破案關鍵? |
2H |
4H |
13 |
冤案疑雲~強化物證科學 |
人證問題 科學證據 偵查/證據 測謊與精神鑑定 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8 |
A推薦國內外各一則重大冤案!討論問題與心得? B推薦有關冤案的影片(集)? |
2H |
4H |
14 |
實務參訪 |
鑑識單位參訪 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8 |
撰寫參訪報告 |
2H |
4H |
15 |
分組報告 |
鑑識科學或科技偵查主題 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ch9 |
互評分數與撰寫心得 |
2H |
4H |
16 |
期末報告與自評 |
學期自評影片 |
彙整學期筆記 |
2H |
4H |
17 |
自主學習 | 從時事新聞自主學習人身安全 |
|
2H |
4H |
18 |
自主學習 |
從時事新聞自主學習鑑識科學 |
|
2H |
4H |
開放使用AI,請註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於課程作業之產出,學生可於課堂作業或報告中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後」簡要說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文句潤飾或結構參考等使用方式。然而,在本課程的「個人反思報告」、「小組採訪作業」中,學生不得使用生成式AI工具撰寫作業。若經查核使用卻無在作業或報告中標明,教師、學校或相關單位有權重新針對作業或報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
1.隨堂筆記:35 %, 每週繳交,將上課重點、課堂心得、作業、參考資料等,以數位化方式整理並收集,藉以反映課堂的收穫與自身想法的提升,具體表現出學習前、後的差異,呈現學習過程和成果;另經由觀摩同學的優良筆記,引導觸發更多的構思,更明確瞭解這堂課的幫助。
2. 預防犯罪期中報告:20 %, 每學期進行一次,以不同背景學生組成小組,要求小組就給定的案例從案情釐清、犯罪手法、犯罪模式分析等上課所學偵查手法,做深入的討論與剖析,並探討案例背後所隱含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能出現的危機,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學習經驗預防被害。每組須進行20分鐘的口頭報告,並接受老師與同學的提問。同時亦須繳交書面報告電子檔,將研判的過程與經驗的學習做歸納與整理。
3. 鑑識科學學期報告:20 % , 每學期進行一次,以不同背景學生組成小組,要求小組以研讀鑑識科學相關教材為主,自行蒐集相關資料為輔,就特定鑑識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並思考如何整合同組同學各自的專長,以應用於該特定鑑識主題。每組須進行20分鐘的口頭報告,並接受老師與同學的提問。同時亦須繳交書面報告電子檔,將蒐集的資料與討論的過程做歸納與整理。
4.出席狀況與上課參與:25%, 透過點名制度,確實掌握同學的出勤記錄,出席狀況出席:5%;並透過上課發言加分機制,鼓勵同學多參與課堂、提供自身經驗分享或多面向問題思考,以加深同學的學習印象,上課參與課堂發言20%。
李承龍,「司法科學之跨域整合與應用實務」,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ISBN 978-626-7130-78-0 (平裝),2023年10月。 每週上課前須閱讀之範圍(章節前面數字代表該周閱讀範圍,去除期中期末考兩週,共16週)如下:
司法科學之跨領域整合與應用實務
目錄
第一章 司法科學與科技偵查之創新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第二章 司法科學的歷史探索與冤案探討 第一節 司法科學歷史探索與教育推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第二節 汐止雙屍命案犯罪現場勘察的省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 第三節 從DNA鑑識探討冤假錯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第四節 從科學證據角度探討測謊疑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 第三章 輻射事故與核鑑識 第一節 輻射事故緊急應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 第二節 核鑑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 第三節 核恐怖攻擊現場應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 第四章 鑑識DNA 第一節 鑑識DNA生理描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7 第二節 鑑識遺傳基因學在司法系統之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 第三節 PCR技術分析植物種類在司法科學之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 第五章 證物監管鏈 第一節 區塊鏈在證物監管之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 第二節 新科技在證物監管之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8 第六章 科學證據與情資整合 第一節 科學證據與審判證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7 第二節 情資整合在犯罪現場調查之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 第七章 虛實犯罪現場之重建與取證 第一節 數位犯罪與鑑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7 第二節 虛擬實境與犯罪現場重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5 第三節 虛擬解剖與司法取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4 第八章 司法科學的創新運用 第一節 智慧科技在犯罪現場紀錄之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 第二節 元宇宙科技在犯罪現場調查之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9 第三節 無人機在車禍現場處理之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6 第四節 犯罪現場土壤之分析與鑑識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5 第五節 人工智慧在犯罪偵查與犯罪預防之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3 第九章 司法科學入門與推廣活動 第一節 李昌鈺博士刑事鑑識手冊導讀_______________318 第二節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讓您成為犯罪剋星___________331
參考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5
|
李承龍老師的聯絡信箱 lee0315@gmail.com 作業規定&加簽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CCUSTUDENT/permalink/4421098921269513/?comment_id=4421789124533826¬if_id=1631585565523163¬if_t=group_comment&ref=no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