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日本與東亞

Course Name: Japan and East Asia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主要國家,無論是從歷史脈絡,抑或是地緣政治、全球政治角度,日本在東亞與亞太區域都是不容忽視的國際政治行為者。本課程規劃從歷史演變進程來強化學生對日本與東亞的關係的理解。

本課程規劃從總論、個論、互動學習三個層次切入規劃學習,並分成如下五大部分:歷史脈絡下的日本與東亞、近代史時期的日本與東亞、二戰後的日本與東亞、國別研究、學生報告。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主要國家,也是東亞地區僅次於中國的、史上唯二曾經成為東亞核心的國家。歷史相關問題也是日本當前對外關係中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之一。本課程期許學生能從歷史的角度切入理解不同時期日本與東亞的關係,進而能夠增強學生在研究日本對外政策選擇時的分析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實體授課為原則

    依照防疫規定,兼採視訊上課視訊(google meet)

    遠距授課會議室 連結:https://meet.google.com/tvg-dgwo-tgc
    密碼: tvgdgwotgc
    你也可以透過電話加入通話,只要撥打 +1 786-373-5587,然後輸入以下 PIN 碼即可:109 842 763#

     

    第1週  導論:本學期課程綱要介紹

     

    黃俊傑,「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臺大歷史學報,第43期(2009年6月),頁187-218,http://huang.cc.ntu.edu.tw/pdf/CCC0902.pdf

     

    白永瑞,「東亞歷史教科書和歷史教育」,二十一世紀評論,總90期,2005年8月,頁4-13,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online/0507011.pdf

     

    第一部分  總論:歷史脈絡下的日本與東亞

     

    第2週  五世紀以前的日本與東亞:早期接觸

     

    桂島宣弘,田世民譯,「跨國界的歷史與東亞──從日韓思想史的視域思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第1期(總第17期),2012年6月,頁215-232,http://www.ritsumei.ac.jp/~katsura/TAIWAN1.pdf

     

    甘懷真,「第三世紀東亞的冊封體制」,http://east-asia.blog.ntu.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363/files/2012/07/0723.pdf

     

     

    第3週  七世紀~九世紀的日本與東亞:白江口之戰與大化革新

     

    羅麗馨,「日本型華夷觀─七~九世紀日本的外交和禮儀」,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35 期(2006年),頁49-114,https://www.his.ntnu.edu.tw/publish01/show_paper_detail.php?periodicalsPage=3&issue_id=35&paper_id=205

     

    第4週  十三~十六世紀的日本與東亞

     

    羅麗馨,「元軍征日—中世日本的對外觀」,興大人文學報,第35期(2006年6月),頁 611-658,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1691305.

     

    羅麗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5期(2011年5月),頁33-74,https://history.nccu.edu.tw/upload/24/publication_file/306/%E8%B1%90%E8%87%A3%E7%A7%80%E5%90%89%E4%BE%B5%EF%A5%B6%E6%9C%9D%E9%AE%AE.pdf

     

    黃麗生,「明代萬曆時期的島嶼議題:以《明實錄》為中心,海洋文化學刊,第21期(2016年12月),頁1-38,http://ntouioc.ntou.edu.tw/newsfile/1552631418684.pdf

     

     

    第二部分 總論:近現代史時期的日本與東亞

     

    第5週  明治維新時期

     

    2016, 1(1): 149-179doi: 101393D-2016-1-007

     

    王銘,「近代『日本式華夷秩序』的轉型邏輯」,國際政治科學(北京),2016年第1期,頁149-179,http://qjip.tsinghuajournals.com/article/2016/2096-1545/101393D-2016-1-007.shtml

     

    沈仁安,《日本史研究序說》(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7月),〈四、五世紀日朝關係的若干問題〉(192-208)及〈早期日朝關係初探〉(209-217)

     

    第6週  脫亞入歐後的日本與東亞

     

    周頌倫,「由「華夷變態」向「脫亞入歐」轉進之文化意味」,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2卷第1期(總第23期) ,2015年6月,頁143-166,http://tjeas.ciss.ntnu.edu.tw/zh-tw/shared/redirect/246?folder=journals&file=12-1-6.pdf

     

    徐靜波,「從亞洲主義走向真正的東亞合作—以中日關係為軸心」,http://www.jsc.fudan.edu.cn/meeting/061208/06120820.pdf

     

    第7週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與東北亞

     

    薄培林,「聯合與牽制:甲午戰爭前中國的“聯日”言説」,頁143-164,https://www.kansai-u.ac.jp/Tozaiken/publication/asset/bulletin/43/kiyo43_08.pdf

     

    陳翠蓮,「大正民主時期日本言論界的朝鮮論與台灣論」,2012 年度 公益財団法人交流協会フェローシップ事業成果報告書,2013年4月,https://www.koryu.or.jp/Portals/0/resources/tokyo/ez3_contents_nsf/15aef977a6d6761f49256de4002084ae/9985292037255ce449257b7c002bc433/$FILE/2012chentsuilien.pdf

     

    第8週  戰爭與日本

     

    林明德,「日俄戰爭後日本勢力在東北的擴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頁491-520,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848.pdf

     

    施正鋒,「日本由甲午戰爭到一次大戰的國際情勢」,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3 卷第2期(2017年),頁41-65,http://www.tisanet.org/quarterly/13-2-2.pdf

     

    李雲漢,第三章第三節〈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近代史》,(崇德書局,1992)

     

    第9週  期中考試(文章改寫)

     

    第三部分 二戰以後的日本與東亞

     

    第10週  冷戰結構下的日本與東亞

     

    何思慎、楊雯婷、陳舜仁,「甚為何日本無法追求樞紐位置:美、中東亞角力的政策選擇」,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七卷第四期,2016年10月,頁43-98,https://www.pf.org.tw/files/5962/6CB150E8-3FD2-4E7F-A16B-7A84DBBC76FA

     

    第11週  美日同盟與日本

     

    Michael J. Green and Zack Cooper, eds., “Strategic Japan: New Approaches to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S.-Japan Alliance,” CSIS, http://csis.org/files/publication/141210_Green_StrategicJapan_WEB.pdf

     

    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九期,1998年6月,頁 275-304,http://ntupsr.s3.amazonaws.com/psr/wp-content/uploads/2011/10/09-10.pdf

     

    林賢參,「臺日關係與美日安保條約」,何思慎/蔡增家主編,《「七二年體制」下臺日關係的回顧與展望》,臺北:遠景基金會,2009 年,第五章,頁117-152,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32681/1/ntnulib_tp_H0210_03_003.pdf

     

    吳懷中,「戰後日本安全政策的演變」,國際政治研究,2015年第1期,頁31-42,http://ijs.cssn.cn/xsyj/xslw/rbzz/201607/W020160714487116905276.pdf

     

    第12週  日本與東亞經濟

     

    蔡東杰,「東亞雁行結構的調整與變遷」,全球政治評論,第七期,2004年7月,頁1-18,https://gioip.nchu.edu.tw/uploads/asset/data/5c8e43f41d41c84ce8000da3/%E5%85%A8%E7%90%83%E7%AC%AC%E4%B8%83%E6%9C%9F-%E6%9D%B1%E4%BA%9E%E9%9B%81%E8%A1%8C%E7%B5%90%E6%A7%8B%E7%9A%84%E8%AA%BF%E6%95%B4%E8%88%87%E8%AE%8A%E9%81%B7.pdf

     

    徐建華,「戰後日本經濟外交目標選擇過程中的美國因素」,《社會科學論壇》2008.8,轉引自愛思想,2009-02-05,http://www.aisixiang.com/data/24616.html

     

    蔡亮,「安倍政府區域一體化政策的戰略意圖剖析———基於機會視窗與規則收益的視角」,日本學刊(北京),2019年第1期,頁94-116,http://www.siis.org.cn/UploadFiles/file/20190613/%E5%AE%89%E5%80%8D%E6%94%BF%E5%BA%9C%E5%8C%BA%E5%9F%9F%E4%B8%80%E4%BD%93%E5%8C%96%E6%94%BF%E7%AD%96%E7%9A%84%E6%88%98%E7%95%A5%E6%84%8F%E5%9B%BE%E5%89%96%E6%9E%90.pdf

     

    李世暉,戰後日本的經濟安全保障:理論與政策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六卷第一期(2015年1月),頁101-142,https://www.pf.org.tw/files/5955/B006B4FE-EA49-4CC8-8675-1C0AC95A5BA5

     

    范凱雲,「日本對東亞經濟整合的見解與策略」,收錄於江啟臣、洪財隆主編,《東亞區域整合趨勢》(臺北市:2009年9月),頁265-293, http://www.ctpecc.org.tw/publications/rei10.pdf

     

    邱奕宏,剖析日本簽訂 FTA 與加入 TPP 的政策制定過程,問題與研究,第55卷第3期(2016年9月),頁41-80, https://chiouyihung.files.wordpress.com/2017/04/e982b1e5a595e5ae8f_e5958fe7a094_2016.pdf

     

    第四部份  個論:國別研究

     

    第13週  日本與朝鮮半島

     

    Cheol-Hee Park, “Where Are South Korea-China-Japan Relations Headed?”  EAF Policy Debates_No.40.pdf (East Asia Foundation, Dec. 08 2015), http://www.keaf.org/book/EAF_Policy_Debate_Where_Are_South_Korea-China-Japan_Relations_Headed?ckattempt=1

     

    Daniel Sneider, 2014, “Japan-Korea Relations: Time for U.S. Intervention?” NBR Analysis, Jan. 6 2014, http://www.nbr.org/publications/analysis/pdf/Brief/010614_Sneider_Japan-KoreaRelations.pdf

     

    James L. Schoff, Duyeon Kim, 2015, “Getting Japan–South Korea Relations Back on Track,” November 9, 2015, 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15/11/09/getting-japan-south-korea-relations-back-on-track/ilbx

     

    Sue Mi Terry, 2015, “What to Do about North Korea,” NBR Analysis, Nov. 5 2015, http://www.nbr.org/publications/analysis/pdf/brief/110515_Terry_NKorea.pdf

     

    第14週  日本與兩岸

     

    何思慎,擺盪在兩岸之間:戰後日本對華政策(1945-1997)(臺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李明峻,「冷戰後的日本對中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3期,2009年,頁 51-72,http://www.tisanet.org/quarterly/5-3-3.pdf

     

    蔡東杰,「後冷戰時期台日特殊關係發展分析」,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2007年,頁183-200 ,http://www.tisanet.org/quarterly/3-2-6.pdf

     

    楊志恆,中共及日本在東北亞的角色,遠景季刊第二卷第四期,頁29-55,https://www.pf.org.tw/files/5392/1D1A6A5D-48D4-4478-B323-A54A20BA0322

     

    第15週  日本與東南亞

     

    李瓊莉,亞太區域經濟構築中的「東協中心性」,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六卷第四期(2015年10月),頁71-113,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82961/1/409292.pdf

     

    Takashi Terada, 2009, "The origins of ASEAN+6 and Japan's initiatives: China's rise and the agent-structure analysis", The Pacific Review, Vol.23 No.1. 71-92, https://www.files.ethz.ch/isn/138522/wp2009-E03_Terada-1.pdf

     

    D. Camroux, , "Regionalism in Asia as Disguised Multilateralism: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ast Asia Summit and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 Spectator 47(1), 2012, 97-11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4366486_Regionalism_in_Asia_as_Disguised_Multilateralism_A_Critical_Analysis_of_the_East_Asia_Summit_and_the_Trans-Pacific_Partnership

     

    Katada, S., 2009, 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Working Paper 170, http://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156025/adbi-wp170.pdf

     

    第五部分  互動學習

     

    第16週  學生報告

     

    第17週  彈性授課

     

    第18週  彈性授課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30%

    其他: Others: 學生口頭報告(每週作業學習心得、學期報告)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每週文章選讀心得    25%

    期中報告(文章改寫)  20%

    期末報告(口頭)         15%

    期末報告(書面)         30%

    出席成績                 1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主要教科書

    •北岡伸一,日本政治史—外交與權力,台北:麥田,2018/10

    •蔡東杰,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2019/09, 第一(緒論)、三(權力結構)、四(發展經驗)、六(整合運動)、七(區 域安全)

    •蔡增家編,東亞國際關係中的日本—邁向正常國家,台北:政治 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9

    •楊昊編,東亞的理論與理論的東亞,台北:洪葉文化,2015/07

    2.課程簡報(隨課程提供)

    3. 選讀文章 (另行公布)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