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9/14 為遠距上課,上課網址:https://meet.google.com/bzx-exxw-zot 當代藝術思維是一種態度,一種面對當代科技、文化不同觀看與思維的態度,它無法在形式上被歸類,以這種態度創作的媒體藝術是超越疆域的、反疆域的,亦即反對現有資本市場操作下的固有專業規範。 當代藝術思維關注於當代文化與科技、媒體之間的相聯性,在於透過實驗媒體藝術,對當代媒體科技文化現象,提出具批判性的解讀、理解與反思。當代藝術思維結合了社會實踐、文化研究、新媒體開發等方面,形成整體、全方位的互相互滲透。 當代藝術思維是一種「全息書寫」(Holographia)、「總體藝術」,是打通過去、現在、未來,超越媒介平台,解構既有思維模式的創作意識,在多重媒體之間創造、發明出新的媒介平台。超媒體藝術形式整合了穿戴裝置、動力藝術、互動裝置、無線網路、虛擬實境、人工智慧、機器書寫、賽博格、生物機電藝術、網路社群媒體等行為、展演、裝置等,所構成的「完整體驗」、「全訊息媒體」中,不斷折射人類當代文明自身的景象。 |
能力項目說明
1,了解當代「跨媒體」的實驗創作與趨勢
2,了解當代「身體美學」、「速度美學」、「虛擬美學」思潮
3,對當代媒體科技文化,能提出具批判性的解讀、理解與反思
4,了解未來「全訊息媒體」發展趨勢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9/14 為遠距上課,上課網址:https://meet.google.com/bzx-exxw-zot
第一週:當代數位人文思潮導論(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二週:資訊哲學與新媒體美學(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三週:超媒體藝術概論與趨勢(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四週:錄像藝術、影像裝置 與 未來電影(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五週:光的藝術與哲學(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六週:聲音媒體藝術、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七週:動力媒體藝術與身體美學(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八週:互動媒體藝術(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九週:空間性媒體藝術(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週:科技性表演藝術(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一週:人工生命與仿生藝術(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二週:生物資訊與生物藝術(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三週:後影像藝術與虛擬藝術(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四週:物聯網、網路藝術與萬物有靈論(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五週:全訊息媒體與身體副本(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第十六週:意識副本(課堂講授與上課3/課後3 )
一、評量標準:
重視多元的學習與評量方式,讓學生有充分的學習與參與的機會,本課程評量項目與配分比例如下:
上課參與表現(20%)
教師自編