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中國文學史

Course Nam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探討中國文學作品的發展歷史,包含作品的形成、演變與影響。在斷代分期下,通過主要文體、代表作家的討論與細讀,一方面形成歷史敘述,一方面體察史觀作用。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認識中國文學的發展歷史。
    2. 自文學發展的過程中,體察歷史演變的文化意義。
    3. 自歷史演變的意義中,展望人文發展的各種向度。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每週授課三小時,請同學每週自修六小時

    第一週   曹魏文學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129-149、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細讀、討論曹植、王燦、劉禎作品。2、討論正始詩風。3、

    細讀阮籍、嵇康作品。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二週   兩晉文學(一):太康時期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51-169、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太康詩風格。 2、細讀三張、二陸、兩、一左作品。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三週   兩晉文學(二):永嘉時期、(三)義熙時期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69-183、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四週   南朝文學(一):詩歌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85-203、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南朝文學聲色大開的背景、題材與做法。2、細讀吳歌、西曲。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五週   南朝文學(一):詩歌、(二):文學思潮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209-246、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元嘉、永明、梁陳宮體詩風格。 2、細讀顏延之、謝靈運、謝朓、鮑照、沈約、蕭氏父子、江淹、徐陵、何遜、陰鏗作

                    品。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六週   北朝文學、魏晉南北朝小說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247-259、261-304、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細讀北地三才子作品。2、細讀北朝樂府詩。3、討論志怪小說。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七週 04.08  魏晉南北朝小說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304-313、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

    學習活動:1、延續討論上週部分志怪小說。2、討論志人小說風格。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八週   期中考試

    筆試:申論題寫作測驗

     

    第九週   唐代文學(一)概說、(二):初唐詩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315-347、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六朝餘風之詩。2、討論復古詩。3討論另類作品。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週   唐代文學(三):盛唐詩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349-388、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細讀山水田園詩。2、討論、細讀邊塞詩。3、討論、細讀李白、杜甫詩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一週唐代文學(四):中唐詩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389-431、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細讀自然詩。2、討論、細讀寫實詩。3、討論、細讀奇險詩。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二週唐代文學(五):晚唐詩、(六):散文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433-443、445-456、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討論晚唐詩風格。2、細讀杜牧、李商隱詩。3、細讀韓愈、柳宗元、李翺、皇甫湜古文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三週唐代文學(六):散文、(七):小說--傳奇與變文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457-486、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延續討論上週部分古文。 2、討論傳奇小說的興起背景。3、討論、細讀傳奇選文。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四週唐代文學(七):小說--傳奇與變文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457-486、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延續討論上週部分古文。 2、討論傳奇小說的興起背景。3、討論、細讀傳奇選文。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五週宋代文學概論、宋代文學(一):北宋詩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 (下冊) 頁103-123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學習活動:1、討論西崑體風格。2、細讀歐陽修、蘇舜欽、梅堯臣、王安石詩。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六週  期末考試

     筆試:申論題寫作測驗

     

    第十七週  宋代文學(一):北宋詩、(二):南宋詩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下冊)124163、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細讀蘇軾、黃庭堅、江西詩派詩。2、細讀南宋四大家、永嘉四靈、遺民詩。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八週宋代文學(一):北宋詩、(二):南宋詩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教科書頁(下冊)124163、教學平台提供之當次閱讀文獻

    學習活動:1、細讀蘇軾、黃庭堅、江西詩派詩。2、細讀南宋四大家、永嘉四靈、遺民詩。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7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學期成績配分如下

    一、期中考、期末試筆試:60%(各佔30%)

    二、平時成績:

    1、分組討論(TBL)10%
    2、自我評量:10%

    三、TA討論課:20%(由助教評定成績)

    • 【筆試評量尺規】

    筆試採申論題形式:

    文不對題者:0~15%

    理解多誤、條理混亂、內容單薄者:16~60%

    理解生疏、敘述模糊、內容平庸者:61~80%

    理解正確、條理清楚、內容充實者:81~100%

    • 【分組討論(TBL)尺規】

    課堂中隨時進行分組討論,題目採單選問答形式,成績以分組績分計算。

    第一次答對者,全組得1

    第二次答對者,全組得0.5

    第三、四次答對者,全組得0

    未參與討論者,倒扣1分。

    • 【自我評量尺規】

    評分時必須考量各項活動之達成次數與質量

    課程預習:0~30%

    課中參與:0~30%

    課後複習:0~30%

    分組討論:0~1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教科書:

    葉慶炳先生:《中國文學史》(上、下冊)(臺北:學生書局

    參考書: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總纂:《中國文學通史系列》(北京:人民文學)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

    北京大學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臺北:里仁)
    北京大學編:《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臺北:里仁)
    北京大學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臺北:里仁)
    黃文吉主編:《中國文學史參考作品選》(臺北:學生)

    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三聯;臺北:聯經)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北京:高等教育)

    傅璇琮、蔣寅總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共七冊)(瀋陽:遼寧人民)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大學)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

    羅聯添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學生)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里仁)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