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恐怖主義專題

Course Name: Seminar on Terrorism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自從2001年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後,恐怖主義成為全球社會共同的敵人,美國與其盟友也展開全球反恐戰爭,但是至今恐怖主義對人類社會的威脅仍未停歇,近年更出現了極端暴力的恐怖組織如伊斯蘭國,因此了解恐怖主義的脈絡和前因後果有其重要性。這門課介紹恐怖主義這個概念的緣起、發展、和類別,並討論恐怖主義的產生因素以及其影響,本課程亦會介紹歷史上較著名的恐怖組織及恐怖攻擊案例,最後並討論各種反恐政策以其成效,雖然本課程的涵蓋範圍為全球,但也會帶到台灣的案例以及對我國國家安全的意涵。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完成這門課後學生將對恐怖主義這概念有清楚的認知,且理解恐怖主義的成因與後果為何,並會熟悉幾個恐怖組織和事件,且將能夠有效地運用本課程的分析框架來研究個案。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日期

    Date

    課程主題

    Topic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1

    9/14

    課程介紹,恐怖主義的定義、起源

    · 李建昇,2015,「當代恐怖主義發展及其對全球安全之影響」,『國防雜誌』,第30卷第4期,頁1946

    · Hoffman, Bruce. 2006. “Defining terrorism.” Chapter 1 in Inside Terror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

    9/28

     恐怖主義的種類與成因

    · 李佳怡,黃旻華,2007,「後冷戰時期影響國際恐怖主義發生之結構因素:應用事 件史分析法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25卷第3期,頁149

    · Crenshaw, Martha. 1981. "The causes of terrorism." Comparative Politics 13(4): 379-399.

    5

    10/12

     恐怖主義的運作

    · 林泰和,2011,「國際恐怖主義的資金流動」,『問題與研究』,第50卷第1期,頁97-141

    · McCormick, Gordon H. 2003. "Terrorist decision making."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6(1): 473-507.

    7

    10/26

     恐怖主義的影響

    · 劉復國,2006,「東南亞恐怖主義對亞太區域安全影響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6期,頁79-106

    · Lee, Chia-yi. 2017. “Terrorism, Counterterrorism Aid,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13(1): 168–187.

    9

    11/9

    課堂演講

    (講者及講題待定)

    11

    11/23

     恐怖攻擊事件

    · 林泰和,2016,「近期歐洲恐怖主義發展之研析」,『問題與研究』,第55卷第4期,頁113-127

    · Webb, Jennifer J., and Susan L. Cutter. 2009. "The geography of US terrorist incidents, 1970–2004."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21(3): 428-449.

    13

    12/7

     反恐政策

    · 許華孚、吳吉裕,2016,「國際恐怖主義發展現況分析及其防治策略之芻議」,『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10期,頁25-45

    · Abrahms, Max. 2008. "What terrorists really want: Terrorist motives and counterterrorism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2(4): 78-105.

    15

    12/21

    科技與恐怖主義

    · 張凱銘、洪銘德,2018,「網路社交媒體中的恐怖主義活動現象之研究」,『展望與探索月刊』,第16卷第9期,頁43-76

    · Koblentz, Gregory D. 2020.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future of CBRN terrorism."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43(2): 177-196.

    17

    1/4

     彈性補充教學

    (自主總體學習)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出席和課堂討論 (30%); 課堂報告: 每人或兩人一組口頭報告一篇當週指定中文或英文文獻 (30%) ; 期末個案報告: 每人繳交一份不超過4,000字的期末報告,研究一個相關個案(可為一恐怖組織、一恐怖攻擊事件、或一個國家的反恐政策),截止日為1/12(五)下午五點 (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請參考每週進度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