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生命價值與哲學思惟

Course Name: The Value of Life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1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探究哲學問題就像是走在一座令人迷惘、困惑不已的思想迷宮裏一樣。這個思想迷宮並不在雲端裏,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究竟是否存在?周遭一切會不會如夢如幻、只不過是惡魔的玩笑?什麼都可以懷疑嗎?還是有什麼是確定不可以懷疑的?人和機器有什麼不同?我的命運是否早已決定?還是有選擇的自由?而自由的界限又在哪?科學就是真理嗎?如果不是,那麼什麼才是真理?作為哲學的入門課,本課程將從上述問題出發,以便激發同學對哲學的興趣,並幫助同學瞭解哲學的主題與論證內容。

 

然而,即使是科學也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走出哲學的思想迷宮。要走出這個思想迷宮,我們不能粗率、武斷地為之,而是必須先探討其令人感到困惑的原因所在,並進一步指出我們日常觀念中的種種模糊與混亂,然後才批判地做出解答。為此,本課程將對一些主要的哲學概念予以分析,並在盡量避免艱深術語的條件下,適時徵引西方哲學經典。此外,為提高同學學習成效與學習興趣,本課程將採專題討論方式,期能一方面激發同學主動思考的習慣,一方面藉由經過時代淬瀝的西方哲學名家的著作,引領我們在哲學的思想迷宮中找到智慧之路。

 

本課程為一哲學導論課,特重介紹西方價值和道德理念之發展,以及與此相關之哲學問題。欲達成之教學目的有二:一、提供哲學基礎訓練,特別強調對問題、論證、概念的分析和理解,以及開放心靈的培養。二、邀請修課同學反省生命價值相關問題。

 

在本課程中,我們將培養同學哲學思維與思辨能力,並幫助同學理解世界、探索人生。我們會用活潑卻又嚴謹的方法,透過許多有趣的「思想實驗」來思考幾個對於人生來說基本而重要的哲學議題,包括:我是誰?自由是什麼?我們是自由的嗎?道德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應該追求幸福嗎?幸福是什麼?這世界上有真理嗎?世界就如同我所看到的一樣嗎?如何嚴謹地思考?我們的理性有沒有界限?等等非常有趣又根本的問題。

 

哲學思考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將運用活潑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嚴謹的思辨與推論,來發掘、並支持我們心中最好的答案。有時我們無法確定這些最好的答案就是正確的答案。但是身為人特別而又可貴的地方之一,就在於能夠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提出問題,並勉力去追求不見得能夠得到的答案。這份追求本身就是成長,也是價值所在。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之目的在於幫助同學瞭解哲學之主題與論證內容。為此,本課程將系統的討論大學階段基礎哲學課程通常會講授之主題,並盡量避免艱深之術語。此外,為提高同學學習成效與學習興趣,本課程將採專題討論及分組辯論方式,期能引領學生進入當代哲學殿堂,並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之習慣。

    本課程擬透過分組辯論及個人論文讀書報告,評量同學是否確實具有批判反思之哲學基本能力。為此,分組辯論之議題及讀書摘要之閱讀文獻,皆精心設計,以確保同學皆透過個人思辯而得到答案,並知道這些答案皆有所不足,必須進一步探討。

    本課程目標可列舉如下:

    一、理解哲學各領域的主要課題

    二、了解哲學思考和哲學方法(尤其語言分析、邏輯分析及後設思考)的特性,及熟悉常用哲學語詞概念

    三、理解西方價值和道德理念之發展

    四、掌握撰寫哲學論文的技巧

    五、培養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六、學習我們研讀作品所介紹的觀念與思考方法,與所探討論證中重要論點

    七、在課堂學習與討論、小組發表這些活動中培養哲學思考能力與對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反思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1. 221 課程簡介生命價值與哲學思維

    2. 228 二二八和平記念日

    3. 36      道德推理():倫理學與道德思考導論

    4. 313日何謂理性思考?實踐理性與生命自身的價值

    閱讀文獻:林遠澤,〈論康德定言令式的共識討論結構-試從理性存有者的道德觀點闡述康德的先驗規範邏輯學〉。《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3期,頁190-  202。

    5. 320日道德推理():正義倫理學的道德推理

        閱讀文獻:R. H. Hersh, D. P. Paolitto, J. Reimer,《郭爾保:道德判斷的發展》。單文經、汪履維(編      譯),《道德發展與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年。 頁45至86。

    6. 327日應用倫理議題():人是否擁有自主決定死亡的權利;或者,我們是否應立法許可安樂死?

        閱讀文獻:1.Yale Kamisar,〈反對安樂死合法化〉。參見,波伊曼編著,《解構死亡-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的剖析》,魏德驥等譯,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頁151至166。     

        2. Glanville Williams,〈贊成安樂死合法化:一個答辯〉。參見,波伊曼編著,《解構死亡》,頁167至177。     

        3. James Rachels,〈積極與消極的安樂死〉。參見,波伊曼編著,《解構死亡》,頁179至188。

        4. Thomas D. Sullivan,〈積極與消極的安樂死:一個不當的區分?〉。波伊            曼編著,《解構死亡》,頁189至199。

    7. 43日道德推理(三):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推理

        閱讀文獻:Mary Brabeck,〈道德導向:對於男人和女人的另一種看法〉,馬克林、諾爾士(編),《道德發展心理學》,方能御(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1993年。頁77至109。       

    8. 410日應用倫理議題(二):生命權是否是不可侵犯的,或者,墮胎是否合乎道德?

        閱讀文獻:1. Baruch Brody,〈反對墮胎的絕對權利〉。參見,波伊曼編著,《生死的抉擇-基本倫理學與墮胎》,楊植勝等譯,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頁161至176。

        2. Mary Anne Warren,〈贊成墮胎的人格論證〉。參見,波伊曼編著,《生死              的抉擇》,頁177至189。

        3. Harry J. Genseler,〈反對墮胎的金科玉律〉。波伊曼編著,《生死的抉擇》,              頁119至212。      

    9. 417 期中考

    10. 424 生命意義與社會自由():資本主義與勞動異化的批判

        閱讀文獻:1.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頁1至58。

        2.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頁217-237, 266-288。

    11. 51 生命意義與社會自由():網路時代的監控資本主義批判

        閱讀文獻:肖莎娜‧祖博夫,《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台北:時報出版社,2020,頁38-155。

    12. 58 生命意義與社會自由():文化工業與大眾文化批判

        研讀文獻:(1)霍克海默,〈藝術和大眾文化〉,收錄於霍克海默,《批判理論》,台北:結構群出版社,1989年,頁299-319。

        (2)洛文塔爾,〈論大眾文化與藝術〉,曹衛東譯,西北師大學報,42:6(2005) 1-9。

        (3)霍克海默、阿多諾,《文化工業:做為群眾欺騙的啟蒙〉,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台北:商周出版社,2008年,頁155-210。

        (4)阿多諾,〈再論文化工業〉。         

    13. 515日應用倫理議題():科技發展能否使人的生命更自由、更具有意義?

        閱讀文獻:(1) 馬爾庫色,《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頁39-57。

        (2) 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頁38-83。

    14. 522 生物的生命價值()動物的生命價值

        閱讀文獻:1. Peter Singer,〈所有的動物都是平等的〉。波伊曼(編著),《為動物說話-動物權利的爭議》,張忠宏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頁27

        至47。

        2. Mary Anne Warren,〈強動物權利立場的困難〉。波伊曼(編著),《為動

        物說話》,頁113至127。

    15. 529 生物的生命價值()自然生態的生命價值

        閱讀文獻:1. Des Jardins, J.R.,《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林官明、揚愛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09-121; 152-171。

    16. 65日應用倫理議題():我們為何負有保護動物及生態環境的道德

      義務?

    17. 612日綜整學習  

    18. 619 綜整學習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5%

    討論 Discussion

    2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論文讀書摘要 60%

    課堂小組辯論 30%

    課程討論參與 1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林遠澤,〈論康德定言令式的共識討論結構-試從理性存有者的道德觀點闡述康德的先驗規範邏輯學〉。《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3期,頁190-202。

    R. H. Hersh, D. P. Paolitto, J. Reimer,《郭爾保:道德判斷的發展》。單文經、汪履維(編譯),《道德發展與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年。頁45至86。

    波伊曼編著,《解構死亡-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的剖析》,魏德驥等譯,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林遠澤,20058月,〈決疑論與實踐討論:以對話倫理學做為醫學倫理教學之基礎的試探〉,《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8期,頁51-69

    Mary Brabeck,〈道德導向:對於男人和女人的另一種看法〉,馬克林、諾爾士(編),《道德發展心理學》,方能御(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3年。頁77至109。

    波伊曼編著,《生死的抉擇-基本倫理學與墮胎》,楊植勝等譯,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頁1至58。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台北:時報出版社,1990年。

    波伊曼(編著),《為動物說話-動物權利的爭議》,張忠宏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Des Jardins, J.R.,《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林官明、揚愛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林遠澤,〈責任倫理學的責任問題 -科技時代的應用倫理學基礎研究〉,《台灣哲學研究》,第五期,2005年9月,頁297-343。

    林遠澤,〈生命的終極關懷能否超越正義的觀點?試論宗教與形上學思考在生命倫理學爭議中的實踐意義〉,收錄於林遠澤,關懷倫理與對話療癒—醫護人文學的哲學探究》,台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