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期許透過課程講授,建立學生對於圖書館管理內涵的瞭解,並藉由主題報告與討論,深化學生對於各項議題的反思與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導入實地參訪與專家學者之專題演講,有助學生對於學理與實務之間的映證學習。課程大綱規劃十二個學習主題單元:
第一單元:圖書館管理概述
第二單元:組織與人力管理
第三單元:經費與空間規劃
第四單元:圖書館館藏發展
第五單元:館藏數位化作業
第六單元:圖書分類上架
第七單元:編目與自動化
第八單元:讀者服務議題
第九單元:多元族群服務
第十單元:青少年讀者服務
第十一單元:身心障礙者服務
第十二單元:行銷與未來發展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主要介紹圖書館管理的理論與實務,讓學生瞭解圖書館營運管理所有作業程序與問題,期許學生對於圖書館管理議題能有全盤瞭解。具體課程目標包括:
(一)藉由探討圖書館組織設置、人力、經費、領導與建築規劃等行政管理議題,讓學生瞭解圖書館行政實務,具備基本管理能力。
(二)介紹圖書館技術服務與讀者服務各項作業管理議題,使學生具備圖書館經營管理與執行能力。
(三)介紹圖書館管理研究議題與未來發展趨勢,使學生具備圖書館作業規劃與政策思考能力。
學習目標與成效檢核規劃如下: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
評量工具 |
評量指標 |
||||||
考試 |
平時作業 |
專題報告 |
議題討論 |
分組報告 |
實務參訪 |
測驗 藍圖 |
評量 尺規 |
|
促進學生瞭解學校推動學童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實務現況與發展 |
※ |
※ |
|
※ |
|
|
※ |
※ |
培養學生具備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教學相關工作知識內涵 |
※ |
※ |
※ |
※ |
※ |
※ |
※ |
※ |
建立學生擁有規劃與推動資訊素養與閱讀活動的能力 |
※ |
※ |
※ |
※ |
※ |
※ |
※ |
※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課前、課後作業 |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 |
1 |
教學單元:課程介紹、圖書館管理概述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館功能與類型 、圖書館行政管理議題、圖書館實務管理議題。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圖書館管理概論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面授。 |
3+6 |
2 |
教學單元:組織與人力管理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館組織結構、圖書館組織特性與文化、組織人員類型與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組織與人力管理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3 |
教學單元:經費與空間規劃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館經費來源、圖書館建築設備標準、圖書館空間規劃設計、空間改造計畫。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經費與空間規劃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4 |
教學單元:圖書館館藏發展 教學大綱:介紹館藏徵集原則與範圍、館藏徵集量的標準、館藏發展政策、數位館藏發展。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圖書館館藏發展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5 |
教學單元:館藏數位化作業 教學大綱:介紹館藏數位化原則、資源建檔與作業規範、數位影像掃瞄作業、數位成果推廣應用。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館藏數位化作業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6 |
教學單元:圖書分類上架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分類意義、圖書分類原則、圖書分類編目實務問題。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圖書分類上架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7 |
教學單元:編目與自動化 教學大綱:介紹抄錄編目、委外編目、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評估。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編目與自動化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8 |
教學單元:實務參訪 教學大綱:圖書館管理介紹,藉由實務參訪了解圖書館管理現況。 |
教學活動:實務參訪、議題討論。 課後作業:撰寫參訪心得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
3+6 |
9 |
教學單元:讀者服務議題 教學大綱:介紹閱覽服務規範、圖書分級與閱覽限制、參考諮詢服務、智慧圖書館發展。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讀者服務議題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0 |
教學單元:多元族群服務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館嬰幼兒服務、銀髮族服務、新移民服務以及問題讀者處理。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多元族群服務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1 |
教學單元:青少年讀者服務 教學大綱:介紹青少年服務理念、青少年資訊需求、青少年服務作業規劃。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青少年讀者服務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2 |
教學單元:專題演講 教學大綱:邀請相關圖書館人員分享管理實務經驗。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撰寫專題演講心得報告。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3 |
教學單元:身心障礙者服務(一) 教學大綱:介紹不同障別服務理念、閱讀輔具與科技、相關法規與資訊取用平等概念。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身心障礙者服務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4 |
教學單元:身心障礙者服務(二) 教學大綱:介紹特殊版本館藏建置、身心障礙服務空間設置、身心障礙服務內容規劃。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身心障礙者服務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5 |
教學單元:專題演講 教學大綱:邀請相關圖書館人員分享管理實務經驗。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撰寫專題演講心得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
3+6 |
16 |
教學單元:行銷與未來發展 教學大綱:介紹圖書館行銷推廣概念、數位資源中心發展、社區生活中心發展、教學輔助中心發展、未來新功能與新角色。 指定閱讀:如參考書目書單 |
教學活動:內容講授(投影片)、議題討論。 課前作業:指定閱讀。 課後作業:行銷與未來發展單元測驗題目。 授課方式:遠距線上教學。 |
3+6 |
17 |
教學單元:彈性補充教學
|
課後作業:專題作業報告。 授課方式:自主學習。 |
3+6 |
18 |
教學單元:彈性補充教學 |
課後作業:專題研究報告。 授課方式:自主學習。 |
3+6 |
一、評量配分
項目 |
配分 |
線上測驗 |
30% |
平時作業 |
30% |
期末報告 |
20% |
課堂討論表現與出席狀況 |
20% |
二、平時與期末考試的測驗藍圖(30%)
測驗題目 試題形式 |
記憶 |
理解 |
應用 |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
佔分 |
|
選擇題 |
70題 |
20% |
30% |
20% |
30% |
100% |
合計 |
70題 |
20% |
30% |
20% |
30% |
100% |
三、專題書面報告評量尺規(50%)
項目 |
題目設定與內容架構20% |
文獻與資料豐富度30% |
心得討論20% |
簡報呈現20% |
表現應答10% |
優 A 10~9 |
題目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契合 內容架構合邏輯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
資料蒐集完整 分析精確 討論深入 論點言之成理 |
文字圖表顯示精準 版面設計配置佳 呈現重點 |
說明清楚流暢 言簡意賅 時間分配佳 應答順暢 |
佳 B 8~7 |
議題設定有趣 內容大綱規劃得宜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 討論有重點 |
文字圖表顯示正常 配置適中 呈現效果尚可 |
說明大致清楚 時間分配恰當 應答適中 |
普通C 6~5 |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內容架構不夠完整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論述 有佐證文獻 |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稍有錯誤.討論深度不足 |
文字圖表顯示效果差 版面呆板普通 |
說明稍有不明 時間分配普通 應答不完全 |
待改進D 4~3 |
議題設定無趣內容架構缺乏邏輯 |
沒有提出具體數據 缺乏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較少 |
資料蒐集缺漏 分析錯誤 沒有延伸討論 |
文意不明 內容沒重點 版面配置差 |
說明含糊無重點 時間分配差 回答不精確 |
第一單元:圖書館管理概述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6). Library Bill of Righ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la.org/ala/issuesadvocacy/intfreedom/librarybill/index.cfm
IFLA.(2008).IFLA/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1994. retrieved January 15,2012, from http://www.ifla.org /documents/libraries/policies/unesco.htm
胡述兆、王梅玲合著(2003)。圖書資訊學導論。台北市:漢美。
國家圖書館(2002)。圖書館法相關法規。Retrieved from http://www.ncl.edu.tw/lp.asp?ctNode=1341&CtUnit=348&BaseDSD=7&mp=2
盧秀菊(2004)。圖書館事業之價值與服務。刊載於張鼎鍾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編。跨越數位時代的資訊服務-張鼎鍾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頁31-36 )。台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
第二單元:組織與人力管理
Hill, L. A., & Lineback, K. (2011). Are You A Good Boss--Or a Great On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89(1/2),124-131.
Martin, L.A.(1984).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Libraries. Metuchen, N.J.: Scarecrow Press.
史萬森 (Swanson, Richard A.),霍頓(Holton III, Elwood F.)原著,葉俊偉譯(2012)。人力資源發展。臺北市:五南。
吳挽瀾(2010)。贏在紅海:組織管理縱橫談。臺北市:幼獅。
林素甘,柯皓仁(2007)。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與繼續教育。國家圖書館館刊,96年第2期,頁31-63。
陳政智(2010)。非營利組織管理。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良志(201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泰文化。
高惠莉、莊道明(2006,8月)。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人格特質與職務選擇相關性之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58,96-108。
傑恩(R. K. Jain),川迪斯(H. C. Triandis)著;柳卸林,陳勁,高旭東合譯(2008)。與天才團隊共舞。臺北市:博雅書屋。
盧秀菊(2003)。圖書館之績效評估。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1期,頁1-19。
盧秀菊(1995)。圖書館組織結構之研究。圖書館學刊,10期,頁1-40。
羅思嘉(1999)。從專業發展看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需求。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4期,頁13-21。
第三單元:經費與空間規劃
吳可久(2003)。圖書館建築規劃與設計演練。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周孟香(2010)。活化公共圖書館建築空間:打造以讀者為本的閱讀環境。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卷4期,頁39~4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編印(1996)。公共圖書館建築設備。《圖書館相關國家標準彙編》。台北市:經濟部中央標準局。
楊美華(2008)。以科技創新和人文關懷營造圖書館美的氛圍。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6卷1期,頁1-11。
第四單元:圖書館館藏發展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2008).Meeting User Needs - A checklist for best practice. Retrieved January 15,2012, from http://archive.ifla.org/VII/s8/proj/Mtg_UN-Checklist.pdf
Liu, Ziming.(2006).Print vs. Electronic Resources: A Study of User Perceptions, Preferences and U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42(2):583-592.
詹麗萍(2005)。電子資源與圖書館館藏管理。臺北市:麥田出版。
第五單元:館藏數位化作業
Arms, W. Y.(2000).Digital Librarie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Blodgett, Jan 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Digitization. North Carolina :State Library of North Carolina.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echo.org/dig/digguidelines.shtml
蔡永橙等著(2007)。數位典藏技術導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彙編(2007)。數位典藏技術彙編。Retrieved from http://www2.ndap.org.tw/eBook/showContent.php
第六單元:圖書分類上架
林巧敏,林淑芬(2011)。中文名稱權威資料庫合作發展。檔案季刊,10(1),頁52-69。
陳和琴,張慧珠,江綉瑛,陳昭珍編著(2003)。資訊組織。蘆洲市:空大。
陳和琴,吳瑠璃,江綉瑛編著(1996)。圖書分類編目。蘆洲市:空大。
第七單元:編目與自動化
陳和琴,陳君屏著(2007)。中文電子資源編目。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陳昭珍等(2006)。知識本體的發展及其在知識組織系統之應用。檔案季刊 ,5卷2期,頁79-98。
陳雪華(2000)。數位時代資訊組織之發展趨勢。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64期,頁49-60。
國家圖書館編輯(2000)。華文書目資料庫合作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張慧銖著(2003)。圖書館目錄發展研究。台北市:文華圖書管理。
詹麗萍(2003)。圖書館數位化館藏組織整理與OPAC的新角色。國家圖書館館刊 ,92年1期,頁95-109。
第八單元:讀者服務議題
Katz, William A.(1992).Introduction to Reference Work. Vol.1: Basic Information Sources. New York: McGraw-Hill.
王錫璋(1997)。圖書館的參考服務: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史哲。
張淳淳等編(2003)。參考資源與服務。臺北縣蘆洲鄉:空大。
廖美宏(2007)。公共圖書館限制級出版品館藏政策及管理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臺北市。
第九單元:多元族群服務
Moore, M. & Wade, B.(2003). Bookstart :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Education Review,55(1),3-13.
王憲章。公共圖書館內遊民問題處理之探討 。2010第十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頁II-19 ~ II-36。
洪惠慈(2006) 。我國公共圖書館遊民讀者服務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班,臺北縣。
曾淑賢 (2009)。樂齡、樂學、樂活-公共圖書館的銀髮族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7卷1期,15-38。
周倩如(2009)。銀髮族的幸福生活從公共圖書館開始。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卷3期,頁59-67。
許世瑩(2003)。公共圖書館內的遊民問題探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3),頁53-7。
曾淑賢(2009)。臺北市立圖書館「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活動績效評估。臺北市政府97年度計畫研究報告,未出版。
曾淑賢(2009)。公共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5卷第4期,頁26~46。
蔡惠祝(2011)。「公共圖書館推動 0-3 歲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第十單元:青少年讀者服務
李玉瑾 (2005)。青少年讀者身心發展與網路檢索行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5期,頁237-246。
高錦雪 (1999)。公共圖書館青少年讀者服務規劃的若干考量因素。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卷4期,頁9-12。
黃育君 (1998)。青少年閱讀行為與公共圖書館服務探討:以雲林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閱覽室青少年讀者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26期,頁54-78。
蔡妍芳 (2010)。淺談公共圖書館青少年讀者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8卷1期,頁14-28。
第十一單元、第十二單元:身心障礙者服務
Bergeron, R. (2007). Archiving Moving-Image and Audio-Cultural Works in Canada. Archivaria,(63),55-74
Bunn, Trey.(2012). Audio Preservation: A Beginner’s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digitaltraditions.net/html/Resources/AudioPreservationGuide.pdf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 Library of Congress(2006).Capturing Analog Sound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 Report of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of Best Practices for Transferring Analog Discs and Tap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loc.gov/rr/record/nrpb/nrpb-clir.html
Laas, P. (2011). Preserv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 Audiovisual Collections in Iceland. Lib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raries & Information Services,61(2),131-142.
Orio, N., Snidaro, L., Canazza, S., & Foresti, G. (2009). Methodologies and tools for audio digital arch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gital Libraries,10(4),201-220.
Owen, David.(2007). Sharing a Vision to Improve Library Services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in the United Kindom. Library Trends, 55(4), 809-829.
何輝國(1997)。淺談圖書館對身心障礙者之資訊服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4(2),68-80。
林慶仁(2010)。探討視障者利用圖書館的現況與展望。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2),17-26。
張博雅(2009)。從意義建構取向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之視障服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郭麗玲(1985)。我國視障圖書館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第十三單元:行銷推廣與未來發展
Coates, Tim.(2004). Who's in Charg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2, from http://www.goodlibraryguide.com/libri/WhoInCharge.pdf
Laser Foundation.(2008). Final Report 2007 - Public Libraries What Next?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2, from http://www.bl.uk /aboutus/acrossuk/workpub/laser/artwork.pdf
Wood, Elizabeth J.(1988).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Libraries : A Handbook.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林巧敏(1999)。社教文化活動如何善用傳播媒體加強宣傳。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5卷第3期,頁22-27。
林巧敏(2006)。由2005年OCLC的趨勢調查報告省思數位時代的圖書資訊服務。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卷4期,頁38-56
林巧敏(2006)。數位時代圖書館功能及角色的變遷。圖書與資訊學刊,59期,頁40-56。
張圍東(2010)。公共圖書館與社區文化再造。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卷2期,頁83~92。
楊東震編著(2005)。非營利事業行銷。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