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東亞創新研究:數位治理與想像

Course Name: East Asian Innovation Studies: Digital Governance and Imagina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創新在東亞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中越受重視,但即使在創新行為前提條件相近的情況下,東亞各國或區域的創新途徑各異,本課程關注東亞的創新文化如何形成? 形塑出的政策、產業、與經濟發展的樣貌為何? 以及不同國家或區域創新文化的異同帶給臺灣借鏡或反思的基礎脈絡為何?課程對東亞創新研究關注在七大主軸議題:數位傳播、數位轉型、數位治理、科技文創、產業管理、地方創生、經濟發展。透過每一主軸議題2講,共14講,每一講4個子題架構整個創新研究發展,並藉由案例比較與分析,闡述東亞相關脈絡,作為對創新研究發展的想像取徑。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以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為框架,透過框架理論分析模式建構每一講,同時課程設計又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提出問題意識,並基於社會科學對創新的理解和研究型分析,作為東亞經濟區域的創新理解有哪些文化和社會的遊戲規則?國家或地區的創新政策以何種形式與之扣連?在創新行為或創新結構上可以借鏡之處為何?又有何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再者創新結構與政策法則的關聯為何? 修習本課程,期望能對數位傳播、數位轉型、數位治理、科技文創、產業管理、地方創生、經濟發展等議題的瞭解,並透過研究訓練,學習研究方法與論述方式,進而回饋到學習者自身所欲發展的研究路線,且對知識體系研究、產業發展產生興趣,最終透過課程脈絡能達成對東亞創新研究引發想像。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09/11 第一週:課程介紹與說明

    09/18 第二週:數位傳播—媒介化行為、網路影響者

    09/25 第三週:數位傳播—社群媒體發展、社群網絡平台

    10/02 第四週:數位轉型—數位轉型力、政治轉型中產業政策的比較

    10/09 第五週:國慶日調整放假/國定假日

    10/16 第六週:數位轉型—循環經濟下的產業模式和商業機制

    10/23 第七週:數位治理—數位行銷、遊戲化元素、科技治理

    10/30 第八週:數位治理—社群創造、群眾募資

    11/06 第九週:彈性授課:準備Final Project研究想像提報、閱讀期末報告所需文字資料、蒐集/製作期末研究內容素材

    11/13 第十週:科技文創—新創事業

    11/20 第十一週:科技文創—展示科技與互動驅動

    11/27第十二週:產業管理—商業模式

    12/04 第十三週:產業管理—智慧MarTech

    12/11 第十四週:地方創生—文化元素、創意生態圈、在地脈絡

    12/18 第十五週:經濟發展—前瞻性的經濟願景、供需原理、規模經濟與不可替代性

    12/25 第十六週:Final Project創新研究想像PPT簡報—期末專案製作討論、個人或小組進度報告與分享

    01/01 第十七週:開國紀念日調整放假/國定假日

    01/08 第十八週:彈性授課:期末專題製作與討論: 期末報告與繳交—Final presentation評析、撰寫期末報告與設計創作;完成後交報告一篇(繳交報告電子檔)

    每週課堂教學時數:3小時;每週預習/複習時數:3小時;指定閱讀於第一週課程說明時發放syllabus handout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自主學習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程基本規範:

    1, 準時上課,如有事無法上課,需事先請假;每次上課會點名。上課出席與互動參與(30%)。

    2, 彈性授課/自主學習(20%),包含期中考:東亞創新研究想像期末研究內容素材蒐集(7個主軸議題中擇一/混搭,或自訂)、閱讀期末報告所需文字資料;以及期末報告(小論文形式):撰寫期末報告。

    3, 期末報告一篇(小論文形式) (5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指定閱讀於第一次正式上課時發放syllabus handout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