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新媒體與創業

Course Name: New Med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隨著第三波數位革命的到來,傳播文化與媒體產業運營逐漸以「創新」為中心,建立在知識共享研發上的網際網路、數位經濟和AI等技術變革,對社會生活方式與經濟行為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商業行為的組成,特別是企業創立與經營的模式亦有所更迭,造就不同的「創業」文化。

雖然科技發展與創新推動了技術變革,但同時可能阻礙創造力的累積與前進,甚至衍生控制知識傳播、降低創造自由與誘因、財富和機會分配不均等嚴重流弊。益發飛快的傳播科技雖提升效率,然而卻預示著各種對人類社會、制度可能造成的難以想像破壞,也悄悄在滋生中。因此創新創業與公共利益,社會正義與文化多元亦產生拉鋸。

本課程將著墨於科技創新如何引領傳播模式的前進?創業文化如何因應新媒體的創新而調適與轉型?而蘊藏在科技創新與創業精神兩者不斷碰撞、謀求動態平衡的現狀中,於新媒體產業發展下,又有什麼關乎經濟、人權與社會公益的議題須要我們嚴正以對?

上述思維模式訓練將貫穿整學期課程,期許修課學生除了能掌握數位時代下的前沿新媒體創新創業的議題外,更能具備跨領域的科際整合能力,探索如何以新媒體科技作為管理工具,兼具理性思考及人文關懷,眼光高遠地為傳播環境投注創新的創業觀點。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媒體人才須具有科際整合之能力與學習模式,有鑑於傳播學院學生於新媒體產業的多元學習與職涯規劃,本課程將建構修課學生創新創業的知識體系,學習如何將觸及新媒體創新與創業所會面臨的科技、金融、商管、社會科學(含法律)各類知識予以整合與彈性應用。

    預計修課學生可培養以下幾種當代智財經理人所應具備的知識與思維:

    • 具有實務敏感度,掌握科技發展與新媒體創新間的連動關係;
    • 關注科技創新帶動的創業轉型對商業組織、不同群體、公眾、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具備多元視角,引進創新的創業策略,促進修課學生了解創新的新媒體創業技能,更具備未來於實務產業創業的專業能力與視野。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別

    課程內容與教材

    教學活動與

    課前課後作業

    學生學習

    投入時間

    W1

    新媒體生態圈與創業市場】

    學期課程介紹與進度說明、專題基礎背景解說

    文獻搜尋與個案報告技巧

    教師講授、

    課後練習文獻搜尋

    2hrs

    W2

    【創業計畫的研擬與建構:實作與企劃撰寫】

    主題:創業企劃寫作、市場分析與策略表達實作練習

    ※ 繳交個人簡介

    指定閱讀:

    陳萬達,媒體企劃:跨媒體行銷趨勢與傳播策略,第八章、企劃書的撰寫與技巧,威仕曼文化 (2012)

    參考閱讀:

    麥克葛伯 (Michael E. Gerber),創業者迷思與小企業,創業這條路:掌握成功關鍵,勇闖創業路必須知道的「方法」與「心法」!,久石文化 (2015)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3

    數位出版與著作權】 

    主題:著作權益與網路自由– 由好萊塢至矽谷的創新聚落

    指定閱讀:

    1. 許忠信,著作之原創性與抄襲之證明(上)(下),171期/172期 (2009)

    2. 張俊宏,論非法機上盒侵害著作權之爭議,智慧財產權,260期 (2020)

    參考閱讀:

    1. 藍又時親曝「遭王樂妍抄襲12年始末」
    https://star.ettoday.net/news/2091822
    2. 藝人王樂妍抄襲藍又時自創曲判刑6月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125925
    3. 自由共和國》盧建誌/天下音樂一大抄?金曲創作抄襲的模糊界線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72307
    4. 非法重製光碟罪的刑事責任
    https://cons.judicial.gov.tw/docdata.aspx?fid=100&id=310985&rn=-658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4
     

    【品牌建立與商標效益】

    主題:公司形象的建立與行銷策略- 電玩與卡通(皮克斯、漫威)人物的探討

    指定閱讀:

    1. 馮震宇,品牌行銷的基礎– 商標註冊與商標權的取得,月旦法學教室,27期 (2005)

    2. 馮震宇,商標減損之認定與商標侵權,台灣法學雜誌,223期 (2013)

    參考閱讀:

    1. 蔡鎛宇,角色之著作權保護— 從內容產業的經驗思考電玩產業的現況,政大智慧財產評論,14:2期 (2017)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5

    【新藝術風潮:時尚、戲謔與同人誌】

    主題:次文化與拼貼手法

    指定閱讀:

    1. 王怡蘋,戲謔仿作與著作權保護,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11期 (2013)

    2. 莊喬琪,同人創作與著作權-以同人誌為例,廣流智權評析,第36期 (2016)

    參考閱讀:

    1. 盧美慈,同人誌相關著作權問題研究,台灣創用CC計畫 (2010)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6

    【數位科技演進與衝擊

    主題:創意、技術與權利的交融–交錯的數位內容範疇與保護

    指定閱讀:

    1. 葉哲維,設計專利之侵權判斷方法討論與案例解析,專利師,第三十七期 (2019)

    2. 徐銘夆,圖像設計與它們的產地─從美國Microsoft Corp. v. Corel Corp. et al.侵權事件論析設計專利所面臨的數位化挑戰,專利師,38期 (2019)

    參考閱讀:

    1. 蘇南,初探文化創意產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以產品設計之著作權及設計專利為中心,真理財經法學,第12期 (2014)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7

    【消費者保護與平台責任】

    主題:標價爭議與處置機制

    指定閱讀:

    1. 葉雲卿,網路平台的責任─由線上直播販賣假貨之商品責任與商標侵權責任,第384期,台灣法學雜誌 (2020)

    2. 張瑞星,網路購物機制之微調從購物網站標價錯誤之數件判決談起,政大智慧財產評論,9:1期 (2011)

    參考閱讀:

    1. 盧憶,代言與社群媒體影響者的潛在法律責任分析—以美國法為例,第384期,台灣法學雜誌 (2020)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8

     

    【專題研究 I:電視頻道經濟】

    主題:網路治理與多元文化

    指定閱讀:

    1. 江雅綺,運動法學:由世足賽與奧運賽的轉播戰 檢討必載 (Must Carry) 規範,全國律師 (2018)

    2. 廖家儀、鄭菀瓊,競爭規範對職業運動轉播權交易模式的形塑與多元傳播平臺時代下授權模式之改變,公平交易季刊,第30卷,第4期 (2022)

    參考閱讀:

    1. 張懿云、賴曉君,球類運動轉播之法律問題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17卷,第3期,(2009)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9

    【專題研究 II:音樂經濟

    主題:數位串流–實體至虛擬銷售

    指定閱讀:

    1.盧建誌,科技時代下的音樂產業授權制度研究- 以法律與經濟觀點論之,中國娛樂法評論, 第2期 (2019)

    2.黃夢涵,美國音樂現代化法案之研析,智慧財產權,245期 (2019)

    3.林怡君、黃夢涵,我國音樂著作強制授權規定之探討-著作權法第69條,智慧財產權,233期 (2018) 

    參考閱讀:

    1. 杜芸璞,美國「音樂現代化法案」給予我國音樂授權之啟示,智慧財產權, 246期 (2019)

    2. 朱翊瑄,美國《音樂現代化法》改變授權方式以解決串流 音樂之困境,科技法律透析,第31卷第12期
    (2019)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0

    【專題研究 III: 電視節目與版式經濟】

    主題:節目授權與國際視野

    指定閱讀:

    1. 張瑞星,論電視節目版式著作權保護的國際趨勢,政大智慧財產評論,15:2期 (2019)

    2. 智由博集,從中國好聲音看電視版權的保護 (2016)

    參考閱讀:

    1. 非池中藝術,《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辦法》上路 ! 落實保障文化藝術工作者創作權益 (2021)

    2. 文化部,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辦法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1

    【專題研究 III: 劇情創意與影音轉型 】

    主題:劇本創作與觀眾導向 

    指定閱讀:

    1. David Carr,House of Card,Giving Viewers What They Want,The New Yoker Times (2013)
    https://www.nytimes.com/2013/02/25/business/media/for-house-of-cards-using-big-data-to-guarantee-its-popularity.html

    2. 連以婷,《我們與惡》為何有酸民、媒體角色?幕後資策會大數據團隊的工作揭密!,科技新報 (2019)
    https://technews.tw/2019/06/24/the-world-between-us/

    3. 關鍵評論網,台流來了— 文策院「2020創意內容大會」與進擊的台灣文化,新台流的誕生!不只媒合市場,台劇復興還要仰賴「數據驅動」(2020)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020-tccf/143581 

    4. 資策會服創所,AI、大數據、劇本:膾炙人口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是怎麼產生的? (2020)
    https://dsi.iii.org.tw/%E6%9C%8D%E5%89%B5%E6%89%80%E7%A0%94%E7%99%BC%E6%87%89%E7%94%A8/ai-writed-tv-series-script/

    參考閱讀:

    1. 黃秀蘭,影像與繪本侵權案例淺析—以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與江蕙專輯MTV侵權判決為例,法學新論 (2010)

    2. 林昱梅,「向左轉向右轉」MTV抄襲?,月旦法學教室,26期 (2004)

    3. 陳運星,「向左走、向右走」與「晚婚」MTV 之案例探討,月旦法學教室,26期 (2004)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2

    【數位資產與去中心化】

    ※ 請上傳繳交一頁以內創業計畫構想

    主題:NFT、智能合約與區塊鏈交易

    指定閱讀:

    1. 張庭瑜,用區塊鏈 革命電影產業,徐嘉凱透過虛擬貨幣邀請觀眾加入劇情,數位時代 (2018)

    2. 高敬原,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解析加密貨幣、NFT、DeFi熱潮,數位時代 (2021)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3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潮流】

    主題:顛覆式創新與AI

    指定閱讀:

    1. 黃絜,作者在哪裡?─ Ginsburg與Budiardjo的〈Authors And Machines〉(上)(下),黑潮之聲(2019)

    2. 黃絜,關於人工智慧生成作品的二三事,黑潮之聲 (2019)

    參考閱讀:
    1. 毛舞雲,人工智慧創作品之著作權保護 從繪畫機器人談起,交大法學評論,第五期,(2019)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4

    【新媒體創業的未來市場:數位競爭與大數據】

    主題: 個人資訊利用與隱私保護

    指定閱讀:

    1. 簡立峰,ChatGPT問世之後,大型科技公司、新創、個人工作者何去何從?,數位時代 (2022)

    2.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歐盟的平臺管制野心:數位服務法與數位市場法(上)(下) (2020)

    參考閱讀:

    1. 廖欣柔,歐盟被遺忘權簡介暨我國實務見解觀察整理,萬國法律,第223期 (2019)

    2. 公平交易委員會,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 (2022)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5

    【專題演講:新媒體的募資與設立 

    主題:新型態的群眾募資與個人化經營

    教師講授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課後分組討論報告

    2hrs

    W16

    【專題講座:新媒體創業的策略擬定與經營】

    主題:數位製作的授權協商與品牌建構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2hrs

    W17

    * 期末發表與策略統整:

    1.個別創業建議反饋與交流

    2.創業案例紀錄片觀影與分析討論

    指定閱讀:

    陳萬達,媒體企劃:跨媒體行銷趨勢與傳播策略,第七章:媒體企劃的執行與評估,威仕曼文化 (2012)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3hrs

    W18

    【創業實作演練 & 課堂分組簡報統整】

    1.分組成員請完成簡報更新並上傳

    2.分組討論與交流 (組員互評意見請附於個人期末書面報告)

    指定閱讀:

    陳萬達,媒體企劃:跨媒體行銷趨勢與傳播策略,第六章、企劃的意義與內容,威仕曼文化 (2012)

    同學課前預習

    綜合討論

    3hrs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本課程將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前指定閱讀情況、課堂討論與參與。在報告部分,歡迎學生在多元論證下的發想、跨領域思考,或者對當前新媒體創新與創業議題保持關注並加以作系統性的整合。具體評量項目與配比為:

    • 出席情況(10%):若有正當理由須請假,請於課前寫e-mail給授課教師告知,若有緊急事務,亦請盡快於有空檔時發信通知。
    • 課程討論表現(20%):課堂上提問與回應、對報告組別的意見反饋表現。


    本課程將完成兩項創業規劃,具體口頭和書面報告格式,教師將於第一周徵詢修課同學意見、共同討論確定之。修課同學可自由選擇與本課程有關之主題分組進行個案研究,並最晚於第5週前確定之。尋找主題與準備個案的過程,均歡迎學生於授課教師Office Hours時間進行約談。

    期中團體報告:創業文獻與案件分析(35 %):將與課程同學就不同媒體類型(包括但不限於:新聞、文學、音樂、電影、電視劇、電玩、、AI與大數據)分組進行,經小組討論後,組員將各自扮演不同的任務,進行新媒體創業規劃與策略構建:1) 學期中各組將上台進行指定閱讀的導讀,藉由文獻熟稔創業的重要知識; 2) 藉由閱讀文獻理論,完成分組之新媒體創業案件分析與並融入口頭報告 

    期末個人報告(35%): 期末將由課堂同學完成個人創業規劃,選取各自有興趣的新媒體內容、服務或媒介形式進行創業思考,期末進行口頭摘要報告,並完成書面報告(總頁數以六頁為佳,十頁內為限,並請涵括期中團體報告組員互評意見)。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請學生依《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所列文獻,進行課堂討論之準備。

    ※ 課程推薦閱讀文本:

    1. 創業週末 (Startup Weekend):如何在54小時內建立一家新創公司 (How to Take a Company from Concept to Creation in 54 Hours) (2015)

    2. Robert Merges (劉芳(譯)), 商業知識產權策略(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for Business) (2020)

    3. Lisa Congdon (郭玢玢 譯),一人藝術無限公司 : 我是藝術家,我自己賣作品!個人創意事業營生指南 (2016)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1. 賀桂芬,你以為紙牌屋是創意?不,它是大數據和資料分析,天下雜誌 (2017)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2824?template=fashion
    
    2. 劉慧茹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數據首例:呂蒔媛、林昱伶巨量田調動心弦,鏡週刊 (2019)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318insight002/ 
    
    3. 奧美觀點,《與惡》成功背後,呂蒔媛與大數據的距離,天下雜誌 (2019)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5338
    
    4 呂蒔媛,我們與惡的距離─ 應用大數據之編劇心得,公視《開鏡》季刊 (2019)
    https://medium.com/@PTS_quarterly/%E6%88%91%E5%80%91%E8%88%87%E6%83%A1%E7%9A%84%E8%B7%9D%E9%9B%A2-7b0aacf711d1
    
    5. 顏雅娟,解開Netflix擊敗HBO的成功密碼,今周刊,855期 (2013)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4/post/201305090041/%E8%A7%A3%E9%96%8BNetflix%E6%93%8A%E6%95%97%EF%BC%A8%EF%BC%A2%EF%BC%AF%E7%9A%84%E6%88%90%E5%8A%9F%E5%AF%86%E7%A2%BC
    
    6. 資策會,從大數據談新媒體之應用-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 (2019)
    https://fb.watch/430lsyxGFE/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