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國土計畫法於105年1月6日公布、同年5月1日正式施行,依該法規定內政部共應擬定22項子法規,同依該法第45條第3項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之日起,區域計畫法不再適用。自區域計畫法頒布以來,台灣地區土地使用規劃系統採用二元管理制度。都市土地採用分區管制制度,非都市土地採用開發許可制度。隨國土計畫公布之後,管制制度將有所變革。然而在制度改變過程中,配合國內外有關土地使用規劃管制制度,本課程授課重點有:國土計畫規劃管制內容與理念、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理論、非都市土地開發協商理論、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法令制度、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法令制度、土地使用規劃管制相關案例介紹,是一門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課程;理論以財產權為主,實務上將財產權理論應用在土地使用管制上,並利用實際案例在理論和法令上相結合。
能力項目說明
在面對土地使用管制制度轉變的過程當中(由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轉變為國土計畫),如何在原有的土地使用管制法令制度中加入新的管制方向,讓土地使用管理在新制度與舊制度的結合當中仍能發揮管理的功效,是本課程主要的目標。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投入時間 | |
課堂講授 | 課程前後 | ||||
1 |
課程簡介 市場失靈與政府管制 |
(一)台灣地規劃體系與變革。 (二)介紹市場失靈及政府管制原因。 |
授課討論 | 3 | 5 |
2 | 寇斯定理與交易成本 | 說明交易成本的內涵、種類、以及產生原因。 | 授課討論 | 3 | 5 |
3 | 行政失靈或政府失靈 | 介紹政府失靈的原因,並利用經濟圖形說明。 | 授課討論 | 3 | 5 |
4 | 財產權配置 | 說明財產權配置的程序以及財產權保障的種類,作為後續制度、法令建 置的基礎。 | 授課討論 | 3 | 5 |
5 | 管制與財產權之爭議 | 闡述義務法則與財產法則的爭辯。 | 授課討論 | 3 | 5 |
6 | 土地開發特性與制度 | 說明土地開發與都市環境的相互關係,包括開發外部成本與開發外部效益。 | 授課討論 | 3 | 5 |
7 | 土地使用規劃管制與各國規劃制度 | 說明美國土地使用規劃管制與英國土地使用規劃管制,並介紹我國都市計畫發展的歷程。 | 授課討論 | 3 | 5 |
8 |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 |
介紹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內涵與功能。同時彙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批評,並介紹現行土地使用分區劃設的原則與管制法令規定。 | 授課討論 | 3 | 5 |
9 | 土地開發課徵與協議 | 說明英國與美國的土地開發課徵方式及協議制度,並分析我國土地開發課徵與協議的制度內涵、背景和缺失。 | 授課討論 | 3 | 5 |
10 | 土地使用規劃與裁量權 | 介紹規劃與土地使用管制的公共利益以及土地使用規劃的有效性與裁量權,並探討土地使用規劃各種型態。 | 線上授課 | 3 | 5 |
11 | 土地開發協商模擬 | 以賽局理論分析土地開發過程中成本與效益歸屬。 | 授課討論 | 3 | 5 |
12 | 產業用地規劃管制與彈性 | 介紹產業發展的趨勢、規劃典範以及管制變遷的趨勢,作為產業用地財產權配置的基礎。同時分析我國產業用地供給系統以及管制上的衝突和競合問題。 | 授課討論 | 3 | 5 |
13 | 住宅用地規劃管制與賦權 | 自主總整學習有關社區發展賦權理論、住宅用地與規劃管制及成長管理理念之內容,同時了解都住宅用地規劃原則以及管制內涵。 | 自主總整學習 | 3 | 5 |
14 | 限制發展土地與補償 | 分析限制發展土地的爭議以及補償策略,並提出限制發展土地財產權配置分析。特別針對保護區規劃失靈提出說明。 | 授課討論 | 3 | 5 |
15 |
容積移轉與容積獎勵、都市更新、交易成本與地價 |
(一)說明容積移轉背景,以及容積移轉與都市空間結構經濟效率分析。 (二)說明土地合併的困境,以及都市更新交易成本。 |
授課討論 | 3 | 5 |
16 | 市地重劃、區段徵收與財產權 | 介紹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內容與特色,並分析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的交易成本。 | 授課討論 | 3 | 5 |
17 | 都市景觀、都市設計與財產權 | 介紹都市景觀內容、都市設計審議制度、與其對財產權的影響。 | 授課討論 | 3 | 5 |
18 | 國土計畫 | 介紹國土計畫規劃與管制財產權分析。 | 授課討論 | 3 | 5 |
課程討論(30%)、學習報告(70%)。
1.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邊泰明著,詹氏書局(2018年2版)
2.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大衛.傅利曼著,徐源豐譯,先覺出版。
3.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陶德.桑德勒著,葉家興譯,先覺出版。
4.Fainstein,S.,Campbell,s.(1997) Readings in Urban Theory,Blackwell.
5. 內政部(2018),全國國土計畫。
6.各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