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兩岸經貿法制與實務專題研究

Course Name: Seminar on Economic Policy and Legal System Practice Acrossthe Taiwan Strait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2.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自從20081215日兩岸進行包機直航後,兩岸在經貿交通等方面已快速整合,雙方已非「朝發夕至」,而是被納入了以半小時為單位的「一日生活圈」,而中國資金來台投資也成為現實,使得兩岸的交流與互動往來,已經改變過去我國絕對比例的單向投資交流的態勢,轉為一個朝向雙向互動往來的局面。然兩岸的事務也受諸多因素所影響,2020年以來的新冠肺炎蔓延至今,使得經貿往來有不停的面貌。 當形勢如此演變,由此而衍生出法律議題,需要作全新的審視與因應,我國有必要在兩岸認知與論述上做出新的調整。而兩岸事務往來也因主客關因素多所更迭,在多變的狀態下,一個有從容的因應與穩健的步伐,係為從事兩岸經貿者所應有之基本認知。
大陸在七年末期所展開的經濟體制改革,亦使法律制度從無序迅速進入一個粗具框架的狀態,正因為係由無序狀態展開,且本身法律資源不足與隨著經濟發展的高度需求,進而使法制的建構向外尋求借鑑。而立於其周邊地緣且同語言、文化背景的台灣,其在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維持一個持續又多元的型態,而兩岸經貿往來與雙向學術交流所觸動的法制概念傳輸更為直接,使得台灣在大陸法制建構初期確實扮演一個鮮明的角色,或是因為台灣法制本身也是吸收並揉和英美與歐陸、日本法制而形成體系,其立法借鑑與施行經驗大陸在法制上有其中介角色之作用。
本課程藉由兩岸互動往來的經貿議題作深度之檢視,且觸及全面的經貿法制的分析與介紹。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兩岸經貿互動越來越為深度互動,相關政策的擬定與形成,對於我國業者在中國投資所衍生之議題,成為經貿往來中不可或缺之理解與認知的需求。

    而基本的中國大陸在兩岸問題上的變遷與步調的掌握,係為不可或缺之一環。
    本課程之設立,在於深度掌握兩岸經貿互動中,企求使授課同學深度掌握相關法制的適用與政策背景下的理解。
    畢竟一個國家的法律,必須經過兩種法律制度的固有衝突的對照,才能為另一個國家的法學家所理解。而台灣法律制度的基本架構都是在大陸期間所確立,使得大陸在理解和援引這套制度作為依循更為直接,且留有立即之資料,加上互動頻繁的交流而更為有借鑑之作用。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1

    課程介紹

    課程進行方式以及授課內容簡介

    大陸事務法規彙編,陸委會編印,2018年11月(第15版)

    2.0

    3.0

    2

    兩岸關係與互動

    並非建構在一成不變的兩岸關係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歷年來的修正與兩岸互動連結

     歷次兩岸對談協商的觀察與兩岸關係的進展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關係條例暨兩岸歷次協議,陸委會編印,201111月。

    2.0

    3.0

    3

    中國民法典的立法過程與未來發展

    從分式立法到民法典的歷程

    中國民法體系的發展和展望

    中國民法典的體例與適用

    本課程中國民法典主題將力邀蘇永欽講座教授擔任。

    2.0

    3.0

    4

    變遷下的中國投資法律環境

    十四五規劃與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互動連結

    為何中國不是一個適於個人奮鬥的國度,是因為有數不清的層層官僚機構要去面對,有太多的利益要去協調?

    中國行政組織與關係的理解和掌握,也是經營過程中的一個要素

    王文杰,投資中國的十三堂必修課,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4月。(有聲書)

    2.0

    3.0

    5

    中國法律體系框架

    中國立法法制度分析

    王文杰,改革政策與立法引領間的博奕中國大陸立法法修正之檢視,中國法研究,第3(20166),頁115-152

    2.0

    3.0

    6

    立法中的外國投資法對外資的衝擊

    外商投資法對三個外資法的法律替代

    外商投資法的將全新頒布適用

    三個外資企業法廢止後,外資如何自我適應

    何謂國家安全審查?

    國家安全審查的程序與範圍

    國家安全審查對台商的投資中國的影響何在?

    逐案審批改為負面表列的走向

    外國投資的方式變更與控制之定義

    外國投資法頒布後台商在中國的投資因應與挑戰

    中國外商投資法條文與立法說明

    2.0

    3.0

    7

    中國銀行市場的參與

    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範圍的限制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與契機

    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修正後的因應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瓶頸

    王文杰,中國大陸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修正評析,台灣銀行經濟金融月刊,第五十一卷第四期(20154月),P23-28

    2.0

    3.0

    8

    外資證券業進軍中國的困境與機遇

    外資證券業在中國的機會與發展歷程

    外資如何在受扭曲的國證券市場得到空間

    我國證券業立於服務貿易協議下的佈局機會

    中資證券業本身的困境解析

    王文杰,股權分置下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以控制股東為核心的檢視,政大法學評論,第122期,P201-29620118

    2.0

    3.0

    9

    中國締結合同的注意事項

    什麼是書面?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

    電傳、傳真、電子數據和電子郵件),LINE WeChat算不算?

    合同必備條款的中國法背景下的適用剖析

    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3. 數量4. 質量5. 價款或者報酬6. 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 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

    決策者審視合同的要訣,儘管不瞭解法律

    合同的衍生電子商務的適用

    王文杰,大陸合同法律制度之變遷與發展-從計畫到市場,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1期,P117-227200212月。

    2.0

    3.0

    10

    企業常見法律糾紛與救濟管道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是怎麼一回事

    投資保障協議簽署後的投資保障之道

    商務仲裁權益何在

    仲裁與訴訟的選擇考量

    現行主要投資法律糾紛的處理

    股權轉讓糾紛

    行政審批與合同間效力的認定

    隱名投資糾紛企業出資的認定等等在中國的實務運作

    兩岸司法互助下的糾紛處理模式

    大陸事務法規彙編,陸委會

    2.0

    3.0

    11

    中國司法制度之運作

    十八大以來中國司法制度改革之發展態樣

    王文杰,中國司法改革背景運作取向與影響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司法改革的議題為核心,法令月刊,第65卷第4期(20144月),P33-44

    2.0

    3.0

    12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13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14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15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16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17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18

    小組報告

    分組報告議題之呈現與內容

    事先投影片之提供

    2.0

    3.0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評分標準:出席率30%;課堂互動30%;研究報告40%。
    2.學期報告以中文呈現,但高度鼓勵投稿撰寫報告。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王文杰,嬗變中之中國大陸法制(第五版),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12月。
    2.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關係條例暨兩岸歷次協議,陸委會編印,201111月。
    3.大陸事務法規彙編,陸委會編印,2018年11月(第15版)。

    4.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施行細則解釋彙編,2017年8月。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1.本課程將隨時提供授課教材。在課程進行中所需涉及之相關中國大陸法規以及補充參考資料,授課教師在上課前二週將會提供,具體法規授課中從網路上呈現或以電子檔方式傳送。
    2.本課程主要以中國法律環境發展的背景為主軸並兼及中國大陸基本法律制度一併的討論與分析,修課同學不需對於中國大陸法制有基本概念,但要有興趣。課程進行中,隨時歡迎議題的插入與互動。
    3.本課程之授課,全程以power point進行,同學可在授課前先取得所有授課power point內容大綱與參考文獻資料。
    4.相關中國大陸法制發展背景以及體制變遷的內容,將在課程中穿插介紹,並適度以實際案例、文物、證件、檔案、網站內容與個別事件進行輔助性說明與介紹。授課期間具體發生的中國大陸法律事件,都將作為及時性的討論題材,以使修課同學能敏銳地掌握動態事件的分析能力。
    5.由於中國大陸法律環境體系龐雜,涉及具體實務的問題更為直接,可茲深度討論之議題者眾,表列授課內容可能無法完全涵蓋,茲先敘明。
    6.上課進度欄目中所列之參考文獻,係為進一步閱讀的輔助性資料,以期協助修課同學預先全面理解。
    7.授課進行中,酌有必要亦將延請實務專家或學者在課程中做經驗分享。
    8.積極參與、力求貢獻
    本課程乃是以參與式的教學為主要授課方式。學員的積極參與是教學成效達成的重要關鍵。故除要求學員務必能準時出席外,也希望能由傳統「旁觀者」角色,轉為「參與者」角色。這種轉換對學員而言,必須培養積極「耹聽」與「表達」技巧,並能從互動中「歸納」管理的思維。課程中亦希望學員能力求貢獻。課程討論中不在乎「對與錯」,而是希望透過意見的交換,增進我們對此一議題的了解。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